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2月28日星期三

學術界和媒體為何漠視《中國房地產之厄》?

明鏡記者黃舒心/2000年開始,中國房地產不斷升溫,但法制與文明建設卻遠落後於房地產業的發展,最終讓“房地產惡夢”成為事實,整個中國陷入“被房地產”的困境中——這是王鍊利新著《中國房地產之厄》點出的主題,整部書,王鍊利都讓數字、圖表說話,這樣實憑實據的話語最具說服力,書甫出版便獲得廣大市場反響,但同時也產生了民間熱議、學術界集體漠視的奇特現象。

由於認為許多專家學者違背良心,或因能力不足、體制內學術環境出問題等因素信口開河,10多年來,王鍊利思考、研究房地產相關問題,最終誕生《中國房地產之厄》一書。此書剖析了在掌心中運作的土地出讓、土地被官員所控引發的房屋空置、“朱房改”的精神與實際情況、低工資高房價產生的“房奴”等等議題,房地產外,此書也涉及其他“被房地產”的許許多多領域,王鍊利認為,中國“被房地產”的惡果,正由全民在承受,全中國城鎮野蠻大拆遷、居民就業難、社會消費難以啟動等社會動盪的原因,都可從中國“被房地產”中找到答案。

王鍊利在接受《明鏡》採訪時介紹,《中國房地產之厄》的亮點在於用數字糾正了人們對於“政府收取高土地出讓金”的錯覺,實際上,進入財政國庫的土地出讓金低得驚人。房地產商付的土地費用其實分台面上和台面下兩部分,因為存在著台面下的權力交易費用,所以台面上的出讓金不會高,這在第一章第五節《土地出讓金的“官價”和"市價"》有清楚闡述。

《中國房地產之厄》還是第一個將10年來房地產發展數據與中國經濟大環境數據相比,使看了有關圖表的人對“中國被房地產”有直觀認識的書籍,並從學理上闡述房地產業不是支柱產業的理由、用數據反映了中國房地產問題的核心是政治不平等、從實證角度證明“人均居住面積”得來的不可信,和住房公積金如何蛻變為為少數人服務。

此外,王鍊利對《明鏡》表示,書中也提出了中國的房地產市場是“計劃市場”,並點出“計劃市場”與計劃經濟的共同點和不同點。“計劃市場”為王鍊利的獨創詞彙,指得是中央政府官員和地方政府官員分散掌握著對國家資源的控制權、支配權。



全文將刊於《明鏡》月刊。


工作中的王鍊利。(顧力攝,王鍊利提供明鏡)














窗外是王鍊利最愛最熟悉的風景(顧力攝,王鍊利提供明鏡)














王鍊利(王鍊利提供明鏡)















朱鎔基和溫家寶對王鍊利《對住宅問題的幾點思考》的批示。(王鍊利提供明鏡)

没有评论:

明鏡關注點

明镜博客 » 时事

明鏡歷史網

明鏡網

明鏡十大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