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月16日星期一

給民進黨重整再造的建議

  • 旺報
  • 【林建山】

 蔡英文帶領民進黨挑戰2012年大位未能成功,她辭去黨主席並聲言一定要勇敢地再回來,同時也認為競選政策與社會動員戰略有檢討改進之必要,蔡也認為,沒有執政優勢才是最重要敗選的關鍵因素。說明民進黨面對這次敗選,尚未深刻而且更針對基本戰略的進行反省。

 這次大選中已經反映出民進黨秉持擁抱的主義、意識型態與戰略抉擇,在當前台灣政經社會結構中,早已經抵達其玻璃天花板的上限(glass ceiling),如果不在此次大選落敗的關鍵時刻立即進行一次決定性的深層體制體質大改造,則往後要再起再戰執政之路,祇會倍加艱難。

 國際與本土並舉

 自26年以前,國內反對勢力集結組成政黨以來,核心的黨魂黨志,就是無限上綱「本土化(locality)」價值,並據以形塑出極其龐大強固的挑他性與排外意識。從台獨黨綱到正常國家決議文,以至此次大選蔡英文揭櫫的「台灣共識」幾乎都不脫環繞此一核心價值而產生,在國家願景的實踐戰略上,必採「鎖國政策」,乃順勢的必然結果。

 但是台灣主客觀政經條件的狀況,其實是不可能支撐這種理想永續。在台灣發展的65年經驗中和未來的展望,內需經濟的最高限能量,祇不過占整個國家GDP的12.5%以內,其他的87.5%必須仰賴外來的挹注與輸給;就算是台灣最感自豪的糧食自給自主能力,在1960年代以前亦不過68%上下,而在21世紀知識經濟時代台灣的糧食自給率早已降至20%以下的低水準,對外依存是迫使台灣無法與區域經濟脫節,亦無法與全球市場脫軌。

 在糧食自給率以外的幾個經濟社會必要的維生系統要素,包括所得成長就業效益;生活水準條件(SOL),無一不是必須取自他國、取決於全球市場。

 民進黨堅決否定九二共識所引起的社會普遍反彈,乃至企業家群起反對,主要就是其黨魄黨志中,欠缺了「國際化」價值的地位,國際化對於台灣立國自主的絕對必要性,九二共識是台灣走出去的重要出口活路,ECFA是迄今最關鍵性的出口平台,堵死活口,毀棄平台,則未來台灣勢必不能推動FTA銜接區域經濟團塊,或在全球場域更自由開放的揮灑躍升。

 建議民進黨能夠深切採掘這一核心因素,調整基本教義價值觀,能將國際化與本土化並列並舉,使未來的國家願景政策可以與當政的國民黨相抗衡,突破或升高人民共同接受度的玻璃天花板上限。

 放棄對抗戰略

 民進黨創黨以來就一直延續黨外時代採取的「對抗策略」,事實上這是很多革命立國的政黨「傳統方式」。爭取民心、民意,取得國政的社會戰略,多不用正規戰而採取游擊戰的一種策略作為。最佳的參考模式,正是在大陸挫敗國民黨的中國共產黨。

 總統直選的16年來,民進黨還是一直秉行此一對抗戰略,在政黨之間,採絕對對抗,在社會,則採階級/族群/意識型態的絕對對抗,甚至到了國際關係與國際社會,也還是採取絕對對抗的意識型態與作法。

 全世界自從冷戰結束之後,幾乎所有國家與社會,都已移轉典範,採取和解共生(co-petition)來取代對抗,取代硬碰硬的鬥爭。在國內社會需要融入與和解,在國際社會,不也要如此?

 民進黨澈底深刻的調整和轉型,將來再走上執政之路,誰曰不宜?誰曰不可?

 (作者為財團法人環球經濟社社長兼公共政策研究所所長)

没有评论:

明鏡關注點

明镜博客 » 时事

明鏡歷史網

明鏡網

明鏡十大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