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6日星期六

疏民怨、化矛盾 才有和諧社會


旺報 【羅印冲】
     討論中國大陸公民社會的發展,必須先回到「公民運動」這個主題。不少人誤解公民運動的本質,認為公民運動一定站在政府的對立面,或勢必造成社會動盪,致使政府總得想著如何壓制公民運動,才能穩定社會。事實上,只要政府用心疏通民怨、化解社會矛盾,就可能將公民運動的正面力量,引導成為公民社會的養分。

     有學者拿出統計數據,目前大陸上網人口達5.4億人,其中有上微博網站者超過3億人;一旦有人在網路登高一呼,號召民眾上街抗議,就可能讓社會問題爆發為群體性事件。

     但網路無遠弗屆的聯結功能,是否能促成大陸公民社會的興起,恐怕還要打上很大的問號。首先,網路訊息真偽難辨,難以成為引導公民正確認知社會角色的平台;其次是網路上充斥所謂主流菁英的言論,反而抹煞普通公民的參與動力。最後是帶有特殊意圖的網路意見(如五毛黨),混淆網路世界的價值取向。

     正如元智大學社會政策系教授王佳煌所言,大陸地方政府往往是壓制網路言論與社會集體行動的執行單位,也常是群體性事件主要抗爭與攻擊的對象;理由通常是地方政府貪汙腐化、官商勾結、強制徵收土地或拆遷不公等,造成民眾對政府缺乏信心,只好選擇上街維權。

     回歸「公民運動」的本質,多數手無寸鐵的民眾無非就想捍衛自身權益、保全一家生計,而非有意讓社會陷入動盪,引發不安。就此而論,大陸政府應誠心傾聽民意,盡力疏通民怨、化解社會矛盾,減少人民必須走上街頭的無奈,才是推動大陸邁向公民社會、和諧社會的康莊大道。

没有评论:

明鏡關注點

明镜博客 » 时事

明鏡歷史網

明鏡網

明鏡十大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