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2月10日星期五

美牛成为马英九连任后第一道考题

BBC

吴燕玲

BBC中文网台湾特约记者


当民众还在期待,马英九连任之后会怎样大刀阔斧地改革,端出什么样的「牛肉」时,马政府似乎已被美国牛肉搞得焦头烂额;美牛议题,显然已经成为马英九连任之后,所面临的第一个考验。

美牛议题,从过去的狂牛病,到现在的瘦肉精,对台湾而言,不管是蓝绿谁执政,开放与否,考虑的都不是单纯的食品安全的问题,而是在美国强大的施压下,台湾与美国之间的外交与经贸关系的发展,因此美牛问题,早已从民生议题上升到政治议题。


不得不妥协的条件

总统大选前,蓝绿阵营都不敢碰触美牛议题,总统大选后,美国在台协会理事主席薄瑞光在会见马英九时,开口谈的第一件事,就是要求含有瘦肉精的美国牛肉可以进口台湾;府院高层,甚至连立法院长王金平都知道,该是面对美牛议题的时候了, 不然再拖下去,不要说和美国的TIFA(台美贸易暨投资架构协议)迟迟无法进展,十年加入美国主导的TPP(泛太平洋经济协议)恐将从梦想变成为幻想,甚至连即将到手的国人去美国免签证,都可能生变。

马英九想把台湾带进世界的舞台,不想老是被民进党批评「过度向中国倾钭」,就势必要在对美关系上寻求突破,那么,美牛议题,就变成他在谈判中,不得不向美国妥协的条件。

但是自从行政院表示,将研议如何开放美牛的议题后,压力团体的反弹,如同排山倒海而来。台湾民众自从2003年美国爆发狂牛症,已经有过二次开放美国牛肉的经历,一次是2005年扁政府开放三十个月以下不带骨的牛肉进口,一次是2009年马政府再进一步放宽条件,准许带骨牛肉、绞肉类与内脏类进口,从这二次经验,看得出来,不管蓝绿,谁开放,谁就受重伤。

这一次是第三次,虽然这次美牛的问题不是狂牛症,而是瘦肉精(莱克多巴胺),但因为已经累积了前两次的经验,台湾民众对于美国的鸭霸作风更形反感,即使有专家说,体重六十公斤的人,每天要吃六公斤的美国牛肉,才会有瘦肉精过量的问题,许多民众也听不进去,有民众说,只要看到包装上标明产地是美国的牛肉,他就不会买。

六县市表明反对

宜兰县长林聪贤已率先表态反对含瘦肉精的美国牛肉进口,南部五县市更发表联合声明「禁用瘦肉精、拒吃毒猪牛」,这股反对风潮是否会扩及其它县市,仍待观察。

由于台湾畜牧业养牛的很少,养猪的很多,但无论是养猪、养牛,都禁止使用瘦肉精,所以此次研议如何开放美牛进口,就变成是要不要对畜牧业禁用瘦肉精的讨论,行政院因而研议四种模式:不解禁、全部解禁、牛解禁但猪不解禁、国外准用但国内不准用。

新任农委会主委陈保基参考日本,所提出「国外准用、国内不准用」的双轨制,是目前政府开始对外论述的方案,但此种模式,似乎很难说服民众,如果吃含有瘦肉精的肉品,只要不过量,就是安全的,那为什么国内畜牧业不准用瘦肉精来饲养牛与猪?质疑这种模式充满逻辑上的矛盾。

虽然陈保基表示,要亲自南下与业者沟通,但从反弹声浪如此巨大的情况看来,马政府要安然渡过这一关,恐怕不容易。

没有评论:

明鏡關注點

明镜博客 » 时事

明鏡歷史網

明鏡網

明鏡十大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