2012年4月26日星期四

南海主權爭議外交解決是上策

長達半個月的中菲南海黃岩島對峙,終因中方主動撤回漁政船310號及海監船84號,軍事緊張態勢可望暫時紓解。北京的大國氣度,為和平解決南海爭端預留了空間。

 中國正處於領導權過渡時期,面對涉及國家核心利益的南海問題,理論上對外決策不會軟弱,尤其內部民族主義氣燄高漲之際,少有人願意忍受菲律賓的欺侮。北京領導人能夠顧全大局,已展現「韜光養晦」的高度政治智慧。

 中國外交部事後強調,南海僵局非由中方挑起,期望中菲能經由對話與外交途徑解決爭議;國防部長梁光烈同時也透露,解放軍的行動會依據國家外交需要,但希望「美國能做一些有助於亞太繁榮與穩定的事」。

 中菲南海對峙期間,梁光烈赴兩廣視察國防動員工作時,曾特別提到對外用兵需要「慎重、量情、依法」,顯示武力解決是北京祭出的最後與不得已手段。5月初中美即將舉行第四輪的戰略暨經濟對話,北京似乎想藉此敦促美國制衡菲國的脫序行為。

 菲國海軍實力相對較弱,既無配備導彈的軍艦,現役艦艇也多半老舊不堪。菲國一旦開啟戰端,形同以卵擊石。菲國過去不斷叫囂中國,於今敢於在南海挑釁,無非以為有美國靠山。本世紀初以來,南海爭端愈演愈烈的幕後,皆不乏美國的身影。從東協區域論壇、香格里拉安全會議至東亞峰會,美國都在幕後支持菲越推動南海問題國際化。去年11月歐巴馬總統與希拉蕊國務卿先後出訪澳菲兩國,華府更是公開傳遞支持菲國抗衡中國的訊號。

 南海主權爭端雖是多年累積而成,但基本上仍屬局部、可控管及易處理的程度。北京反對南海問題國際化,「擱置爭議,共同開發」並透過談判解決問題的主張,行之有年,更何況2002年11月中國與東協簽署的《南海各方行為宣言》,菲國也是簽約國。

 美國就中菲黃岩島對峙,一方面呼籲各方應保持克制,避免動武,另一方面又與菲國在南海爭端水域擴大軍演,無異是間接鼓勵菲國的軍事冒險。未來美國的亞洲戰略布局,若持續仍以拉攏或煽動東亞周邊國家來制衡中國,類似菲國海軍強行登上中國漁船的小規模摩擦,很可能因此演變成大規模的區域軍事衝突。

 北京對外必須防備俄羅斯、印度與越南對南海資源的虎視眈眈,對內亦須在18大召開前排除薄熙來事件的衝擊效應,此時對菲刻意忍讓,或有現實顧慮,但並不意味中國沒有能力維護國家主權。近期中共《解放軍報》幾篇評論的強硬態度,已說明了中國不排除未來對菲國進行「外科手術式」軍事突擊的可能。

 今年初,美軍太平洋艦隊前司令沃爾許接受媒體專訪時提到,南海周邊國家因為存有失去部分資源的風險,對談判解決爭端有些「進退兩難」。沃爾許言論點出了菲越正陷入中美強權競逐的「囚徒困境」。目前中國內部的鷹派言論,呈現出「以戰止戰」的思維,也是呼應去年11月初《環球時報》社論的說法,認為菲越等國若執意改變南海的行為準則,武力可能還是中國解決南海爭端的唯一方法。

 目前較令外界憂心的是,菲國不能體會北京自我克制的用心,甚至誤判形勢而得寸進尺,認為中國的退讓只是為避免南海問題國際化。看來美國抑制菲國外交盲動的成效,可能還是避免南海擦槍走火的關鍵。


台灣 中國時報

没有评论:

明鏡關注點

明镜博客 » 时事

明鏡歷史網

明鏡網

明鏡十大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