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時報 【蔡增家】
《孫子兵法》始計篇說過,戰爭的勝負必須要具備「道」、「天」、「地」、「將」、「法」等五項因素,也就是要有天時、地利、人和的先天條件,再加上「堅實的政治基礎」與「制度性的安排」的配合,五項因素缺一不可。套用在現代,一個成功的領袖高峰會,則必須要製造良好的會面時機,兩國要有強烈的會面動機、以及要有亟待兩國領袖解決的重大議題,另外代表兩國談判的領袖必須要具有穩固的政治基礎,同時要具有魄力來解決兩國的爭端。
若將這五項標準套用在近期日本首相野田佳彥訪問中國的例證上,可以發現這五項指標好像連一項都沒有達標。而距離上次日本麻生首相訪中才短短的不到三年,中國對這次野田首相來訪興致不高,表面理由似乎是時機不對,深層的理由卻是野田在日本國內政治支持度不高,讓中國不願與野田談判爭議性的政治議題,而一再地推托會面時間。
首先在兩國領袖的會面時機上,在當前各國所舉辦的領袖高峰會,通常會選擇一個適當時間,來為兩國領袖的會面製造正當性。而中日兩國也為了這次野田首相訪問中國,要找個好理由費盡了心思,最後中日兩國竟決定將此次訪問定調為慶祝中日建交四十週年。但是中國與日本是於一九七二年九月建交,要直到明年的九月才屆滿四十週年,這讓此次的中日領袖高峰會重要性大幅降低,似乎只能淪為一個次要的會前會。
其次,在兩國領袖會面的意願上,兩國外交關係好壞,是攸關兩國領袖願不願會面的最主要因素。而野田首相是日本民主黨自二○○九年上台之後,第一位訪問中國大陸的首相,對現今的中日兩國關係來說是有其重要意涵。但是規劃這次野田訪中的日期,卻是一再地延宕,一下要避開南京大屠殺紀念日,一下又要顧及中日兩國人民的感受。由此可見,在釣魚台撞船事件之後,中日兩國關係到現在似乎還沒有回溫,這讓兩國領袖對此次高峰會僅僅行禮如儀。
最後,領袖高峰會的最大用處,便是能夠透過最高領導人面對面的直接溝通,來解決當前兩國間高度爭議的議題。而中日兩國從二○○○年之後,便在歷史教科書問題、東海油氣田劃界問題以及釣魚台領土爭議等三大議題上都出現相當大的紛歧。這是歷任中日領導人共同面對的無解難題。這使得這次兩國領袖高峰會所能談的議題便顯得相當有限,而就在中日兩國正愁著不知道要談哪項議題時,剛好發生北韓領導人金正日過世,讓朝鮮半島議題主客易位,反而成為這次中日高峰會的首要議題。
更深一層來看,中國對這次的中日領袖高峰會顯得興趣缺缺,最重要便是近幾年日本國內領導人更換過於頻繁,欠缺穩固的政治基礎。野田首相今年九月就任至今才短短不到三個月,但他的國內民意支持度卻從六二%掉到剩下不到三六%,反對他的民眾更高達五二%,這樣已處於在下台的深水線邊緣的首相,要如何與其達成具體的政治協商。
也因此這次野田佳彥訪問中國的成果顯得乏善可陳,根本無法觸及兩國的核心議題。兩國領袖在政治層面,承諾在中日夥伴關係上持續推展兩國的友好關係,在經濟層面繼續加強民間交流以及金融合作,在外交層面再次宣示維持朝鮮半島的穩定與和平是符合中日兩國的國家利益,而中日兩國亟待解決的東海由田劃界問題以及釣魚台領土爭議問題,卻是隻字未提。
顯然,日本近年來政治領導人更換過於頻繁,政治基礎不夠穩固的政治難題,似乎已逐漸延燒為外交議題,這不但影響到日本政治大國地位,同時也影響到他國對日本政治領導人的信任度。
(作者為政治大學國關中心亞太所所長)
标签
“內幕”
《 大事件》
《 內幕》
《 外參》
《調查》
《匯報》
《歷史日報》
《名星》
《明鏡譯報》
《明鏡郵報》
《明鏡月刊》
《新史記》
《政經》
《中國密報》
財大出版社
財經
港澳
國際
國際人物
哈耶出版社
海外華人
軍事
科教
歷史
兩會
領袖出版社
留學生
六四事件
美國
美國總統大選
蒙古問題
明鏡出版
明鏡電子書刊
明鏡獨家
明鏡書城
明鏡網
明鏡新聞網
明鏡行動
明鏡專訪
內部書店
歐洲
評論
生活
時事
視頻
台灣
台灣總統選舉
外參出版社
溫家寶
文娛
西藏問題
習近平
香港特首推選
新疆問題
亞太
中共十八大
中國
中國大陸
中國官場
中國民眾抗爭
中國人物
中國外交
订阅:
博文评论 (Atom)
明鏡關注點
- ► 2013 (5832)
- ► 2012 (16277)
-
▼
2011
(1474)
-
▼
十二月
(1474)
-
▼
12月 26
(61)
- 中國買房限購令與市場相違背
- 向馬英九取經 一中各表外銷香港
- 峯會深化戰略互惠 財金合作 中日貿易結算採人民幣日圓
- 拒絕九二共識台灣美國關係難維持
- 議價的民主還是民主,議價的自由絕不是自由
- 古有公主和親 今有熊貓慰安
- 大陸對進口美國車雙反意味什麼?
- 江澤民李光耀手把手 問西方看法
- 共產黨是台灣選舉永遠的輸家
- 房地產泡沫剛破 中國經濟將染上“日本病”?
- 錢色醜聞 無錫市委書記被查 上馬8個月 與多女有染
- 台灣總統選舉 誰也無法預判的詭譎選情
- “中國高鐵之父”傳涉貪受賄關押濟南
- 中國日本領袖會議 乏善可陳
- 維權人士陳光誠的奇異光芒
- 日本口蜜腹劍 中國甘之如飴
- 戈尔巴乔夫说,“俄罗斯社会将抗争”
- 韩寒“革命”“民主”“自由”博文三部曲引发舆论激辩
- 赵紫阳高球教练看球品知性格縝密
- 毛泽东冥诞“军民”同悼 逾千军转集会访民被抓
- 2011年中国官媒在美国攻城略地(1)
- 中日首脑会晤 后金正日时代东亚稳定成焦点
- 韩寒:要自由
- 韩寒:说民主
- 朝鮮黨報強調黨中央以金正恩為首
- 年终报道: 艾未未的2011
- 汪洋的未来有着更大的影响
- 传高铁第一人为刘志军提供美色
- 北京已收購香港,正收買台灣
- 野田佳彥訪華 日中關係更趨複雜
- 焦利熱衷央視海外“大躍進”招非議
- “九一三”之夜,空軍偵聽到“空中起火”
- 《黨史二卷》掩蓋毛澤東上整肅精英,下折騰民衆
- 徐元宫:苏联时期的书报检查制度
- 辛亥革命后南京临时参议院是如何开会的?
- 劉志軍怎麽死?鐵道部怎麽活?
- 林彪大會講話,盛讚“無產階級專政下的大民主”
- 博雅学院何以占据美国大学榜半壁江山
- 驳北大校长周其凤“美国教育一塌糊涂”狂言
- 黄艾禾:关于朝鲜,你懂的
- 林达:美国撤军伊拉克,有哪些潜在的问题
- 继京津粤之后,上海引入微博实名制
- 陈西因“煽动颠覆”罪被贵阳法庭判10年
- 罗·克鲁格曼:中国经济会崩溃吗?
- 印度至少40名病人因医生罢工死亡
- “天上人间”副总涉嫌介绍卖淫获刑4年
- 湖北纪委称武汉副市长袁善腊无违法问题
- 中国眼里的苏联解体
- 有憲政民主就不怕“影射史學”
- 胡乔木谈毛泽东与张闻天
- 德国赴央视见习记者:中国电视台如何愚弄人民?
- 中国刑事诉讼法二审取消“秘密拘捕”规定
- 代宝义:乱哄哄的俄罗斯与稳当当的朝鲜
- 央视大火主犯徐威刑期被追加至20年
- 韩媒猜测金正恩已履行朝鲜劳动党总书记职责
- 金正恩姑父张成泽首穿大将军服亮相
- 2011年12月25日《明鏡郵報》
- 張春賢稱新疆維穩形勢嚴峻複雜
- 金正日之后的朝鲜
- 金正恩上台为缓和朝韩紧张关系打开一扇窗
- 朝鲜可能实行集体领导制
-
▼
12月 26
(61)
-
▼
十二月
(1474)
明镜博客 » 时事
明鏡歷史網
明鏡網
明鏡十大热帖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理论上体现“人民政权”的含义,全国人大的官方英文翻译,使用congress一词,这表明了全国人大的议会性质;政协会议虽然不经选举产生,也不承担立法功能,但从其主要职能“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来看,也承担着议会的部分功能,全国政协主席出访...
-
內容提要: 有人說,如果沒有1989年的“六四”,鄧小平將以撥亂反正、改革開放的領袖形象留名青史;如果沒有1992年的“南巡”,鄧小平將以堅持專制、冷酷血腥的屠夫形象遺臭萬年。 人們曾經以爲,鄧小平在世間的形象,在1997年2月19日他辭世之日就此...
-
《明鏡月刊》一中 最近,北京有一幫人組成“人民公訴團”,要起訴兩位公民茅于軾先生和辛子陵先生。公訴團的發起人排名第二位,名叫劉思齊,括號內注明:身分是“毛主席長子毛岸英遺孀”。 眾所周知,劉思齊與毛岸英結婚一年,毛岸英在朝鮮亡故,劉思齊是毛岸英的遺孀。 但劉思齊的這種...
-
據一位剛從北京市委黨校受訓結束的官員透露,已被罷黜的前重慶市委書記薄熙來共涉及11件命案,未來將會一一公布。而醞釀中的中共18大政治局常委名單,將有破格的人選。 據了解,目前中紀委所掌握的資料顯示,薄熙來共涉及11件命案,現在曝光的只是英國商人海伍德(Neil Heywood)命...
-
美国之音 美国6位参议员说,他们下星期将提出立法草案,规定参加奥运会的美国运动员所穿的礼仪性服装必须是美国制造的。但美国奥委会表示,美国代表团今年已经来不及把中国制造的服装换下来了。 在这之前,媒体报道凸显美国奥运会代表团将在本月晚些时候在...
-
voa记者: 萧雨 | 华盛顿 图片来源: AP 图为中国前最高领导人江泽民2008年8月8日出席北京奥运开幕式资料照 美国媒体援引消息人士的话说,中共前总书记江泽民近日在北京与美国一家大公司的总裁会面。观察人士认为,如果消息属实,这证明江...
-
如果薄熙来是“涉嫌”严重违纪,九常委则应是“确实”严重违纪。那么,中共中央若不能纠正对薄熙来所犯的错误,则中共中央政治局必须改组,九常委应全部被撤销党内一切职务 ===================== 党内需要的不是改革,而是改错! 中共中央政治局及胡锦涛总书...
-
编辑按语:本网刊专栏作家夏明的新著《政治维纳斯:从一无所有到中国民主》2012年1月16日在香港出版上市。本文是该书的一章,在此发表,以飨读者。 中共总书记的智慧 前 中国国务院总理和中共总书记赵紫阳为当代中国经济和政治体制改革作出了卓越贡献。他是中共历史上唯一的一位先后担...
-
(中央社記者江今葉紐約3日專電)「紐約時報」網站今天報導,美國資深官員私下坦言,在處理中國盲人維權律師陳光誠事件時,確實誤判形勢,未能獲得中方完整、詳細的保證。 陳光誠逃往美國駐中國大使館尋求保護6天之後,在美國駐中國大使駱家輝陪同下,前往北京朝陽醫院就醫,峰迴路轉的發展讓此事引...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