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8月3日星期五

民進黨兩岸政策轉型工程的兩大關口

原本甚囂塵上的民進黨兩岸政策轉型工程,顯然已告擱淺。

首先,恢復的機構,仍名為「中國事務部」,卻不是「兩岸事務部」;而「兩岸事務部」意味「一中各表」,「中國事務部」則意味「一邊一國」,可見獨派的掣肘。再者,原本疊床架屋、為謝長廷量身裁製的「中國事務委員會」主任委員一職,由於「黨內意見很多」,謝長廷的態度已由當仁不讓,轉為「不排斥,也不強求」。

最值得注意的是,蘇貞昌在思維的高度與操作的手法上,似乎皆不具帶領轉型的能力。從蘇貞昌對此次倫敦攝政街撤旗事件的回應,可以看出他的膚淺與不真誠。蘇貞昌又回到了一九九九年的《台灣前途決議文》,謂台灣依現行憲法稱為中華民國,就是用這一面國旗;這卻是將歷史掐頭去尾的手法,蘇貞昌完全未交代民進黨此前的《台獨黨綱》,及此後的「正名制憲」,與現在仍然活蹦亂跳的「一邊一國」;何況,蘇貞昌既如此心痛在攝政街被撤去的那一幅國旗,為何不承諾將這面國旗插回民進黨的群眾集會中?倘若這就是蘇貞昌的兩岸論述水準,豈非太膚淺?又豈非太不真誠?

由於國民黨的形勢式微,出現了民進黨可能在二○一六贏回大選、重返執政的可能性。但是,倘若民進黨在兩岸政策上不能轉型成功,則在二○一六年,必將遭遇兩大關口;不是在第一關被台灣選民所拒以致不能勝選,就是倘若勝選,亦將在第二關被北京挾持而釀成台灣的浩劫。若以蘇貞昌如今在兩岸轉型工程上的表現,他即使帶領民進黨過了第一關,也絕無可能過得了第二關。

民進黨不能再玩《台灣前途決議文》那種「借殼上市」的把戲;把「台灣」說成「中華民國」,把「中華民國憲法」說成「台灣的憲法」,把「中華民國國旗」說成「台灣的國旗」。兩岸競合關係的重重關口,盤根錯節,豈能以如此移花接木的淺薄手法就想僥倖過關?

可以預言,北京在二○一六年的政策底線,仍將是「反對台獨」與「堅持九二共識」二大元素,這絕非《台灣前途決議文》所能抵擋的題目。民進黨若不在選前回答這個題目,必將在若勝選後被迫回答;倘在選前回應,則民進黨尚不致全然淪於被動,但若至勝選執政才被北京逼迫回應,則必將釀成台灣政經的巨災浩劫。

由於台灣藍綠政局出現不穩,如今北京的底線已然更見限縮;由「反對台獨/堅持九二共識」,又加上了「鞏固一中框架」,並開始對馬政府的「不統/不獨/不武」展開批判,這反映了北京對台灣政局不穩的憂慮。這一方面是北京在攻擊馬政府的保守,另一方面更是「項莊舞劍,意在沛公」,不啻也是預先為民進黨點眼藥。民進黨若執政,在北京的政經壓力下,其抗壓能力可以斷言絕對不如現在的馬政府;屆時,民進黨勢必不能、不敢再採行陳水扁式的台獨自殺政策,反而必將被北京所挾持並對北京屈服。所以,民進黨若在大選前主動轉型,自遠較若勝選後的被動屈服為得計;這正是蘇貞昌作為黨主席的責任,但蘇貞昌有這樣的思維高度與操作能力嗎?

民進黨轉型的擱淺,主因之一是撞上了「蘇蔡二○一六」的礁岩。蘇蔡相爭,使獨派籌碼的分量上升,因此轉型受到獨派的掣肘。在這樣的情勢下,謝長廷的角色由奇峰突起轉至可能驚鴻一瞥,就尤令人玩味。其實,如今謝長廷已成了整個民進黨想要在兩岸政策大轉型的唯一槓桿,蘇蔡若有默契,即可能藉謝長廷的「自我犧牲」來帶動轉型;倘若蘇蔡不能一致,而皆不想在相互「卡位」中開罪獨派,則非但謝長廷無用武之地,民進黨也只能回到借殼上市的《台灣前途決議文》,繼續玩弄自欺欺人的把戲。

蘇貞昌說:「雖然國旗在國內仍有不同看法,但在國際上,國旗代表台灣,當然要維護國旗的權益。」這真是一段令人驚詫不置的荒謬言論,其意是指,即使民進黨主張台獨,在國內也不掛青天白日滿地紅國旗,但馬政府仍有責任在北京的面前展開國旗。

民進黨可以搞台獨,但捍衛中華民國是馬英九的責任。作為民進黨主席,說出如此膚淺與不真誠的言語,蘇貞昌,你不覺得難為情嗎?



台灣 聯合報

没有评论:

明鏡關注點

明镜博客 » 时事

明鏡歷史網

明鏡網

明鏡十大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