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智傑
【明報專訊】農曆年的聲聲道賀也難掩躁動的民情。龍年首位「雙非小龍女」掀動這城市的情緒,另一位「龍B」則告訴我們他從產檢位到奶粉學位「預爭十幾年」。港人是狗論使全城沸騰,掀起中港兩地的網絡罵戰。孔慶東固然令人側目,但就算沒有他,中港矛盾亦會浮出水面。
雪球愈滾愈大
一個城市是無法完全應付整個國家的需求。如果規定北京、上海等城市不論父母戶籍、不論任何條件,都要給所有在當地出生的嬰兒一個戶口,相信亦會爭議連連。2001年《莊豐源案》時,社會已有人擔憂內地孕婦偷渡來港產子。自2003年實施自由行後,亦不時有關注內地孕婦藉政策便利赴港產子的討論,但這些「預警」一直沒得到正視,直到問題如雪球般滾大,大家才想辦法面對。
為何淺顯的問題,社會卻要十年時間才開始回應?原因有二。首先是中港融合的功利心態。面對「雙非湧港」、奶粉荒、北區日用品物價出奇地貴、名店「踢走」中低檔次消費等問題,社會才感到自由行「副作用」之痛。在SARS後的「那些年」,自由行曾被輿論捧為振興百業的妙藥靈丹。為香港將來的公共服務埋下問題的雙非孕婦,曾被視為挽救香港婦產科的福星,至今仍是私家醫院、私家婦產醫生及中介公司的「大水喉」。有人還提醒我們,若失去自由行客,估計香港失業率會升兩個百分點。
世上沒有免費午餐,中港融合的商機附有社會成本。捕得商機的,和為社會成本結帳的,很可能是不同的人。嘗到甜頭的人一直「悶聲發大財」,如今融合的「副作用」愈來愈痛,為社會成本結帳的人也沒法扮和諧了。
無人想做黑臉
此外,香港的精英階層亦避談中港矛盾。港府官員和各界翹楚一直淡化兩地的民間情緒,對中港民情衝突多封口不談。他們口中只有融合的美好機遇。
而批評政府的政界中人,看來亦大多不敢認真探討居港權這核心問題。從傳媒的深入報道,入境處工會、前線公立醫護人員和本地孕婦的肺腑之言,可見於解決居港權問題前,堵截孕婦、增加「衝急症室產子」的收費、削減「雙非」分娩配額、打擊中介公司等行政措施根本治標不治本。但要修訂香港居民的定義,則很難不碰《基本法》。回歸初年的居港權爭議,使釋法成為香港法律界和學術界的公敵,但看來中央則應認為居港權爭議是源於香港法院在《莊豐源案》不依1999年人大釋法的解讀辦事,故堅持《基本法》無問題。
這世界沒人想做黑臉。居港權問題影響不止一代人的社會規劃,但卻涉及《基本法》的爭議,且動輒會被扣上「排外」、「排內(地人)」等政治帽子和文化標籤。假若你從政,你會認真去觸碰這杖政治炸彈,還是轉移視線到爭議較少的行政措施,然後再大罵政府為市民消氣?假如你當官,你會為修改《基本法》去跟中央「講數」,還是與各界翹楚北上大談中港融合的商機?你會為了釋法而再次開罪法律界和學者,還是把「雙非」淡化為行政問題,讓大家好下台?
這些年,我們曾一起扮和諧,讓中港融合只談機遇,官、政、商等精英都好下台。如今融合的社會成本日增,這些日子還可繼續下去嗎?
标签
“內幕”
《 大事件》
《 內幕》
《 外參》
《調查》
《匯報》
《歷史日報》
《名星》
《明鏡譯報》
《明鏡郵報》
《明鏡月刊》
《新史記》
《政經》
《中國密報》
財大出版社
財經
港澳
國際
國際人物
哈耶出版社
海外華人
軍事
科教
歷史
兩會
領袖出版社
留學生
六四事件
美國
美國總統大選
蒙古問題
明鏡出版
明鏡電子書刊
明鏡獨家
明鏡書城
明鏡網
明鏡新聞網
明鏡行動
明鏡專訪
內部書店
歐洲
評論
生活
時事
視頻
台灣
台灣總統選舉
外參出版社
溫家寶
文娛
西藏問題
習近平
香港特首推選
新疆問題
亞太
中共十八大
中國
中國大陸
中國官場
中國民眾抗爭
中國人物
中國外交
订阅:
博文评论 (Atom)
明鏡關注點
- ► 2013 (5832)
-
▼
2012
(16277)
-
▼
一月
(1649)
-
▼
1月 27
(43)
- 中国网民最热门寒暄语:买了2012船票没?
- 中國資金湧入美國各項建設
- 這些年,中港曾一起扮和諧
- 自由民主與顛覆國家政權
- 馬陳江 鐵三角 落實台灣黃金十年
- 奧巴馬大打階級戰爭有效?
- 敢鬥方能言和 有備才能無患
- 孫政才進入中共十八大政治局已基本無虞?
- 青島警界大地震就此襲來
- 我们应当如何看待自焚(上)
- 滥用酷刑不是胡锦涛的救命稻草
- 倪玉兰女儿出境受阻 遭24小时监控
- 阿拉法特:認識毛澤東的一面鏡子
- 甘肅亂局如何收拾?毛林周舉棋難定反覆斟酌
- 人权组织在达沃斯示威:管好那些狗!
- 五角大楼缩减预算,或关闭驻德美军基地
- 两名从柬埔寨引渡回中国的维吾尔人被判刑
- 德国汉学家:任何国家都不会支持西藏独立运动
- 达沃斯论坛:资本主义需要重新设计
- 街头的力量——中东民主运动的意义与启示
- 2012年1月26日《明鏡郵報》
- 吴思访谈录:何谓公正?
- 哈维尔把良心和道德带进了政治
- 明鏡網热点排行榜(2012年1月26日)
- 廖亦武:界河的两边
- 钟叔河:错就错在要思想
- 沈泽渊:“春晚”里的法治隐喻
- 蒋介石日記記錄“忍辱負重自強不息”
- 毛澤東訪蘇:不讓我來我偏來,別人都走我不走
- 我親自打電話要周恩來秘書到西華門接機密文件
- 从《金陵十三钗》落选奥斯卡提名谈起
- 达沃斯经济论坛热议贫富分化
- 台商质疑“六四”,学运领袖痛斥
- 闵良臣:民不畏死
- 习近平上台将给鹰派力量更多发言权
- 倪玉兰女儿前往荷兰领奖在北京机场遭阻拦
- 从柬埔寨被遣返回中国的维吾尔人遭到重判
- 达沃斯论坛:北京必须努力改变西方对中国的偏见
- 达沃斯论坛:中国亟待改变海外投资负面形象
- 桑兰天价官司寻求和解 被告或开出强硬条件
- 俄罗斯总统候选人建议就安葬列宁举行全民公决
- 菲律賓正尋求與美國加強國防合作
- 2012年1月26日《歷史日報》
-
▼
1月 27
(43)
-
▼
一月
(1649)
明镜博客 » 时事
Error loading feed.
明鏡網
Error loading feed.
明鏡十大热帖
-
為打通劉雲山的關節,孫政才拼命將吉林一些項目輸送給劉雲山的兒子劉樂飛。在孫政才親自干預下,中信產業基金在吉林一些重大企業改制項目中獲利頗豐。 溫家寶、劉雲山力保孫政才入 政治 局 (1) 《外參》特約記者 劉寶書 中共 吉林省委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人士最近在 北京...
-
明镜新闻网特约记者 消息人士告诉明镜新闻网, 王立軍的餘生將在監獄中淒慘度過。薄熙來可能被判無期或者死緩。谷開來會被判處死刑,儘管她已經開始就自己所知道的情況來檢舉周永康。她沒有任何機會保命。 王立軍的下場也不會好到哪裡去,他是以上全部案件的參與者。他參與實施...
-
特派記者羅印冲、記者賴錦宏/北京、台北報導 陳光誠是否會成為中美兩大國外交博弈的犧牲品?還是陳光誠自己反覆不定,導致中共不想放手?有消息稱,中美兩國為陳光誠一家再度談判,讓他們成行的可能性不高。 昨晚十一點,美國駐京大使館官方微博發表駱家輝談話,駱家輝說,陳光誠一開始就「最最明確...
-
《中国影帝温家宝》作者余杰在接受本台专访时指出,对于温家宝最近频频发出改革的呼声,历史不会在乎他说了什么,而是要看他做了什么。他认为薄熙来事件给中共造成了难以修复的打击。 德国之声:中国总理温家宝最近一段时间频频发出改革的呼声,先是在两会即将闭幕之际在记者会上...
-
CCTV周二晚间新闻联播,收视率一定破纪录,令所有观众失望之后,于4个小时之后上演一场"午夜惊魂"。作家鲁直人对此新闻处理方式,提出严厉批评,质问中共高层屡屡产生恶性事件的根源与土壤何在? (德国之声中文网)4月10日夜半11点,在王立军...
-
前情提要: 在谷开来变成“薄谷开来”前,她用过的名字还包括“谷开莱”和“Horas L. Kai”。据报道,谷开来原名谷开莱,与薄熙来(专题)婚后改名谷开来,以从夫名。她多年来在英美、中国使用的商务名片上则印上“Horas L. Kai”。(联合早报) 报导引述曾受聘于...
-
內容提要: 有人說,如果沒有1989年的“六四”,鄧小平將以撥亂反正、改革開放的領袖形象留名青史;如果沒有1992年的“南巡”,鄧小平將以堅持專制、冷酷血腥的屠夫形象遺臭萬年。 人們曾經以爲,鄧小平在世間的形象,在1997年2月19日他辭世之日就此...
-
江南富庶地南京民風柔順,除了水滸「拚命三郎」石秀,再無出過英雄。加之屢遭屠城(洪秀全、曾國荃、日本鬼),又不幸淪為「國民黨巢穴」,滿城梧桐濃蔭下,「夾着尾巴做人」成了每個市民默記的家訓。豈料龍年暮春,紫金山麓一聲霹靂,躍出個光彩四射「拚命嬌娃」女英豪,那就是土生土長南京丫頭何培蓉...
-
明镜新闻网特约记者 重庆爆发大规模骚乱,显示是由于薄熙来与王立军过去几年在重庆supressive残酷无情的手段所引发。民众对薄、王的怒火已经蓄积很长时间了。这次积怨终于找到了喷发口。 4月10日和11日 ,有1700名警察和武警被打伤,市民超过一万人被打伤。 消...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