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6月6日星期三

張可:陸生來台一年的觀感

轉眼間,大陸的學位生來台已逾周年。這一年裡,陸生在台灣經歷了總統民選等重要的政治時刻,也耳濡目染了美牛等重要的社會議題。作為一名首屆來台學位生,想談一點對於陸生自身的看法。

一些假設覺得,陸生為了共同的利益應該是一個緊密的群體。但是作為來自大陸的「異鄉客」,陸生群體也存在多元化的特徵。雖然現階段的陸生都是來自沿海城市,但由於生活場域、教育背景不同,導致陸生群體在台灣生活學習的過程當中對於台灣政治、社會議題的看法也各不相同。

很多人認為,作為黨國教育體制下的陸生應該在思想認知上呈現一元化的思維,殊不知陸生群體本身即缺乏共同的意識形態,因此也不易形成所謂的群體性認同。而這種差異性的具體展現就是在媒體有關陸生學位生和交換生的新聞當中看見各種不同的發言,有激進的也有保守的,而這種不同的思想也反過來促使陸生形成更加鬆散的團體。

雖然最近大陸涉台機構領導人在台灣訪問時曾經不無善意的表示,鼓勵陸生與台灣學生「談戀愛」。可是經過一年的觀察,雖然絕大多數的陸生在生活學習的過程中能夠同台灣同學「打成一片」,但是這種僅限於表面上的互動,很難改變因為語言、思想以及舉止上的差異所產生的區隔。有的陸生希望能夠通過模仿來模糊上述的邊界,繼而融入到集體交往當中,但是仍然會有陸生拒絕「同化」,並通過展示「區別」來強化自身的差異性。

除此之外,也許是受到大陸傳統重知識類教育而輕公民性培養的原因,陸生也缺乏借助在地的公益和社會服務活動更好的走入台灣基層社會的主動性,雖然長期在台灣就讀,但是其生活場域仍局限於學校,因此很難獲得對於台灣社會「真實的現實感」。

展示自身多元價值

反之,在促進陸生融入本地的生活和價值觀上,台灣也有進一步提升的空間。例如,曾有陸生希望能夠在台捐血,經過輾轉了解後卻被告知大陸某些地區被界定為「疫區」,因此陸生需要在台居留三年以上方可有捐血資格,假如真是這樣的話,能夠捐血的陸生鳳毛麟角,實在令人遺憾。

一言以蔽之,陸生來台這一年,已經在台灣社會產生很多的議論和關注。只有通過每個人的自我反思和努力,保留其特色;同時,展示自身為校園和社會所帶來的多元價值,這樣才能使陸生被台灣社會所認可,從而減少在生活和學習上因兩岸關係所受到的限制。希望陸生團體不再成為新聞獵奇和蒐羅的焦點,最好是「陸生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

作者為臺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陸生博士生


台灣 蘋果日報

没有评论:

明鏡關注點

明镜博客 » 时事

明鏡歷史網

明鏡網

明鏡十大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