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月7日星期六

緬甸真心改革抑或一場精心設計的遊戲?


龍克廉

      幾十年以來,緬甸從沒有像過去這兩、三個月這麼讓人驚豔,這麼讓觀察家掉眼鏡,這麼受歡迎過。
首先,「東南亞國家協會(東協)」國家領袖於十一月十七日在印尼巴里島所舉行的峰會上,一致通過決議,同意緬甸擔任二零一四年的輪值主席。
印尼外交部馬蒂在作此宣布時指出,「東協」各成員國認為緬甸在民主改革的道路上已經取得很大的進展,因此同意緬甸擔任輪值主席國。
「東協」主席國每年輪換,由於緬甸以往在人權方面的紀錄欠佳,五年前緬甸在會員國壓力下,主動放棄出任輪值主席國。
緊接著,出席同一峰會的美國總統歐巴馬也宣布,由於緬甸已經發出「進步的火花(Flickers of Progress)」,因此他決定派遣國務卿希拉蕊。柯林頓於十二月一日前往緬甸作正式訪問。這是過去五十年來,首次有美國國務卿往訪緬甸,也意味著西方對緬甸幾十年來的制裁,可能即將鬆動。
歐巴馬也特別指出,他是於十六日從所乘坐的「空軍一號」專機上掛電話給緬甸民主運動領導人翁山蘇姬,「我昨天直接跟翁山蘇姬對話,確認了她也支持美國參與推動緬甸往前進步」,所以他決定派遣希拉蕊前往。
歐巴馬表示,希拉蕊將探討美國是否能推動緬甸的正向轉型,「這個可能性也將取決於緬甸是否會採取更多確切的步驟,如果緬甸不走上改革之途,就將繼續面對制裁及孤立」。
美國至今仍然維持對緬甸的經濟制裁,也拒發旅行簽證給前軍政府要員。
更重要的是,翁山蘇姬本人也在十一月十三日獲釋一周年紀念日時對媒體記者發表談話時表示,她認為緬甸政府最近確實有所進步,新任總統添盛也確實顯示出改變的誠意,她肯定緬甸政府為改革所作的努力,但認為政府需要做得更多,包括釋放更多政治犯。
    她也指出,她能與擔任協調的該國勞工部長昂基和總統添盛會面,本身就是一種進展。她說,「回顧過去一年,我認為可以說那是有建設性、有活力和相當令人鼓舞的一年」。
    那麼,緬甸政府這一陣子都作了些什麼呢?
    今年緬甸八月十七日,緬甸三家官方報紙不約而同地首度不在版面上刊登批評西方媒體的標語和口號。
自從緬甸政府在二零零七年九月血腥鎮壓「袈裟革命」之後,各官方報章每天都會刊登這些佔了半版的標語和口號,包括指責「美國之音」和「英國廣播公司」以當地語言通過短波電台及衛星電視所播報的新聞,企圖「在緬甸人民之間散播仇恨」,以及其他西方媒體「煽動民眾的憤怒情緒」。
標語也呼籲讀者不要受到這些專門製造「麻煩」、「謠言」的「傳媒殺手」影響。
九月十六日,緬甸政府宣布解除封鎖包括「美國之音」、「英國廣播公司(BBC)」,自由亞洲電台、 Youtube 以及流亡異議人士所經營的「緬甸民主之聲」網站的管制。
緬甸係大約十年前開放網路,但是政府一直以來都予以嚴密監控。對於媒體記者的處分更是十分嚴厲。
九月三十日,緬甸總統添盛致函國會,宣布將以中資為主興建的伊洛瓦底江密松水壩叫停。此舉勢必影響到緬甸與國際上主要支撐者中國的關係,因為這個水壩興建完成後,絕大部分生產的電力將提供給中國。
更有意思的是添盛提出的理由是,「必須順應人民反對建壩的聲音,這個政府是人民選出的,所以必須依照人民的意願來行事」。
緬甸傾聽民意?這是聞所未聞之事。
十月八日,緬甸主管新聞檢查的「新聞檢查暨登記局」局長廷瑞出人意外地對「自由亞洲電台」表示,現在緬甸已經有了新的文人政府,所以應該開放新聞自由,甚至他主管的「新聞檢查暨登記局」都應該解散。
廷瑞表示,在大多數的其他國家以及緬甸的鄰國,新聞檢查都早已不存在,因為那不符合民主,「所以,(緬甸)新聞檢查應該要在不久的未來廢除」。
緬甸是少數現在還對新聞嚴格管制的國家,外國報刊、雜誌如有敏感內容,不是不准上市,就是被剪掉。然而在今年六月間,體育、娛樂刊物已經被告知無須事先送審。
這個事情有意思之處在於,呼籲解除新聞管制的居然是主管機關「自廢武功」。
十一月上旬,緬甸修改選舉法,取消被判刑入獄者不能參加政黨的「翁山蘇姬條款」。目前,翁山蘇姬所領導的「全國民主聯盟(全民盟)」已經遞表申請重新登記成為政黨。一旦「全民盟」恢復政黨身份,翁山蘇姬就將出馬參加補選,重新投入政治。
緬甸上次是在去年大選前頒佈新選舉法,當時翁山蘇姬還在軟禁期中,使得「全民盟」無法重新登記而等於實質解散。
十一月二十四日,緬甸國會議員艾貌恩透露,國會已經通過「示威抗議法」。雖然這個法令還需總統添盛簽署才可生效,但是通過的本身就已經意義非凡。
艾貌恩表示,「示威抗議法」規定示威者必須在進行示威的五天之前告知政府。示威者可以攜帶旗幟、政黨標誌,但是示威的地點必須避開政府大樓、學校、醫院及各國使館。
在這段時間裡,緬甸政府多次與翁山蘇姬對話,甚至添盛本人都高調與翁山蘇姬晤面,會面現場斧鑿斑斑地掛著蘇姬父親、緬甸「國父」翁山將軍的照片。過去幾十年來,翁山將軍的照片基本上已經在緬甸公家機構裡絕跡。
緬甸在這麼短的時間裡,接二連三拋出這一連串改變,確實讓人眼花撩亂,緬甸分析家也是滿地找眼鏡,不知如何分析、解讀。
不過,如果考察緬甸過去的作為,這是一場「精心設計政治遊戲」的機率,恐怕要大於「真心改革」。
首先,緬甸並沒有面對任何明顯、超過從前的外部壓力,過去數十年來,它也證明了自己可以承受,也不在乎外部壓力,那麼,為什麼一夕之間會「翻然悔悟」?
其次,大家都知道緬甸在去年十一月底所舉行的大選,基本上是一部完全照劇本演出的大戲。簡單地說,就是讓軍政府換穿西裝,繼續掌權。那麼,這些人換了衣服,也跟著就換了腦袋?
現任總統添盛事實上是軍政府最高領導人丹瑞大將欽點,以軍人班底為主的「聯合團結發展黨」也一如計畫囊括國會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席次。這樣牢牢掌控權力的政府,有必要低頭?
再者,緬甸於二零零五年突然無預警遷都鳥不生蛋的蠻荒之地奈比都,六年以來,已經將奈比都從一無所有建成美輪美奐,在戰略地位上固若金湯,遠優於仰光的新都。
易言之,外部形勢未變,內部力量更為鞏固,而且至少在形式上合於民主。
這樣的緬甸,做出前述的「讓步」,其顯示出的意義恐怕不是示弱,而是自信。也就是說,現在的緬甸政府面對反對派乃至於西方國家的壓力,應該是「諒你們也搞不出什麼名堂」。與此同時,卻可以振振有詞重返國際舞台甚至促使國際解除制裁,那又何樂而不為?
這整個過程裡,最引人興味的就是,丹瑞大將已經從人間蒸發了。
緬甸當局似乎也有所感覺,因此幾乎有點「此地無銀三百兩」地由下議院(人民院)議長杜拉瑞曼於十月二十五日在國會會期結束後「主動」對媒體記者表示,丹瑞大將確實已經退休,也已經停止在政府中發揮任何作用。
杜拉瑞曼信誓旦旦指出,丹瑞現在與執政的「聯合團結發展黨」、政府、國會和立法機構都已沒有關係。
在過去,丹瑞大將的臉孔幾乎天天出現在緬甸的國營媒體上,但是從三月新政府上任以來,他等於完全消失,不見蹤影,也無任何消息,僅只在十月二十三日的報紙上有很簡短的訊息,指稱他捐贈金錢跟寶石給來自中國,正在緬甸巡展的佛牙。
這也是他大半年來首次被媒體報導,報導中並未交代他是否前往參拜佛牙,也沒有刊登任何照片。
同樣的,丹瑞在不需要「消失」的情況下消失,又在無人問他是否已不管事的情況下,由其他人宣布他已不管事。都透露出一些蹊蹺。
實際上,可靠的消息指出,丹瑞在奈比都的住所,特別修建了一條路直通當地軍事指揮所,住所也建有直昇機起降設施,現任政府及軍方所有重要的決策,都有秘件專門送達他。
這些,恐怕更符合真實的狀況。因為丹瑞太瞭解不將自己保護好的下場。
二零零四年,是丹瑞親手拔除當時的總理欽鈕,不但將他投獄至今,欽鈕一手培植的緬甸情報部都遭解散。
緬甸前獨裁者尼溫,就是在下台後遭丹瑞以親人意圖政變栽贓,予以軟禁之後而鬱鬱而終。
當前的緬甸確實有變,但是以其不變來觀其有變,也許會更清楚。
今年六月二十二日,曾經飾演好萊塢 007 影片裡「龐德女郎」而在國際上聲名大噪的馬來西亞籍華裔女星楊紫瓊,就在抵達緬甸仰光國際機場準備入境時當場遭拒,並且立即被遣送離境。
當時在機場處理的一名緬甸官員對「法新社」記者表示,「她再也不能重新踏上緬甸領土。一名官員則指稱,「她現在已經被列入黑名單」,但並未進一步說明緣由。
楊紫瓊係在即將上映、由法國名導演盧貝松執導、名為「女士(The Lady,緬甸人對翁山蘇姬的暱稱)」的電影中,飾演翁山蘇姬一角。去年十二月間,她還曾趁在泰國拍片的空檔,與翁山蘇姬的幼子阿利斯前往仰光,與剛剛被緬甸軍政府自軟禁中釋放獲得自由的翁山蘇姬晤面,兩人曾共進晚餐並相談甚歡。
楊紫瓊當時曾表示,她希望她所詮釋的翁山蘇姬,能提高大家更加清楚認識這位諾貝爾和平獎得主的故事。
這部影片預計將在今年年底上映。
至目前為止,媒體記者也仍然無法以記者身份申請緬甸入境簽證。
而且有很多跡象顯示,緬甸很清楚包括美國、中國、印度在區域內的角力,因次樂得在其中操弄取利。譬如說在美國決定派希拉蕊訪問緬甸之後,中國的明顯接班人、國家副主席習近平,就對往訪的緬甸武裝部隊總司令敏昂連表示,願意加強兩國的軍事合作。
別忘了,「銷聲匿跡」的丹瑞大將是一位心理戰專家。

没有评论:

明鏡關注點

明镜博客 » 时事

明鏡歷史網

明鏡網

明鏡十大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