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月20日星期日

外媒:中國經濟讓世界喜憂參半

據參考消息網1月20日報道,德國媒體稱,中國經濟重新實現了更強勁增長。根據中國官方公佈的數據,2012年第四季度中國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7.9%。這意味著在經歷7個季度增長放緩後實現了一直以來期望的加速。

德國《商報》網站1月18日指出,儘管2012年全年中國經濟僅增長7.8%,是近13年以來的最低水平。但下跌趨勢早已顯現:2009/2010年的大規模經濟提振計劃帶來出乎意料的強勁繁榮後,中國經濟增速放緩被認為是必需的修正。中國國家統計局局長馬建堂說:「中國經濟活動總體保持平穩。」

報道稱,專家預計2013年經濟增速將重新超過8%。德意志銀行駐香港經濟學家馬駿說:「出現了更有力的經濟改革徵兆。」這將帶來豐碩成果:中國經濟幾個月來已經走出谷底,現在處於上升趨勢。中國政府最近擴大放貸,推進新的建設項目,將資金注入企業。

再成全球經濟推動力

德國《商報》稱,全球第二大國民經濟體因此重新肩負起世界經濟推動力的角色。2012年12月,中國進口增長6%,恰恰給其最重要的貿易夥伴歐洲帶來好處。德國汽車、意大利名牌皮包或瑞士手錶再次格外受到追捧。西班牙、意大利和希臘向中國出口的橄欖油數量2012年增加了38%。

西班牙《國家報》網站1月18日指出,作為美國本土原油價格參考指標的得克薩斯原油價格近日經歷了14個月來最大幅度的上揚,推動紐約市場原油報價達到95美元以上,是4個月以來最高水平,預計未來幾個月還會繼續上漲。分析人士認為,中國在經歷了2012年經濟剎車後,2013年有望實現復甦,這是原油價格反彈的主要原因。

報道稱,作為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費國,中國2012年GDP增幅為7.8%,是1999年以來最低水平。但最後一個季度7.9%的增幅卻發出了令人樂觀的信號。此外,國際能源機構(IEA)已經修正了對2013年石油生產的預期。該機構18日表示:「市場供需似乎突然變得比我們此前想像的更合適了。」新加坡巴克萊銀行分析師程思進(音)指出:「中國的石油需求正處在恢復過程中。」

貧富差距等問題紛至

美國《華爾街日報》網站1月18日稱,中國當天公佈的經濟數據讓人如釋重負,有關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可能硬著陸的擔心可以休矣。但官方有關貧富差距較大以及勞動力開始萎縮的罕有聲明,凸顯了中國新領導人在保持經濟強勁增長方面面臨的主要障礙。

報道稱,中國富裕人士會將其收入的更大一部分用於儲蓄,這意味著嚴重的不平等狀況不利於消費。經濟學家們認為,消費是中國經濟保持持續增長的關鍵因素。此外,中國的勞動力規模開始萎縮,2012年減少350萬人,為9.37億人。這是一個拐點。在過去的十年中,不斷擴大的勞動力規模促進了中國經濟的增長,從現在開始,中國的工人人數將不斷減少。

哈佛經濟學家肯尼思·羅戈夫說,公眾對不斷惡化的不平等狀況的不滿,以及「脆弱的」金融體系和勞動力供應量減少使得中國「難以避免地將踏上一條艱難的道路」。

經濟增長模式弊端顯

據法國《世界報》1月19日報道,中國國家統計局18日稱,2012年中國經濟增長滑落到7.8%,為13年來的最低水平。數據顯示第二經濟大國備受期待的經濟復甦已經到來,但只是等到2012年年末之時,而不是很多經濟學家預測的2012年夏天。

然而經濟學家仍對中國經濟過度樂觀保持警惕。匯豐銀行分析師郭浩莊說:「中國經濟復甦將主要由內需拉動,雖然外界形勢險惡。」中國官方措辭稱2013年「穩定增長」,暗示放緩將被抑制,但無法期望幾年前那樣的輝煌。報道稱,中國很高興能成功避免經濟硬著陸。美國環球通視有限公司經濟師任先芳說:「中國經濟反彈更像是一陣發熱,而復甦的軌跡則較為平緩。」任先芳預測說,2013年中國經濟增長率為8%,匯豐銀行則預測為8.6%。

報道指出,2012年夏初釋放的貨幣政策、公共投資刺激計劃以及工廠出售庫存,最終讓中國擺脫兩年的經濟不振。然而,必要的結構改革遲遲未到。渣打銀行中國首席經濟師王志浩在一篇評論中說,中國更多以投資而非消費拉動的經濟增長模式已經顯示局限性:「每個人都知道這種模式不可持續。它不會很快垮掉,但明顯存在問題。」

公共投資或引發泡沫

據日本《每日新聞》1月19日報道,中國國家統計局公佈的數據顯示,2012年中國GDP實際增長率為7.8%,是過去13年來首次低於8%。2012年第四季度GDP增長率為7.9%,是過去8個季度以來增速首次超過上季度,說明經濟增長勢頭依然強勁。今後中國將大力推進農村和地方的「城鎮化」,在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同時,努力擴大內需。不過,依靠大型公共投資項目拉動,也引發了經濟泡沫有可能捲土重來的擔憂。

報道稱,中國政府希望經濟保持7%至8%的穩定增長,把農村的城鎮化作為了增長的動力來源。此舉的目的在於增加欠發達地區的收入,提高民眾的生活水平,刺激消費,擴大內需。然而,地方政府似乎把這當成了房地產開發的集結號。為了抑制房地產泡沫,中國政府曾對房地產開發實行了嚴格的調控,而今各地又湧現出許多大規模的開發項目。

報道指出,中國的公共項目等投資目前已佔到GDP的50%左右,而日本等國僅佔20%左右。另一方面,中國的消費占GDP的40%左右,而日美等國高達60%至70%,存在相當大的差距。要實現經濟的強勁穩定增長,中國必須增加個人消費而非公共投資。

香港   文匯報


没有评论:

明鏡關注點

明镜博客 » 时事

明鏡歷史網

明鏡網

明鏡十大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