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內幕”
《 大事件》
《 內幕》
《 外參》
《調查》
《匯報》
《歷史日報》
《名星》
《明鏡譯報》
《明鏡郵報》
《明鏡月刊》
《新史記》
《政經》
《中國密報》
財大出版社
財經
港澳
國際
國際人物
哈耶出版社
海外華人
軍事
科教
歷史
兩會
領袖出版社
留學生
六四事件
美國
美國總統大選
蒙古問題
明鏡出版
明鏡電子書刊
明鏡獨家
明鏡書城
明鏡網
明鏡新聞網
明鏡行動
明鏡專訪
內部書店
歐洲
評論
生活
時事
視頻
台灣
台灣總統選舉
外參出版社
溫家寶
文娛
西藏問題
習近平
香港特首推選
新疆問題
亞太
中共十八大
中國
中國大陸
中國官場
中國民眾抗爭
中國人物
中國外交
2012年6月5日星期二
《金融时报》首席经济评论员:美国的新角色
英国《金融时报》首席经济评论员 马丁·沃尔夫
美国将在21世纪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近日在纽约举行的卡内基委员会(Carnegie Council)的一次活动上,我不假思索地答应就这一问题发表演说。在研究过程中,我想到了一个与之密切相关的问题,一个同样令美国人感到焦虑的问题:美国未来的角色掌握在它自己手中吗?答案是肯定的,不过只是从某种程度上而言。对于它自身的举动,美国可以控制,而对于别人怎么做,它无法掌控。
美国在历史上扮演的主导性角色是其独特财富的产物。美国是一个大陆国家,东西濒海,南部和北部的邻国都是一些不具威胁性的国家。尽管自然资源正逐步减少,但美国的资源储量依然庞大。19世纪末,美国成为全球头号经济大国,人均经济产量跃居世界第一,时至今日,美国依然保持着这一地位。大概也就是从那时起,实行市场经济的美国也成为了全世界最具创新能力的地区。
美国拥有全世界最具影响力的金融市场,尽管它们曾引发了“大萧条”和近些年的“大衰退”。它是一战以来全球主要储备货币的发行国。它提供了全球最大的进口市场之一,规模仅次于欧盟(EU)的外部进口。
美国拥有全世界技术最先进、也最具打击能力的军事力量。二战以来,它所拥有的世界顶级大学以及研究机构的数量超过了任何一个国家。它有着全世界最具影响力的流行文化。它的政治价值观依然吸引着全世界的目光,即便在现实中它常常令人失望。事实证明,它的民主制度在保持合法性的同时,也不乏灵活性,足以应对历史进程中出现的诸多挑战。
凭借这些“财富”,美国成功地构建了强大的同盟,并赢得了20世纪的数场战争,包括与德国、日本和俄罗斯进行的热战与冷战。美国塑造了开放型世界经济的格局,这种诞生于二战后的经济形式在苏联解体后,走向了全球。美国提供了全世界最具影响力的现代化模式。不管我们是否喜欢,我们都生活在一个“美国制造”的世界中。
如此众多的财富,美国在本世纪中又能保留多少呢?
最明显的威胁在于,美国作为世界头号经济大国的地位有可能不保。以市场汇率计算,美国的经济规模依然是中国的两倍左右。但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计算方法,以购买力平价衡量,美国的经济规模仅比中国高出30%。按照购买力平价计算,中国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仅为美国的20%,因此,这也为中国留下了巨大的赶超空间。未来数十年间,中国的经济增长可能会放慢脚步,但它与美国生产率水平的差距仍会进一步缩小。中国经济规模也许会在本世纪20年代初超过美国。与日本不同,中国拥有数量上的优势。如果中国的人均GDP达到美国的一半,其总体经济规模将相当于美国和欧盟的总和。
目前,中国的商品出口总额已经超过美国。用不了多久,中国的进口规模也将超过美国。由于资源相对匮乏,中国的贸易规模可能仍会超过美国(相对于GDP而言)。一个更有争议的问题在于,人民币何时将成为能够与美元平起平坐的储备货币。中国贸易量的增加为我们指出了答案:很快。但对此,我却不以为然。在我看来,如果外部投资者选择用人民币持有他们最安全的资产,他们一定希望中国能开放资本市场,但中国的一党制政府不受法律约束,并且害怕失去控制力,因此,它既没有能力也不愿意那样做。至少,这种转变可能需要数十年时间,而不是短短几年就能完成。
美国基本上也可以保住在科学和商业创新方面的前沿位置。但正如我的同事爱德华?卢斯(Edward Luce)在其发人深省的新书中谈到的,排外情绪加之对科学的排斥,以及自做自受的财政紧缩和令人难以理解的公共投资重点,不仅有可能令美国无法吸引到全世界的优秀人才,其打造全球一流研究和创新所在地的承诺也可能变成一套空话。* 下面这段引语虽然听上去有些残酷,但它将这个问题表达得再清楚不过了:“1990年时,(加州)对大学的投资是对监狱投资的两倍。如今,它对监狱的投资几乎已达到前者的两倍。”美国拥有全世界最高的监禁率,这不仅仅是一个社会学数据,也是一个经济学数据。对昂贵且低效的美国医疗保健体系来说,道理同样如此,这也是长期财政前景为何看上去会如此暗淡的主要原因。
现在需要的是一场真正的改革。但鉴于金钱在政治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加上共和党的态度也变得愈加强硬,这已成为一件不可能之事。在一个以分裂的政府为基础的体系内部,将妥协和让步视为软弱也许会令混乱的局面再次上演。
不同于以往,如今的美国已无法再让多数人都享受到经济增长带来的实惠。在上一轮完整的商业周期中(2002年至2007年),增加的收入中,近三分之二落入了收入排在前1%之列的美国人手中,前0.1%的美国人则囊括了三分之一以上。这种零和经济为不满和绝望提供了温床。眼下的危机更是令人们的愤怒有增无减。
所有这一切还将影响到美国在世界上扮演历史性角色的能力。正在逼近的财政紧缩将使军费开支遭到削减。更为重要的是,金融危机和其他一些严重错误令美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模式失去了它们以往所享有的声望。欧洲的情况也好不到哪儿去。而这只不过表明,西方的整体信誉降低了,领导力也相应下降。
无论美国国内形势如何演变,它在21世纪中的影响力将不及20世纪。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其他国家从美国那里学到了太多的东西。即便如此,考虑到美国的主要对手们面临着更大的挑战,因此,美国依然将拥有强大的影响力,也许无人可及。但美国若想扮演它能够扮演的角色,它必须重拾实用主义。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中,美国在制定政策时曾带有浓厚的实用主义色彩,尤其是在应对20世纪的诸多挑战方面。如果一个民主国家的公民将他们的政府视为最大的敌人,在这种情况下,没有哪个国家能够强盛。倘若美国人民选择让他们的政府倒台,那它一定也会有这样的结局。
《是时候开始思考了》(Time to Start Thinking),大西洋月刊出版社(Atlantic Monthly Press),2012年
译者/何黎
金融时报
订阅:
博文评论 (Atom)
明鏡關注點
- ► 2013 (5832)
-
▼
2012
(16277)
-
▼
六月
(1486)
-
▼
6月 05
(66)
- 美國使館發佈空污偵測PM2.5 大陸官方:干涉內政
- 林博文:白宮記者會是把雙面刃
- 香港人的六四情結 紀念是悼亡,也是預防
- 中國經濟保八 應促進消費
- 明辨台美TIFA與台美FTA的差異
- 民進黨「中國事務委員會」蘇謝合作有譜
- 高行健:台灣教育開放 學子易拋意識形態
- 中國官方力防經濟成長再下滑
- 另類舌尖中國 食在讓人不安
- 中國大陸外逃貪官 金融、國企最多
- 訪中三天…普亭見胡錦濤 中俄靠攏抗美
- 美國打空汙牌找碴 惹惱大陸
- 人民幣先生…拚「畢業」成績?
- 穩增長vs.保增長 大陸經濟的著陸與出路
- 官媒开辟新栏目 中共进入十八大时间
- 促美使館停發污染數據 環保部捱轟
- 普京《人民日報》刊文 稱中俄「眾志成城」
- 張炳良﹕教育樞紐應連接東西方
- 潘小濤﹕六四變色龍又要準備變色?
- 六四晚會籌232萬破紀錄 支聯豐收
- 趙紫陽女兒:六四冤案應糾正
- 王丹:關於柴玲聲明的緊急聲明
- 普京訪華 中俄再「蜜月」推高貿易額
- 不要二度屠殺六四英靈
- 沒有第三條路線 強說轉型逆民意
- 六四談六四 梁振英無得體回應
- 最美司機雖美 難挽道德淪喪
- 維園燭光 彰顯一國兩制
- 公僕崇洋媚外 騙子挾洋自重
- 公子三番五次化名,令計劃被周永康利用
- 任璧蓮:小說人物的感受必須很真實
- 《江澤民傳》作者庫恩的前世来生
- 谁来平反六四? 温家宝还是习近平
- 中国扩张:西方撤离阿富汗 中国加速挺进
- 叙利亚驱逐美英法土17国大使
- 官员指责驻华使馆发布空气数据:干涉内政
- 廖亦武:為他人的自由而寫
- 中国如何建设一种安静文化?
- 中國年輕人認識了“六四”,對當權者就會形成推力
- 半官媒报导六四晚会,评论指平反未见契机
- 港官:六四未定性,平反什么?
- 解放军少将质问美军为何强烈敌对中国
- 勿忘六四 天安門二代站出來
- 超級隱密戰艦,美抗中國絕招
- 鄧小平為什麼說林彪專機飛行員是個好人?
- 裴毅然:官员现形记
- 底层政权加速黑社会化:中共十八大面临“政法阴谋”问题
- 新华网支持广东削藩:大削各级政法委书记实权
- 《金融时报》首席经济评论员:美国的新角色
- 党说,变天的时候快到了
- 2012年6月4日《明鏡郵報》
- 明鏡網熱點排行榜(2012年6月4日)
- 2012年6月4日《歷史日報》
- 中共领导人每逢六四都紧张不安
- 俄罗斯总统普京抵达北京访问
- 受香港6.4烛光集会震撼 大陆人称回家分享
- 中国媒体对美国战略重心转向亚洲发出警告
- 普京訪華強調中俄合作重要性
- 台湾学者认为大陆平反六四或政改不大可能
- 柏林艺术大学期待客座教授艾未未到来
- 梁振英迴避谈六四 态度受批评
- 六四二十三周年祭 当局网络封锁再升级
- 美国呼吁释放六四示威者 中国政府表示强烈不满
- 蒲亭放眼東方 訪陸鞏固合作
- 反擊 中國大陸發表美日軍力報告
- 大陸企圖外逃官員 近2萬人被捕
-
▼
6月 05
(66)
-
▼
六月
(1486)
明镜博客 » 时事
Error loading feed.
明鏡網
Error loading feed.
明鏡十大热帖
-
內容提要: 有人說,如果沒有1989年的“六四”,鄧小平將以撥亂反正、改革開放的領袖形象留名青史;如果沒有1992年的“南巡”,鄧小平將以堅持專制、冷酷血腥的屠夫形象遺臭萬年。 人們曾經以爲,鄧小平在世間的形象,在1997年2月19日他辭世之日就此...
-
编辑按语:本网刊专栏作家夏明的新著《政治维纳斯:从一无所有到中国民主》2012年1月16日在香港出版上市。本文是该书的一章,在此发表,以飨读者。 中共总书记的智慧 前 中国国务院总理和中共总书记赵紫阳为当代中国经济和政治体制改革作出了卓越贡献。他是中共历史上唯一的一位先后担...
-
最新研究報告說,去年確認的網絡黑客攻擊最多來源地是中國和羅馬尼亞。 美國電訊業巨頭威訊公司(Verizon)周二(4月23日)發佈的2013年度報告說,去年來自中國的黑客攻擊的源頭大多是國家控制的,目的是竊取資料。 報告說,在確認的621起黑客攻擊中,30%來自中國,28%...
-
在民調滿意度破底且黨內湧現要求交出黨權之際,身兼國民黨主席的馬英九,在中常會即宣布明年將競選連任黨主席,以鞏固其黨的領導地位,以免國民黨崩盤。 其實距離下屆黨主席改選還有一年時間,馬先發制人表示連任的堅強意志,以擊敗黨內的逼宮。在此執政最低潮之際,黨政雙不如意反映在民調上時,馬的...
-
安徽原副省長涉違紀被中紀委調查 胡春華治粵近半載 常委、局委紛訪廣東 外媒:習近平借哥斯達黎加“引誘”中美洲 習近平宣佈「1+100+100+1000」計劃 廣州十餘城管與巡警對峙互拍照 亞洲武競加劇 中國、印度、巴基斯坦增核...
-
旺報 【記者李怡芸/專題報導】 中國十七屆六中全會後,包括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若幹重大問題的決定》及文化部後續下發的《文化系統深入學習全面貫徹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精神實施方案》出爐。 圍繞建設文化強國和2020年...
-
傳德國企業也遭中國駭客攻擊 第85屆奧斯卡獎部分得獎名單 獵人才網站 登陸碰釘 中國人找工作 「有關係」就沒關係 奧斯卡頒獎 李安挑戰11獎項 林泉忠﹕「竹島日」與「尖閣日」 奧斯卡紅毯 準影后爭豔 紅色衙內橫行 遲早逼上梁山 借美壓華落空 安倍自討沒趣 此路...
-
《 大 事件》特約記者 陳亦凡 李 家 的 女 婿劉亞洲名氣很大 在早已有些沒落的李先念家族 中 ,名氣最大的莫過李小林的丈夫、國防大學政委劉亞洲上將了。 劉亞洲生於 1952 年 10 月, 是 原 三 野 21 軍 187 團政委劉建德...
-
中國教育部新聞發言人續梅周三(5日)宣佈,今年將有912萬考生參加高考。比去年的915萬人略有下降。 而中國教育在線日前發表的一份調查報告則顯示,這也是中國全國高考人數連續第五年出現下降。 根據有關統計數字,中國全國高考人數在2008年達到歷史最高峰的1050萬人,之後幾年曾出現...
-
2012年 03月21日 《蘋果》如果真是八卦報,這塊招牌實在該拆掉了!我們的社長要離職了,狗仔充斥的報社裡,居然沒人爆料,沒人踢爆,我再不寫,《壹週刊》搞不好就要寫了,豈不太沒面子。 風度好陳文茜示愛 和杜念中先後同在《中時》、《蘋果》共事多年,我沒有一...
1 条评论:
這不是民主國家陣營出現問題,而是在全球範圍内在沒有實現共同的政治基礎及基於此的成熟的協商規則形成前,就過早實現經濟全球化。有些國家不受這些政治原則束縛,有些投機者借著全球化中飽私囊,繼而衝擊現有的政治基礎。這些都成全了一股邪惡力量的崛起。上半場,全世界都輸了;下半場呢?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