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看作内外政策“过软”的现总统马英九,以6%的选票赢了蔡英文,其中有政治资源、企业家支持、两岸关系的多种因素。正在台湾考察大选的资深记者高瑜认为台湾人民认同的首先是清廉政权,拒绝贪腐。
14日下午四点,在台北中央选举委员会中央选情中心,好大一片记者席已经坐满来自各国的记者。记者席前边是观察席,洋人居多,数量可观的海外华人观选团体,大部分都没有获得"参观证"。
大陆官方学者也有人伸出一指
观选席的中心位置,只有两排。比我们后到的"大陆大学学者观选团"被安排在第一排,他们是专为中央做"台湾大选考察报告"而来的。我们"华人民间学者观选团"四处照过像之后,就自行坐在他们后边的第二排了。第二排左端早早坐着一位美国人,是驻台机构的外交人员,汉语说的很漂亮。陆续再进来的各种肤色的国际机构的观选人员,就只能坐在面积很大的侧席了。
开票之前,我们观选团的几位成员站到大厅中央,为行政院副院长致辞专设的小讲台上留影,过一把民主选举之瘾。前排的官方教授们禁不住诱惑,也有几个人先后跳到演讲台上。后来他们全体在讲台前合影,有人举起食指,表示对1号蔡英文胜选的支持。
开票之后,那位美国外交人员,紧张万分,十分钟一个电话,不停报告开选数字。两个小时之后,2号马英九胜局已经不可逆转,美国人又等了一会,关闭手提电脑,起身要走了。问他为什么不等最后结果?他轻松地回答:"选情已经很清楚了,没有必要再看下去了。"
选举之前,国民党竞选总部预测马英九将领先蔡英文20万张选票,遭遇了竞选对手民进党和绿色媒体的冷嘲热讽。笔者曾经访问过宋楚瑜的竞选团队,一位亲民立委候选人斩钉截铁地说:"一定是蔡英文赢。"
晚8点30分开始,六个不同党派的电视屏幕,分别出现三位候选人先后冒着大雨与选民见面的画面,蓝营在欢庆,绿营在痛哭,一直落后于电视台公布数字的中央选情中心大屏幕上的数字,飞快翻转,与各电视台数字趋向一致,宣告开票结束时刻到来。马英九以近80万张选票胜出。在场很多华人观选者对蔡英文的败选仍旧感到不可思议,甚至有人说马英九胜选连任是"胡锦涛的胜利"。
我问邻座的汪岷先生:"如果说马英九取胜于清廉,你认为如何?"汪珉思考片刻,随即表示认同。
汪岷见识过的马英九市长
汪岷先生向我讲述了他认识的马英九。马英九当选台北市长之后,向台北市的公务员宣布过三条要求;1,公务员中午不能去参加宴请,只能吃"出差餐"。2,从我市长开始,不准夫人、子女探班。3,上班不准喝酒,中午吃便当(盒饭)也不可以饮酒。
汪岷作为《中国之春》的总编辑,曾经多次采访过马市长,出入过他的办公室。一次正赶上中午,马英九在办公室接受采访,办公室里摆着两盒7、80元新台币的盒饭,这是马英九招待汪岷的午餐。事后汪岷问过马英九的秘书,得到的回答是:就是行政院的上级领导来台北市政府,也是一样招待,而且都不带饮料,只能从饮水机饮水。
2008年大选前夕,汪岷和当时台湾空中大学校长、后来的新党秘书长陈义扬一同采访马英九,马从抽屉拿出一叠支票回执,对汪说:"我不看八卦杂志,我喜欢看《中国之春》和《北京之春》,这是我订阅的收据。"支票簿写的是马英九的名字。
据市政府秘书人员介绍,在马英九之前,所有市长办公室订阅的书报杂志都是使用公款。
受余光中赞扬的第一夫人
享有"酷酷嫂"称呼的台湾第一夫人周美青,是长达数月的艰辛的扫街拜票的明星,是赢得最多掌声的人。周美青不同于中华民国任何一位第一夫人,她自己开车送女儿上学,她为马英九竞选08总统从兆丰国际商业银行退休。开始低调从事慈善事业,默默当了一年多的义工,才被记者发现曝光。任何出头露面的事情都被她拒绝。她不施粉黛,素面朝天,从不戴首饰,喜欢穿牛仔裤,选民喜欢她,不仅因为她和蔼、谦逊;不仅因为她下雨不撑伞,只戴顶长舌帽子遮雨,好腾出双手与选民握手;也不仅因为她对选民习惯性90 度的鞠躬,而是因为在选民眼中,她是和老百姓一样的人。此次周美青到绿营票仓高雄市场拜票,就有当地的中年妇女打手机招呼亲朋好友赶快來看周美青,就是因为周美青沒有化妆,穿的跟她们一样。
这样的周美青装是装不出来的,这样的第一夫人,世界独一无二。
去年11月6日,台湾报纸报道,宋楚瑜说"马英九是只好看不管用的波斯貓"之后,大诗人余光中提出:"我们要问选民,你們要換一位第一夫人吗?"并写了一首诗《某夫人画像》,诗中没有提周美青的名字,但是全台湾人都知道余大师在在赞美不可多得的周美青。
中华民国总统齐来助选
在台湾,从北到南,又从南到北,我们看到马英九、蔡英文、宋楚瑜扫街拜票的辛苦,马英九的手上有一百多条指甲的划痕,蔡英文虎口拉伤,但是我们也看到周美青握手时被拉动腰伤那痛苦万分的一刹那。当周美青喊出:"去选你们爱的人!"当然会有号召力,因为人民确实爱这样一个第一夫人。
此次总统大选,对竞选各方都十分艰苦激烈,有人说中华民国的总统,大部分都来助选,首先是民进党前总统陈水扁,1月6日赴台南奔丧。随后是李登辉发文挺英。1月13日,是蒋经国逝世24周年纪念日,宋楚瑜抢先一天去祭拜,正日子马英九也去祭拜。14日晚李登辉在医护人员的护理之下,为蔡英文最后的造势晚会站台。
看来陈水扁的出现,只能使腐败案的效应继续发酵,即助不了蔡英文也救不了陈致中。蔡英文的宇昌案和苏嘉全的豪宅案的影响也仍在。
此次大选马英九两个女儿都没有助选,只是陪着腰疾加重的母亲去投票。有人认为,马英九此次连任获得的689万张选票中有三分之一是夫人助选获得的。无须证明这个比分是否准确,或许四个总统的影响真不如一个第一夫人。马英九的内外政策都可以被攻击,唯独廉洁是对手攻不破的城墙。民众将选票投给一个廉洁的总统,无论对败选的民进党,还是为台湾大选焦虑多日的中共,都是敲脑壳的警示。
作者:高瑜
责编:吴雨
作者简介:高瑜,中国独立记者,专栏作家。原在中新社工作,后担任《经济学周报》副总编。因参加八九民主运动,两次系狱。作品广有影响。
德国之声
标签
“內幕”
《 大事件》
《 內幕》
《 外參》
《調查》
《匯報》
《歷史日報》
《名星》
《明鏡譯報》
《明鏡郵報》
《明鏡月刊》
《新史記》
《政經》
《中國密報》
財大出版社
財經
港澳
國際
國際人物
哈耶出版社
海外華人
軍事
科教
歷史
兩會
領袖出版社
留學生
六四事件
美國
美國總統大選
蒙古問題
明鏡出版
明鏡電子書刊
明鏡獨家
明鏡書城
明鏡網
明鏡新聞網
明鏡行動
明鏡專訪
內部書店
歐洲
評論
生活
時事
視頻
台灣
台灣總統選舉
外參出版社
溫家寶
文娛
西藏問題
習近平
香港特首推選
新疆問題
亞太
中共十八大
中國
中國大陸
中國官場
中國民眾抗爭
中國人物
中國外交
订阅:
博文评论 (Atom)
明鏡關注點
- ► 2013 (5832)
-
▼
2012
(16277)
-
▼
一月
(1649)
-
▼
1月 16
(45)
- 發展市場經濟需要良好法治環境
- 馬英九須改革黨政成標準的總統制或內閣制
- 馬英九的兩岸政策怎麼走﹖
- 藍營的金牌操盤手與綠營的頭號戰犯
- 傷害台灣的兩種政治文化
- 大陸遠非法治國家 馬英九連任後的台灣隱患
- 檢討台灣憲政民主體制的缺失
- 台灣總統大選中被忽略的訊息
- 馬英九連任對大陸有利有弊
- 給民進黨重整再造的建議
- 東亞各國應培養自己精通國際關係的人才
- 歐元區國家評級降級再降級的荒謬
- 民進黨應該接受九二共識
- 日本蠶食釣島 中國無動於衷
- 明鏡博客升級搬遷,全球正在陸續恢復中
- 台湾人民认同的首先是清廉
- 中央下令:私自出境援越抗美是非法犯罪行爲
- 大选后台湾朝野的下一步如何走?
- 王力雄:藏人应将自焚勇气转为基层自治行动
- 卫生部部长陈竺:中国人慢性病正“井喷”
- 南京政法委书记:彭宇案不应被误读
- 乌坎村临时代表林祖銮获选村党总书记
- 人造韩寒:一场关于“公民”的闹剧
- 德媒:北京的忠实朋友获得连任
- 观选大陆学者期来届中共领导层仿效蒋经国
- 中央沒讓駐蒙古使館要黑匣子是有意還是無意?
- 中共政治局中有斯大林的線人
- 赫魯曉夫天良猶存,但畢竟是共產黨員
- 深圳三洋电机合资工厂数千工人罢工抗议示威
- 考察24號文件和《起訴書》《判決書》不同之處
- 中国同沙特签署石油合作协议
- 他被打、被关押、不允许见朋友、不允许使用电脑
- 德国化学公司巴斯夫在中国进一步扩张
- 以理性与挚爱憧憬中国政治的维纳斯
- 台湾选举让中国大陆人着迷
- 前百度高管“韩寒人造论”惹争议
- 夏明:只有反对党能救共产党
- 王力雄:除了自焚,藏人还能做什么?
- 妓女、洋人、《金陵十三釵》及其他
- 台湾重新选举总统,消除与中国的紧张关系
- 中国著名律师赵长青为什么流泪?
- 新浪微博网友热议台湾大选
- 2012年1月15日《歷史日報》
- 倫敦將成人民幣離岸交易中心
- 2012年1月15日《明鏡郵報》
-
▼
1月 16
(45)
-
▼
一月
(1649)
明镜博客 » 时事
Error loading feed.
明鏡網
明鏡十大热帖
-
為打通劉雲山的關節,孫政才拼命將吉林一些項目輸送給劉雲山的兒子劉樂飛。在孫政才親自干預下,中信產業基金在吉林一些重大企業改制項目中獲利頗豐。 溫家寶、劉雲山力保孫政才入 政治 局 (1) 《外參》特約記者 劉寶書 中共 吉林省委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人士最近在 北京...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理论上体现“人民政权”的含义,全国人大的官方英文翻译,使用congress一词,这表明了全国人大的议会性质;政协会议虽然不经选举产生,也不承担立法功能,但从其主要职能“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来看,也承担着议会的部分功能,全国政协主席出访...
-
內容提要: 有人說,如果沒有1989年的“六四”,鄧小平將以撥亂反正、改革開放的領袖形象留名青史;如果沒有1992年的“南巡”,鄧小平將以堅持專制、冷酷血腥的屠夫形象遺臭萬年。 人們曾經以爲,鄧小平在世間的形象,在1997年2月19日他辭世之日就此...
-
特派記者羅印冲、記者賴錦宏/北京、台北報導 陳光誠是否會成為中美兩大國外交博弈的犧牲品?還是陳光誠自己反覆不定,導致中共不想放手?有消息稱,中美兩國為陳光誠一家再度談判,讓他們成行的可能性不高。 昨晚十一點,美國駐京大使館官方微博發表駱家輝談話,駱家輝說,陳光誠一開始就「最最明確...
-
美国之音 美国6位参议员说,他们下星期将提出立法草案,规定参加奥运会的美国运动员所穿的礼仪性服装必须是美国制造的。但美国奥委会表示,美国代表团今年已经来不及把中国制造的服装换下来了。 在这之前,媒体报道凸显美国奥运会代表团将在本月晚些时候在...
-
CCTV周二晚间新闻联播,收视率一定破纪录,令所有观众失望之后,于4个小时之后上演一场"午夜惊魂"。作家鲁直人对此新闻处理方式,提出严厉批评,质问中共高层屡屡产生恶性事件的根源与土壤何在? (德国之声中文网)4月10日夜半11点,在王立军...
-
《中国影帝温家宝》作者余杰在接受本台专访时指出,对于温家宝最近频频发出改革的呼声,历史不会在乎他说了什么,而是要看他做了什么。他认为薄熙来事件给中共造成了难以修复的打击。 德国之声:中国总理温家宝最近一段时间频频发出改革的呼声,先是在两会即将闭幕之际在记者会上...
-
《外參》特約撰稿 成明 即將出版的《外參》月刊,發表《外參》特約作者的獨家調查,針對彭博通訊社關於中國國家副主席習近平家族的商業報道,作出澄清。 近日,隨著中共十八大的臨近,海外若干著名的和不著名的媒體,如美國彭博社、博迅網、英國的《經濟學人》等,在熱炒中共常委習近平...
-
voa记者: 萧雨 | 华盛顿 图片来源: AP 图为中国前最高领导人江泽民2008年8月8日出席北京奥运开幕式资料照 美国媒体援引消息人士的话说,中共前总书记江泽民近日在北京与美国一家大公司的总裁会面。观察人士认为,如果消息属实,这证明江...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