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2月12日星期日

王立軍事件震裂了重慶模式

台灣《中國時報》

在大陸國家副主席習近平訪美前,大陸外交部證實,「打黑英雄」、重慶市副市長、前公安局長王立軍「於2月6日進入美國駐成都總領事館,滯留1天後離開。有關部門正在對此進行調查」。

 就在此消息公開前,網民已經瘋傳王立軍行蹤,但重慶官方的新聞發布還稱王立軍「正在接受休假式的治療」。中央地方官媒的不同口徑,更讓此案增添無限想像。

 王立軍雖然遠不像當年出逃墜機的林彪,位列「黨和國家領導人」,但是,一位副部級的高官,自行跑到外國駐華機構「滯留」,無疑是中共建政以來極其罕見的事件。

 由於王立軍曾是重慶市委書記薄熙來的左右手,加上中共十八大將在今年召開,並決定未來大陸的黨政領導班子,到目前為止,針對王立軍事件的海內外評論無不從權力鬥爭角度展開。自2007年兼任重慶市委書記以來,薄熙來不按牌理出牌,一反中共常規,高調推動唱紅打黑、鐵腕治吏,宣揚重慶經驗,充分表現其「執政個性」,一直被政治觀察者認定是為了十八大的人事布局。如今,王立軍先遭調職,後被調查,確實很難不對薄熙來造成衝擊,甚至已有評論者將之與陳希同、陳良宇兩案相提並論。

 面對帷幕重重的大陸政治,我們目前只能霧裡看花,還看不清霧都一把手的政治命運。不過,王立軍事件這個震撼彈,震裂的不僅僅是目前誰也說不清的中共權力結構,而是近年來甚囂塵上的「重慶模式」,這恐怕才是王立軍事件更深遠而重要的意義。

 金融危機之後,英美自由資本主義受到廣泛質疑,另一方面,打著社會主義旗號,以國家強力控制社會、發展經濟的中國大陸,是否走出一條獨特而值得學習的發展道路則受到國際關注,大陸若干國家主義或是新左派的學者便積極鼓吹「中國模式」。

 與此同時,在大陸內部,薄熙來推廣的「五個重慶」(宜居、平安、森林、健康、暢通)以及打黑除惡、唱讀講傳(唱紅)等行動,也被部分媒體與學者稱之為「重慶模式」,積極向海內外推銷。薄熙來本人雖然以「重慶經驗」一詞取代「重慶模式」,但重慶高幹與官方學者仍不時使用「重慶模式」的說法,支持者譽之為「中國經濟反擊金融海嘯、尋找共同富裕模式的新路徑」,「不僅打破了華盛頓共識,也超越了日本與東亞模式,甚至創新了北京共識」。

 然而,「重慶模式」既不神聖,也非創新,薄熙來在重慶的施政,不過是「強政府下的強人政治」,一面藉助政府機器的龐大力量,推動一些民生事業,一面以打黑唱紅為手段,爭取不滿利益集團壟斷、階級鴻溝加深的民眾,同時爭奪官方話語權,目標就在捲動民粹力量,對爭權鬥爭服務。其最大的問題,就是遠離民主、法治、公民社會的理念原則,最終將傷害到民眾權益,也破壞了民生保障措施中存在的若干美意。

 如今,打黑英雄涉黑涉貪,帶頭唱紅的高幹「滯留」「美帝」領事館,要以紅色經典改造人、改造思想的領導班子,自己卻率先窩裡反,這不能不說是無比的諷刺。如果當年的林彪事件,使得一整代激進青年對文革開始幻滅,王立軍事件則戳破了重慶模式的幻象。從這個角度觀察,王立軍事件的爆發,對中國的前途、對民主、法治、人權以及公民社會在中國的扎根成長來說,未必是件壞事。

没有评论:

明鏡關注點

明镜博客 » 时事

明鏡歷史網

明鏡網

明鏡十大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