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月7日星期一

中國的低增長率是一個好的開始





《明鏡》記者柯宇倩/中國政府8月份公布的相關經濟數據,顯示中國的經濟持續放緩,不少人懷疑中國經濟引擎是否正在失速。美國著名智庫密爾肯經濟研究院(Milken Institute)資深經濟學家黃華躍在接受《明鏡》專訪時提醒,其實如果中國要轉型,低經濟增長率是一個很好的開始,增長速度緩慢下來,就能看到缺口在哪,反而更能有效改善效率不佳的部分。

黃華躍為國民城市銀行(City National Bank)資深VP暨資深經濟學家、密爾肯經濟研究院前地區經濟主任、環球透視(Global Insight)前資深經濟學家暨地區預測主任。黃華躍專業領域為美國、中國、台灣等地的地區經濟、發展與經濟預測等議題,著有《美國的工作:經濟成長與競爭的投資和政策》等多部專書。

“硬著陸”或“軟著陸”都不適用

中國政府67月已兩度密集降息,分析普遍認為,政府的舉動凸顯了中國經濟成長放緩超過預期。其他經濟數據顯示,2012年第二季度的國內生產總值(GDP)為7.6%,比第一季度的8.1%要下降了0.5%,為2009年第二季度以來最低;7月份的出口成長幾乎停滯,只比2011年同期上升1%,是2009年以來的新低。7月份的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增速也創兩年半來新低,同月的生產物價指數(PPI)則跌至2.9%,不只高於預期,還已連跌5個月,降幅從6月的0.7%擴大到7月的0.8%,顯示需求疲軟的狀況並未明顯改善。

為了刺激經濟,央行推出各項舉措降低貸款的門檻,從2012年年初開始,央行已向中國金融體系注入1.4萬億元(人民幣,下同),但7月份銀行新增貸款仍從9198億元降至5401億元。

《華爾街日報》報導,出於對中國前景的擔憂,越來越多投資者和公司把錢撤離中國並出售人民幣,根據中國央行公布的數據,中資銀行7月外匯占款淨減少38億元人民幣,為20119月以來最低;中資銀行在之前的10個月當中,有5個月處於外匯占款淨減少狀態,這段時間裡僅結匯1450億元,遠低於在貿易順差時流入中國的9050億元。

報導稱,流入中國金融系統的資金減少,代表了貨幣市場收緊,銀行更加難以放貸,北京刺激增長的努力變得複雜,事實上,有跡象表明,中國試圖推動經濟增長的種種舉措沒有見效。

中國經濟情況棘手,一些分析家認為經濟將會“硬著陸”。 美國密爾肯經濟研究院資深經濟學家黃華躍對《明鏡》分析,不管是“硬著陸”還是“軟著陸”, 都不能完整勾勒出中國目前的情況。

“中國的GDP成長,8%也好,9%也好,30年過去了,這個數字一直是增加的,在經濟理論中,經濟開始增長的時候,想讓數字非常高,是很簡單的事;之後,根據conversion theory(換位理論),當人均收入超過16(美金)時,經濟就會開始回歸。”黃華躍解釋,此時勞工成本增加,人口紅利也不再,因此經濟增速也開始緩慢下來;任何一個經濟體都沒可能在這樣高的基礎上不斷增長,中國的經濟也很難一直以8%或9%的速度增長下去。

有一說法為,中國經濟增速一旦低於8%,中國就會有麻煩。黃華躍對《內幕》指出,這種說法一直都存在,其中比較有說服力的解釋是,中國每年進入就業市場的新勞動力,大概是8001200萬人,若再加上換工作者,中國經濟增長大概要在8%,才能維持創造這批就業崗位人口所必須的增長率,但黃華躍認為這個說法不完全正確,因為沒有硬性規定經濟增長率一定要用就業率來評斷,實際上,至今為止,即使增長率低於8%了,中國也沒出現大麻煩。

因此如果中國的增長率低於7%,就評斷經濟將“硬著陸”的話,黃華躍認為太武斷了。“事實上,中國現在如果要轉型,低增長率是一個很好的開始。”黃華躍對《明鏡》解釋,因為經濟發展的過程中,並未硬性規定每年一定要達到多少的增長率,才算是經濟發展了,可能有許多無法預測的因素在其中作用。

黃華躍進一步解釋,經濟增長速度緩慢下來,將更容易見到缺口在哪,瞭解哪些部分運行的沒那麼有效率,或不應該再朝哪個部分增長。不緩慢下來,根本沒有時間去檢視問題點,沒有時間去思考更好的發展發向,因此黃華躍不覺得中國經濟放緩是件壞事,至於中國經濟是否會一直衰退下去,黃華躍也認為現在談此議題還為時過早。






智庫密爾肯經濟研究院(Milken Institute)資深經濟學家黃華躍

没有评论:

明鏡關注點

明镜博客 » 时事

明鏡歷史網

明鏡網

明鏡十大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