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国不少中小企业来说,今年的日子确实难熬。融资难、用工成本增加、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增添了企业主的经营压力,不少企业不堪重负,干脆关门大吉,导致企业员工追讨欠薪,工潮不断。

为了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题,中国政府日前颁布“国九条”,提高相应的财政扶植。两个月过去了,不少企业主表示,企业面临的压力没有根本缓解。

东莞是广东加工产业的重镇,与温州一样向来被视为中国制造产业的风向标。一位纺织行业的小业主对媒体说,企业资金链紧张的状况现在没有根本改变,每天帐上资金不过10万元左右,一有风吹草动,后果很难估计。

东莞贝乐园玩具厂经理沈力行对美国之音说,海外订单减少,工厂生产线已经开始压缩,公司经营现在的确压力很大。

他说:“一般的普工以前他的低薪是1200到1300(元),现在提到1500到1600(元);原材料也在涨价,象棉花、布料那些都涨啊,还有玩具相关的配件的价格也在涨价。现在这边做工厂的话真的是利润很低。”

东莞中堂镇镇委委员黎建波对美国之音说,贷款困难、生产成本增加、外加原材料涨价,对当地企业构成不小的冲击,有的加工企业甚至出现有订单不敢接的罕见情况。

他说:“劳动法也提到最低工资的提升,还有企业一些原材料价格上涨。原材料一旦涨价,你的产品生产的成本肯定会高啊。国外订单给你的价格也不会因为你成本升高而给你提价。他也是给个限价比,所以你的利润空间就变得很少了。企业的困难就在这里。”

*民间高利贷*

尽管“国九条”要求加强对中小企业的财政扶植,可当地媒体说,不少中小企业依然无法从国有银行顺利贷款,不得不继续依赖民间借贷。就是温家宝总理亲自视察过的温州,情况也没有根本改善。某民营企业董事长助理说,民间借贷虽然利息高,却依然比银行贷款容易。

他说:“我可以这样说,温州中小企业靠银行贷款资金去运营的很少,因为银行毕竟有那么多的审判手续。比如说你企业厂房如果是自己的,还会好一点。比如你要抵押贷款,如果企业不是自己的,房产不是自己的,拿什么去贷款呢?”

可就是这种民间的高利贷,成为压倒温州民间企业的最后一根稻草。中国媒体报导说,今年4月以来,温州已有80多家企业老板失踪,仅9月份就高达25起。老板集体跑路外,高达60%的民间借贷利润还迫使企业想其他办法赚钱,不得不偏离原来的产业。温州中小企业促进会会长周德文认为,温州传统加工产业正在出现空心化的趋势。

他说:“平均来说,到现在已经下货的只有1%到3%,个别的实业家就把资金从实业里面干脆退出来。有的把厂房租了,把钱专门拿来放贷,还反而轻松。”

*原材料涨价*

民间借贷以外,原材料价格上涨也增加了中小企业的压力,内陆地区同样如此。安徽淮北顺发食品公司采购经理束瑞兰对当地媒体说,她采购方便面原料,原来打个电话就行,可今年4月以后材料涨了价,而且供应短缺。安徽宁国兴源橡胶制品有限公司总经理楼文凯抱怨,原材料价格飑升,让企业难以承受。

他说:“拿天然橡胶做比方,2009年是2万3000多(元)。到今年6月份,已经涨到3万5000多(元),涨幅到60%多。”

评论认为,这表明中小企业面临的困境已经不局限于沿海地区,开始向内陆蔓延。

*金融改革*

政府的扶植措施为什么难以充分发挥效力呢?评论指出,这是因为很多措施治标不治本。温州时代律师事务所首席律师邱世枝对当地媒体说,政府应急防范,不代表问题得到真正解决。

他说:“温州市政府能做的就是稳定、应急、不要蔓延、不要扩散。但你这企业存活下来以后一个没办法根本解决的问题,就是企业产品的出路问题和生产成本的问题,这个是没办法解决的。”

安徽省政府参事孙自铎也认为,受政策体制的局限,政府措施往往普惠色彩浓厚,缺乏针对性,很难让中小企业真正受益。

他说:“我们国家从政策体制上,就没有专门为中小企业服务的银行或者金融组织。所以他的政策相对讲就不突出。国外有银行专门为中小企业的服务,就是对这样的企业、这样的经营组织,他有专门的政策进行优惠,力度就比较大一点。”

有专家于是呼吁,中国金融体制应该进行改革。重庆工商大学教授谢新指出,四大国有银行无法满足广大中小企业的全部需求,需要地方银行的充分介入。当务之急是允许地方银行上浮存款利率,吸引大量的民间资本。只有这样,银行才能放松对中小企业的信贷。

他说:“ 因为考虑到金融市场风险的控制,所以就不敢让银行之间过度竞争,这是一直不敢放开存款利率的主要考虑。但假如是这种考虑的话,你就可以部分地放开。比如,一些小型银行可以在某个区域范围内、或者在一定额度内上浮利率,而不是全部上浮。”

*年关难熬*

对广大中小企业来说,如何挺过这个年关,是现下最大的焦虑。北京大学金融与产业发展研究中心秘书长黄篙博士说:“年底正是民间借贷资金和银行贷款的回收高峰,也是工人工资、奖金发放以及供应商清款的高峰。目前资金形势严峻,如果不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年关之前可能形成一轮更严重的危机。”

有报导说,中国沿海的很多小工厂和中小企业因不堪重负已经倒闭或变相倒闭,还有不少企业恐怕很难熬过这个春节。上海证券报说,众多中小企业短期内对经济前景看不到什么希望。VOA记者: 杜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