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6日星期六

民進黨與北京溝通的契機

台灣政黨輪替必成常態,如果北京除了國共關係外也能建立民共關係,兩岸關係必能更加穩定。更重要的是若民進黨務實派抬頭,台灣內部的藍綠惡鬥也可緩和,受惠的將不只是台灣而已。

十月四日,台灣民進黨執政時的行政院院長、現仍是民進黨中常委的謝長廷前往大陸福建與北京訪問。他是迄至目前民進黨內「登陸」訪問的最高層級人士,因此受到各方關注。他能不能替民進黨與北京的互動展開新一頁,對兩岸關係的穩定至為重要。

人們都知道民進黨是台獨政黨,由於台獨違反了北京的底線,因此二零零零至零八年民進黨執政期間,北京始終堅持原則,不與該黨政府來往。但民進黨黨內對台獨的認知有層次及程度上的不同,有的極端派堅持急獨,有的則彈性較大,謝長廷就是務實派的代表。在二零零零年下半年他仍擔任高雄市長時,即有意願到大陸的廈門訪問,並宣稱「高雄與廈門是一個國家的兩個城市」。他的論述邏輯是兩岸「在憲法上是一中」,本於這種憲法的認知前提,台灣應可和大陸來往。但他的這種立場卻不被當時的陳水扁認可,因此他的廈門之旅遂無法成行。

但方向正確的人總不會永遠被埋沒,近兩年,由於情勢變化,民進黨內部已到了有利於務實派的時候。首先,在二零一二年台灣總統大選中,顯示出北京已能用它的市場力,掌握住台灣許多大商人和企業幹部,從而能相當程度的影響了台灣選情。如果民進黨仍堅持台獨而不和北京交往,即難免要兩面作戰,同時要對付國民黨和共產黨,當兩面作戰,取得政權的機會即極渺茫。

另外,對北京而言,它以前把全部賭注都押在國民黨身上,但最近國民黨的馬英九聲勢急劇下跌,已掉到只有百分之二十左右的支持度,台灣百姓的反國民黨情緒也日益高漲,這似乎顯示出國民黨在台灣已日益頹敗。面對這種情勢,北京顯然已需要和民進黨建立起對話管道。

正因為民進黨和中共雙方都有需要,才促成了謝長廷這次「開展之旅」。他以台灣維新基金會董事長的身份,參加國際調酒協會的調酒大賽,作為出席貴賓。除了比賽的行程外,他當然也會有一些與北京政要的晤面,那才是他這次登陸訪問的要點。謝長廷的祖籍是福建省漳州府詔安縣銅山,為今日漳州市東山縣,他這次主動安排到廈門東山島祭祖尋根的行程,顯然是要營造「兩岸本是一家人」的感情氣氛,由此也可見他對這次訪問是有相當期待的。除了刻意加上感情因素之外,謝也在最後關頭將此行稱為「登陸」而不說是「赴中」,這也是釋出善意的動作,因為獨派視兩岸為兩國,因此他們稱大陸都說是「中國」,謝長廷則刻意不說「赴中」而說「登陸」,是不想在文字上增加雙方的猜疑,這顯示出他是希望「開展之旅」能達到某些開創之目的。

不過,民進黨畢竟是個台獨反中色彩極重的政黨,黨內屬於「鐵桿台獨」的比率至少佔了二、三成左右,這麼多鐵桿台獨,雖然難成大事,但如果這些人不支持,任何人當民進黨黨主席或代表該黨參選總統,都必然受到抵制。這乃是鐵桿台獨綁架了民進黨的關鍵,也是歷任民進黨黨主席都不敢在兩岸政策作出改變的原因。就以該黨最近的兩任黨主席蔡英文和蘇貞昌為例,他們都屬於務實派,對民進黨的兩岸思維缺點皆知之甚詳,而他們皆可能在二零一六年出馬競選總統,他們都不可能去領導改變兩岸關係,因為領先改變民進黨的兩岸思維有太多風險。正因為有風險,這種開創性的工作遂落到謝長廷身上。謝在民進黨內已和黨主席無緣,也不可能在一六年參選總統,而他畢竟是黨內的要人,這種身份使他最適合去做開創性的工作,而且謝長廷是擁護蔡英文的重要人物,他的登陸也未嘗沒有替蔡開路的意義。

只是對鐵桿台獨而言,他們「逢中必反」,當然拒絕接受謝長廷的登陸。因此他登陸的消息一出,民進黨內獨派的反對立即出現,指謝是去北京「朝貢」。由於反對聲浪是如此的巨大,謝也只得低調處理,表示此行是個「開展」的嘗試,「也許能走出康莊大道,也許只是羊腸小徑,也許走不出去」,若走不出去,他責任自負。由他的話也可看出此行多少都有點悲壯的豪賭意義。

謝長廷此行能否為民共之間搭起溝通的管道,仍得看北京方面如何回應。民進黨目前是在野黨,謝長廷登陸,當然沒甚麼具體問題可談,但若北京方面對謝能夠以禮相待,不要求他作出不可能答應的承諾,那麼民共之間就會在感性的基礎上有了互動的開始,不只兩岸可以更穩定,更重要的是若民進黨的務實派抬頭,台灣內部為了兩岸關係而形成的藍綠惡鬥也可緩和,受惠的將不只是台灣而已。由目前的發展趨勢以觀,台灣的政黨輪替必成常態,如果北京除了國共關係外也能建立民共關係,兩岸關係必能更加穩定。因此,北京不要錯過了這次謝長廷登陸的機會。


亞洲週刊


没有评论:

明鏡關注點

明镜博客 » 时事

明鏡歷史網

明鏡網

明鏡十大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