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南方周末》的新年獻詞被扭曲原意,大幅修改,引發一連串抗爭。其後,《炎黃春秋》、《新京報》、《瀟湘晨報》等內地傳媒,也受到連串打壓,同樣引發不同程度的抗爭。這些場景組合起來,成為近年在內地罕見的新聞、言論和思維戰爭,也是一場良心與強權之戰。縱觀形勢,發動攻勢的是以中央宣傳部為首的官方勢力,而抗戰的則是以內地新聞界為主的各方民間力量。
(一)這次事件與過去不同之處
與過去的同類事件(例如《中國青年報》的《冰點》事件、《南方都市報》多名領導成員被撤換事件)相比,這次事件有3點不同之處:
(1)抗爭行動不局限在新聞界,還延伸到知識界、教育界、網絡世界,以至普羅大眾的層面,涉及面和參與者相當廣泛,聯署和不同形式的聲援行動此起彼落,形成一浪接一浪的抗爭。這是20多年前「六四」期間新聞界爭取新聞和言論自由以來最大規模的同類的自發行動。
(2)在沒有組織之下,參與者敢於以真面目、真名真姓示人;尤其在官方剛剛通過網絡實名制之後,這些人士沒有被嚇倒,仍敢於合情合理合法地公開表達意見。這顯示老百姓比以前更理直氣壯,更懂得善用、盡用和努力擴大空間,否則空間只會愈來愈窄。
(3)與過去同類事件相比,由於內地的抗爭層面擴大,所以關注此事的國際層面也在擴大,港澳台和國際媒體的報道和跟進工作也比過去更深更廣。這有雙重後續效應:一是官方藉此製造「外部勢力介入」的輿論,成為加大打壓力度的藉口;二是抗爭將持續下去,即使可能漸趨平靜,但火種不滅。
(二)找出思想戰爭的禍源
要分析和解決這類事件,必須追本溯源。表面看來,這次《南周》事件的始作俑者是廣東省委宣傳部長庹震。他到廣東後,短時間內採取了多項限制新聞自由的措施,引起業內強烈不滿。不久前,廣東某大學舉行一項兩岸四地的新聞交流活動,也在最後一刻被喝停,未知是否又與庹震有關。行內人都了解,庹震空降廣東是中宣部長劉雲山的刻意安排,這類「思想官員」空降到地方去,也不止廣東一省。可見,庹震南下已負有壓制自由派的任務,從個人仕途發展的角度看,他肯定悉力以赴,不辱中央之命。
再看深一層,劉雲山敢冒天下之大不韙,大力箝制思想,除了因為政治保守之外,也跟他個人的功名利祿有關。行內人都知道,在「十八大」召開前的人事安排中,劉雲山不在政治局常委的建議名單內(當時的說法是掌管思想和政法工作的領導不「入常」,只進入政治局),但在「十八大」召開前不久,他忽然被列入建議名單,幾經轉折,終於「入常」。這除了江澤民力撐之外,還因為中共高層歷來需要專人負責掌控人民的腦袋。開放改革以來,歷任政治局常委或委員中,必有一人專責掌管宣傳和意識形態工作,例如胡喬木、胡啟立、丁關根、李長春等。所以,劉雲山「入常」,並接手李長春掌管思想的任務,反映習近平為首的領導核心仍然認為需要控制輿論和思想,不能異化,才能穩定政權。
所以,歸根結柢,亂源就是這種陳舊的、僵化的、要絕對控制一切的封建帝王意識,再加上生死存亡的政權保衛戰需要(中共近年不斷強調「外部勢力正利用意識形態戰爭來和平演變中國」),導致他們慣性地打壓新聞、言論和思想自由。這種思維不改變,只會令官民關係進一步撕裂。
(三)《南周》事件餘波如何發展
按近年形勢而言,民間和個人的經濟實力普遍上升,官方漸失經濟領域的絕對操控能力,思想控制於是成了官方堅守的一個堡壘。面對《南周》事件觸發的思維戰爭,掌控了政權和人事任命權的官方肯定會一如既往,採取雄獅搏兔的手法,在全國範圍內撲火,把一切不穩定因素扼殺於萌芽狀態。近日可見,官方一面繼續控制傳媒和網絡的信息,一面驅趕聲援的支持者,又對一些人士施以直接或間接的警嚇。在這種力量懸殊的情下,可以預見這次事件將逐步淡化。我們對《南周》的員工也應該理解和諒解。
不過,不要忽略官方也感到這次事件對自己也有不利之處,現正到處蒐集意見,來港收風的人絡繹於途,看看能否減輕此事對官方的衝擊。所以,不妨因勢利導,提供一些解結的辦法。
(1)有消息稱,廣東省委書記胡春華介入調停,《南周》總編輯黃燦將被免職,省委宣傳部部長庹震也將調走,但礙於面子,後者將稍後時間才離職。但是,如果兩人都要離職,那麼庹震理應同時下台,不應只撤黃燦。過去一些事例說明,官方放風後,承諾卻沒有兌現,待事件淡化就不了了之。事實上,胡春華也明白庹震是劉雲山安插到廣東的人,而劉雲山已是政治局常委,級別高於胡春華;庹震會否下台,還須看其他因素。
(2)北京應趁此機會,配合習近平努力營造的氣氛(包括提出停止勞教制度),承諾處理新聞的方法也要與時俱進,走向寬鬆。全國人大應重拾自「六四」以來擱置至今的《新聞法》,從保障而不是遏制新聞自由的角度立法,才能化被動為主動。
總之,在今天民智漸開、民氣漸壯、民技漸高的新形勢下,即使《南周》事件最終被壓下來,但爭取言論和思想自由的民間湧動,只會積累更強烈的反彈效果。
香港 明報
标签
“內幕”
《 大事件》
《 內幕》
《 外參》
《調查》
《匯報》
《歷史日報》
《名星》
《明鏡譯報》
《明鏡郵報》
《明鏡月刊》
《新史記》
《政經》
《中國密報》
財大出版社
財經
港澳
國際
國際人物
哈耶出版社
海外華人
軍事
科教
歷史
兩會
領袖出版社
留學生
六四事件
美國
美國總統大選
蒙古問題
明鏡出版
明鏡電子書刊
明鏡獨家
明鏡書城
明鏡網
明鏡新聞網
明鏡行動
明鏡專訪
內部書店
歐洲
評論
生活
時事
視頻
台灣
台灣總統選舉
外參出版社
溫家寶
文娛
西藏問題
習近平
香港特首推選
新疆問題
亞太
中共十八大
中國
中國大陸
中國官場
中國民眾抗爭
中國人物
中國外交
订阅:
博文评论 (Atom)
明鏡關注點
-
▼
2013
(5832)
-
▼
一月
(725)
-
▼
1月 15
(18)
- 劉銳紹﹕良心與強權的思維戰爭——從《南方周末》事件談起
- 給安倍劃紅線 對日以戰止戰
- 毒霧瀰漫鎖神州 藍天白雲何處尋
- 竹子策略治國《習近平李克強動作》
- 有聲有"色"的網路大反腐《中共官場淫亂圖》
- 全球10大空污城 7個在中國
- 中國大陸113所大學,台灣承認學歷
- 李克強的致命弱點是權威不足,不懂經濟?
- 要消滅“三大差別”?毛澤東提出最有效率的妙策
- 美、中、俄、印经济展望
- 含毒的雾霾笼罩北京
- 牵涉多部门利益 劳教制度走向扑朔迷离
- 「日本將發信號彈警告中國飛機」
- 中國網民提議火車站票應半價出售
- 官員不怕霾 胡佳指空氣有特供
- 軍事經濟威脅…對中國戒心日增 東南亞向美國靠攏
- 2013年1月14日《明镜郵報》
- 2013年1月14日《歷史日報》
-
▼
1月 15
(18)
-
▼
一月
(725)
- ► 2012 (16277)
明镜博客 » 时事
Error loading feed.
明鏡網
Error loading feed.
明鏡十大热帖
-
明镜新闻网特约记者 消息人士告诉明镜新闻网, 王立軍的餘生將在監獄中淒慘度過。薄熙來可能被判無期或者死緩。谷開來會被判處死刑,儘管她已經開始就自己所知道的情況來檢舉周永康。她沒有任何機會保命。 王立軍的下場也不會好到哪裡去,他是以上全部案件的參與者。他參與實施...
-
江南富庶地南京民風柔順,除了水滸「拚命三郎」石秀,再無出過英雄。加之屢遭屠城(洪秀全、曾國荃、日本鬼),又不幸淪為「國民黨巢穴」,滿城梧桐濃蔭下,「夾着尾巴做人」成了每個市民默記的家訓。豈料龍年暮春,紫金山麓一聲霹靂,躍出個光彩四射「拚命嬌娃」女英豪,那就是土生土長南京丫頭何培蓉...
-
CCTV周二晚间新闻联播,收视率一定破纪录,令所有观众失望之后,于4个小时之后上演一场"午夜惊魂"。作家鲁直人对此新闻处理方式,提出严厉批评,质问中共高层屡屡产生恶性事件的根源与土壤何在? (德国之声中文网)4月10日夜半11点,在王立军...
-
《中国影帝温家宝》作者余杰在接受本台专访时指出,对于温家宝最近频频发出改革的呼声,历史不会在乎他说了什么,而是要看他做了什么。他认为薄熙来事件给中共造成了难以修复的打击。 德国之声:中国总理温家宝最近一段时间频频发出改革的呼声,先是在两会即将闭幕之际在记者会上...
-
前情提要: 在谷开来变成“薄谷开来”前,她用过的名字还包括“谷开莱”和“Horas L. Kai”。据报道,谷开来原名谷开莱,与薄熙来(专题)婚后改名谷开来,以从夫名。她多年来在英美、中国使用的商务名片上则印上“Horas L. Kai”。(联合早报) 报导引述曾受聘于...
-
為打通劉雲山的關節,孫政才拼命將吉林一些項目輸送給劉雲山的兒子劉樂飛。在孫政才親自干預下,中信產業基金在吉林一些重大企業改制項目中獲利頗豐。 溫家寶、劉雲山力保孫政才入 政治 局 (1) 《外參》特約記者 劉寶書 中共 吉林省委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人士最近在 北京...
-
最新來自北京的消息向《外參》證實,在十一“黃金假期”中,中共召開了“第二次北戴河會議”。會議的結果是,有人從名單中被剔除了,換上了原來一個落敗者。這個被換上來的落敗者就是俞正聲,俞正聲PK掉李源潮。毫無疑問,這個結果強化了江澤民派系的勢力,讓胡錦濤人馬和團派少了一個常委席位。 ...
-
消息可靠人士透露:近日,针对胡锦涛、令计划等人粗暴干预对谷开来的审判,温家宝再度强调指出,应该对薄熙来、谷开来及王立军等人,进行公开的、独立的、实事求是的审判,任何人都应该尊重法律,不要干预审判。 该消息可靠人士表示,虽然中共高层绝大多数人支持拿下薄熙来,可是对薄熙来问题的...
-
記者賴錦宏報導 北京消息人士透露,經過派系整合和中共幾位領導人的共同認可,中共中央宣傳部部長劉雲山將出任中共下一屆國家副主席,同時兼任中央黨校校長,成為中共改革開放後的第七任國家副主席。 消息稱,劉雲山是胡錦濤和習近平都能接受的人選,前中共總書記...
1 条评论:
说了半天,什么是言论,思想自由都没说清楚。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