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2月29日星期三

港學者盼烏坎模式能延續

《中央社》

記者張謙香港特稿)中國大陸廣東省烏坎村將於3日選出村民委員會後,整個事件或可告一段落。回顧此事,有學者認為,不能視之為大陸的民主轉折,但意義重大,期望「烏坎模式」可以延續下去。

位於廣東省東北角的烏坎村,屬於汕尾市轄下陸豐市的管治範圍。去年9月底,當地居民因為不滿村幹部私賣土地,侵占村民利益,加上不滿村委選舉受操控,發起龐大示威。

事發之初,地方官員以高壓手段鎮壓村民,其後村民代表薛錦波在扣押期間死亡一事,令事件惡化。

去年12月,事件逐漸引起香港及海外媒體關注,而在事件極可能爆發更嚴重的衝突時,中共廣東省委副書記朱明國親赴當地協調,並與村民取得共識。

根據共識,朱明國除認同村民的訴求合理外,還答應村民重新選出村委會的要求。為此,烏坎村選出選舉委員會,在委員會的監督下選出109名村代表。全村並將在3日以一人一票方式選出村主任及委員。

對於烏坎村民從抗爭到最後可以自由選出自己的代表,一些西方媒體認為,這是大陸走向民主的轉折。不過,香港部分學者卻不認同這種說法。

香港科技大學社會科學部教授丁學良近日接受中央社記者訪問時說,「烏坎事件」的意義固然非常重大,但不能視為大陸的民主轉折。

他說:「事件的重大意義不在於民主化,因為這沒有涉及政治。從觀察中國社會動盪或管理方面的角度看,事件的重要性在於出現重大危機時的解決方法。」

他說,事件發生之初,絕大部分人對結果抱持良好意願,但也不敢奢望會出現今天的結局,而結局確實很好,出現了比較良性的解決方法。

丁學良說:「所以,應該說,事件的重大意義是good governance(良治),而非democracy。」

也可以說,在過去大陸出現眾多的類似大規模騷亂中,這是處理得較好的一次,也因此受到海外重視。

他說:「事件的正面意義是出現大規模衝突時,不是被強力壓制下去,導致流血,而是通過對話協商,然後讓村民自己主動參與的方式來把導火線卸掉。」

被問到「烏坎模式」是否會成為大陸今後解決類似抗爭的典範,丁學良說:「我不知道,但到目前,它是正面的發展,在國際上引起重大影響;絕大部分人都期望這種方式能夠在廣東保持下去,然後其他省份也能認真的把基本思路引到他們的地方去。」

他還說,「烏坎事件」的解決模式適合於農村,因為農村爆發的問題,也大都與土地有關;而如能把「烏坎模式」應用到農村經常發生的其他抗爭上,如污染造成的衝突,那也是好事。

因此,未來最重要的是讓「烏坎模式」延續下去。

對於事件的處理方式是否與大陸領導人日益開放有關,丁學良說:「目前很難說,中國那麼大,只能說廣東的很多做法比其他省份更加開放。」

他說:「(中共廣東省委書記)汪洋作為廣東一把手,敢如此解決,也是冒很大風險;未來如何,不敢說,但不管怎樣,烏坎這個第一步是非常重要的。」

浸會大學社會科學院政治及國際關係學系助理教授黃偉國也認為,目前不能那麼快把「烏坎模式」與大陸的民主發展拉上關係。

他指出,「烏坎事件」是由土地糾紛引起的,因此,就本質言,這涉及大陸當前的維權運動-儘管民主運動也是從維權開始的。

黃偉國說:「烏坎經抗爭後,透過制度性選舉,透過建制內外運動,去令當地人意識增加,或提高參與管理,這才能說是民主。在此之前,不能那麼快把烏坎村與中國民主拉上關係。」

他並認為,不能就此說大陸領導人愈來愈開放,因為「烏坎事件」只是個案。事實上,類似抗爭經常在大陸發生,只是不為人知,且大都被鎮壓下去。

黃偉國說:「現在沒有任何力量可以挑戰現政權,而可以預見的是,類似『烏坎事件』仍會發生,但地方政府是否願意以『烏坎模式』處理,很難預測。」

香港亞太研究中心祕書長李風也認為,在基層民主上,大陸領導人是摸著石頭過河,也許海外對大陸的民主有著良好的期待,但基於自身的國情,恐怕大陸領導人不會操之過急。

「烏坎模式」是否如上述學者所期待延續下去,這有待觀察。但跡象顯示,廣東高層似乎是正面看待「烏坎模式」,並有意讓它成為解決省內類似糾紛的楷模。

據報導,在「烏坎事件」中扮演關鍵角色的朱明國近日談到如何應對民眾訴求時,以「烏坎事件」為例,提出以平等、對話、協商的方式回應村民訴求,變「為民做主」為「由民做主」,因而贏得主動權。

朱明國的言論是否會兌現,這需要時間驗證,但作為中共廣東的二把手,其言談應可被視為重要的指標或訊號,讓人有所憧憬。1010301

没有评论:

明鏡關注點

明镜博客 » 时事

明鏡歷史網

明鏡網

明鏡十大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