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7月18日星期三

上海下一步 全面社會信用體系

大陸新聞中心/綜合報導

上海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主任戴海波,昨天在上海市政協常委專題協商會上稱,上海已初步出現較活躍的信用市場需求,並成為大陸信用服務市場發展較先進的地區。

中新社報導,近年來有關「誠信」的價值取向廣為大陸官方及社會民眾關注。數據顯示,目前上海查詢中國人民銀行企業、個人徵信系統的查詢量分別約占大陸的十分之一和六分之一,商業徵信報告使用量約占大陸一半。

截至2011年末,上海備案信用服務機構有72家,年營業收入人民幣7.28億元,年均增長20%以上。同時,人行徵信中心落戶上海,見證上海信用服務機構已初步形成一定規模行業。

1999年個人信譽公司在上海試點,隨後上海社會信用體系在中國率先起步。當前,上海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初具成效,但戴海波不諱言,上海社會信用體系仍有不少問題,如信用連動獎懲需要強化、信用服務機構與國外相比規模不大等。

出席當天協商會的多名上海市政協常委提醒上海官方,建構社會信用體系,主要是一個市場行為,打造「誠信上海」,要注意政府、市場和社會三者之間的關系,擴大誠信體系的社會影響力,而非僅僅在政務領域信用連動獎懲。

針對諸多質疑,戴海波說,上海市經信委初步設計的上海社會信用體系發展運作架構,由「3+1」組成。3指信用管理與徵信服務的三個環節,1指監管與協調環節。

他說,這意味上海將在建設、交通運輸、食品安全等重點領域強化信用連動獎懲機制,建立資訊查詢與信用產品使用制度;建立信息共享、披露制度;建立徵信管理制度、支撐並規範徵信活動;建立完善的紀錄制度,為每個主體建立信用檔案。

上海也會根據相關規定,保障企業和個人信用資訊的準確、安全以及正當使用,研究建立個人信用資訊應用和保護規範。



台灣 聯合報

没有评论:

明鏡關注點

明镜博客 » 时事

明鏡歷史網

明鏡網

明鏡十大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