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9月9日星期一

當局不想讓王雪梅意見攪了一場政治大戲

事件》特約記者劉必昌


官方弱化其專業能力

  有意思,“退出視頻”後,最人民檢察院檢察技術信息研究心稱,雪梅年不從事法醫鑑定的實際工作

  正義網也報導稱,王雪梅從今年6月起就不再擔最高檢察院檢察技術信息研究中心的副主任一職,該中心也從未授權她就某一具體個的法醫學鑑定發意見。

  王雪梅聲明視頻猶如重磅炸彈引爆網絡,大批網友列隊在網絡上向其致敬,感佩其獨立和保有良知。媒體人胡增表示:“她對生命的尊重,對真相的追求,作為一個記者,我感到震撼”;但該視頻旋即在網絡上遭到封禁;“醫療律師劉曄”質疑:“這個帖子為何要屏蔽?如她的退出宣言擊中了法醫鑑定領域的膿瘡,那麼這個膿瘡難道不需要切開、治療麼?如果她的退出宣言衹是她的另類個性,那麼有什麼必要害怕?”律師符宏學在微博上評論道:“王雪梅這一壯舉開啟的是中國的‘非暴力不合作運動’。”

  中國知名大律師張思之在接受德國之聲採訪對王雪梅的勇氣讚賞有加,認為她是在中國法醫隊伍普遍淪為“附屬工具”的環境中難得的保持獨立的人,張思之認為王雪梅退出也將中國法醫現狀赤裸裸的展示在公眾面前:“絕無僅有,只此一人,她的意見是正確的,基本上符合我們的實際情況,按道理來講,不應該配合當局,但很多法醫會配合。這是目前學術界的一種悲哀,精神狀態非常低下。”
    
   中國知名大律師張思之對王雪梅的勇氣讚賞有加。

  維權律師唐吉田表示,雖然法醫在案件中的作用非常重大,甚至能決定一個人的生與死、也關乎正義。但法醫同其他行業如審計、媒體等一樣,在“黨管”中失去本該有的獨立性:“在國際上通常將一些職業的獨立性看得很重,但在中國大陸,很多機構為非法結論的參與者。很多鑑定機構和鑑定人員,中立性不夠,即使他們想秉持良心和專業去鑑定也很難,讓一些官員下台階的鑑定就可能出自他們之。更多的是違心的,像王法醫這樣不同流合污做出選擇,我對她很佩服。她在專業素養和職業道德可圈可點。”

  網民“Jack1973”說:王士的退出,代表了更多的人失守底線。這就是他們妄圖屏蔽她的原因!好在,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網民“國之風來”則說:公權者把一個個有良知的公民,一一變成了與自己對立的異見人士和敵對分子,把自己推到民眾的對立面。

  浙江律師袁裕來接受自由亞洲電台採訪時表示:“一方面我們對王法醫這樣的做法還是很欽佩,她這樣一個無奈之舉又讓人覺得很憤慨,很悲憤。既然她參與的案件裡面能出現這種情況,那麼她沒有參與的話,可能這種情況更加嚴重。好多年以前就有這樣一個說法,法醫界很亂。不光是這一塊,可以說許許多多的領域都非常亂,沒有職業倫理。”


  《華爾街日報》的報導稱,王雪梅是中國公開質疑“谷開來謀殺案”官方通報的最高調的體制內人士。尚不清楚王雪梅事後是否受到過官方壓力。張思之表示,王雪梅的專業鑑定對於一場權鬥來說,也許並不合時宜,但對於人的生命顯得尤為珍貴,遺憾的是當局除了刪除王雪梅的質疑外,並不打算讓她的專業意見攪了一場政治大戲:“(官方壓力)明的不至於,但暗的很難說。不可能認她的結論,可以說是她的一之言,我們不認。”

  據自由亞洲電台報導,孟朝紅對王雪梅的辭職感到震撼:“我們今天要開庭,需要有專家來支持我們,問些問題。她(王雪梅)說她的分不便於出庭,但是我的個人意見你可以通過錄像、視頻的方式提交給法庭。所以在這種情況下我們89號錄製了這個片子。在錄製這個片子的時候,現場她說借這個機會我要做兩個聲明,那就做吧,就是這麼一個過程。我覺得很震撼。”

  該台記者:“那她之前有沒有透露過想要辭職或者退出法醫隊伍?”

  孟朝紅:“沒有。但是我覺得她做事情是非常理智的。

官方媒體爲她打架

  善於爲主子接飛盤的《環球時報》則刊登京政治學院新聞傳播系教授王傳寶的“評王雪梅事件:個案失真不能上升為整體不公”一文出面降溫。

  文章寫道:

  【王雪梅的退出是一種姿態,但衹是一種個人選擇。對於她的退出,我們的目光不能網絡部分輿論左右,引向一種方向:通過對個人選擇的支持,隱性地將矛頭指向現有制度的“無可救藥”。就司法公正來說,現實並非這樣“糟糕”,且不說有關部門近期大力、高頻出台的各種措施,就是不斷出現的冤假錯案的校正,我們也可從中看到解決問題的努力和成績。如果僅盯著問題,並刻意渲染,那看到的衹能是姿態各異的濃雲;如果換一個視角,我們則可以看到透過濃雲射出的頑強正義的光芒。

  我們應該具有一種清醒的認知:分清主與次、幹與枝。不能誇大問題,也不應以偏概全。個案的失真與失正,不能上升到整體不公的地步。因此,對王雪梅的退出,就筆者個人來說,尊重其選擇,並表示敬意。筆者更願意將王雪梅的姿態,理解成一種引爆輿論關注焦點案件的積極行為,並借此還原案件真相。筆者希望能夠看到這一結果,儘管並不贊成這種悲情的個性化方式。】

  不過同爲官媒,《濟南日報》刊登的鄧海建撰寫的“澄清真相不只為了說服王雪梅”一文則意味深長。文章説:

  【在真相未明之前,公眾自然無法斷言專業領域的是非對錯。但民意清一色選擇了信任王雪梅,恐怕離不開個因素:第一,她質疑與批判的是她的團隊,在熟人規則大於契約精神的小圈子裡,不管這種質疑是對是錯,起碼精神可嘉,敢說真話、尤為難得。第二,王雪梅的質疑是有代價的。因為質疑,她一個人得罪了一個團隊;因為質疑,她卸去了更多的光榮與身段地位。而這樣的質疑,僅僅是為了寬慰並對得起當事人的母親。這樣的情懷與操守,顯然無法不讓人動容。第三,從專業素養的角度看,如果沒有八九成的把握,估計王雪梅不會選擇這樣的姿態來表達對具體鑑定結果的抗議。

最近,網絡上流傳著據說是王雪梅自述的一段話———“在我的職業生涯中,我可以不要家,甚至連孩子都可以不要,我可以不要臉甚至連生命都可以不要,但是,我絕不能為了任何人、任何團體的利益而褻瀆亡靈,出賣靈魂……”這樣的姿態,即便是以訛傳訛、民間杜撰,某種意義上,也表徵著公眾對中國司法工作者的價值期待與深沈的職業期許。

  眼下,誰也無法妄言王雪梅說的就是事實,但她以破釜沈舟的姿態,提請公眾關注一些事件的真相。從這個意義上說,拋開抒情與感性的偏好,相關部門確實需要拿出一個經得起歷史檢驗的真相,來說服王雪梅、說服當事人家屬,更是說服社會對司法的合法質疑。(《大事件》第24期

没有评论:

明鏡關注點

明镜博客 » 时事

明鏡歷史網

明鏡網

明鏡十大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