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20日星期四

莫言創造出“中國風味”的魔幻魅力

《中國密報》記者柯宇倩/儘管許多人質疑莫言是否有資格獲諾貝爾文學獎,但曾閱讀過其作品的美國學者均給予高度評價,或許如同莫言所言:“我相信很多批評我的人,沒有看過我的書。
 
用荒誕、魔幻寫中國
 
莫言是位多產作家,至2012年已有11部長篇小說、80多篇短篇小說、30部中篇小說、5部散文集發表,另曾創作影視文學和話劇劇本。
 
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之前,莫言已有其他獎項的肯定,包括1997年以長篇小說《豐乳肥臀》獲得中國有史以來最高額10萬元人民幣獎金的“大家文學獎”,以及2011年以長篇小說《蛙》獲得第8屆茅盾文學獎。
 
1988年開始,莫言的作品被陸續介紹到世界各國,出版了英語、法語、西班牙語、德語、瑞典語等多種語言版本。熟悉莫言的作品的美國奧勒岡大學(University of Oregon)現代中國文學與電影、東亞語文教授文棣(Wendy Larson)在接受《中國密報》採訪時表示,莫言的每部小說都非常優秀。
 
文棣指出,莫言因風趣,黑色幽默與歷史知識而著稱,他的小說用獨特的語言寫成,且充分利用了地方的方言和古典短語,換句話說,莫言的作品都有一個明確的“中國風味”,這樣的風味包含了強大而樸實的民俗敏感度,以及尖銳,辛辣的機智。
 
“雖然莫言的作品根植於當代社會的生活,但其作品也帶著魔幻筆觸。”文棣對《中國密報》指出,莫言作品的情節、文學語言、人物描繪都非常成熟,他選用大的議題作為故事的主題,並用史詩的方式處理這些議題。
 
美國聖路易市華盛頓大學(Washington University)東亞語言文化系主任、迪克曼比較文學講座教授與中國文學教授何谷理(Robert E. Hegel則注意到莫言作品對中國形象的影響。
 
何谷理表示,莫言的作品題材多元,同一部作品中講述的議題也不只一樣,此外,還有許多人注意到莫言作品中的“男性”形象,這些形象似乎重新定義了19801990年代裡,正在崛起的中國力量。
 
研究現代中國文學的美國康乃爾大學(Cornell University)亞洲研究系榮譽教授耿德華(Edward M. Gunn)對《中國密報》評析,讀莫言的作品,看的是他的想像力能多大程度地拓展開來,並在這樣的想像力下描繪荒誕殘酷的事件,同時不忘美感與同情。
 
“在重新思考中國歷史、文化、社會的中國作家中,莫言是同代人裡最重要的幾位作家之一,這些作家用殘酷和醜惡來描繪歷史、文化、社會,這樣的描繪已超越理想、意識型態和道德。”耿德華表示,或許在這些作家中,莫言的語言和視覺想像具有的企圖心最大。因為如此,莫言的小說不斷激起對司法、替代性敘述(替代官方的表述),和如何構想中國現實的疑問。
 
 
 
 
 奧勒岡大學現代中國文學與電影、東亞語文教授文棣

没有评论:

明鏡關注點

明镜博客 » 时事

明鏡歷史網

明鏡網

明鏡十大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