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鏡月刊》特約記者 劉越聲
在十八大後的高層人事佈局方案中,時任國資委主任王勇本來是昇任國務委員,同時兼任國務院秘書長,但一個月後,方案就有了調整:國務院秘書長一職,王勇被楊晶“取代”了,但王勇總算擠上了國務委員的最後一名。
自2003年5月從中組部調到國務院後,王勇已在國務院系統“混”了10年。先是擔任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副主任五年,隨後又在2008年3月出任國務院副秘書長、機關黨組成員。十七大上當選為中央紀委委員。然後,又當了一年半的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局長,最後又於2010年8月,昇任國務院國資委主任。
正是2010年,王勇才開始踏上仕途快車道。這一年,66歲的國資委主任李榮融正式卸任,比他小11歲的被外界稱為“有著豐富的企業管理經驗”的王勇接任。

王勇
王勇也是國資委的“老人”,一直是李榮融的得力幹將。2003年至2005年,王勇任國資委副主任,協助分管企業領導人員工作。2008年9月,王在任國務院副秘書長期間臨危受命,調任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任局長、黨組書記。
理工科出身的王勇還曾任職中國航天機電集團公司副總經理,此後還短暫擔任中央組織部企業幹部辦公室主任。2001年4月任中央組織部幹部五局局長。
“僅從王勇的工作履歷上便可知曉,王勇在幹部管理和企業運作方面都有豐富的經驗,這些經歷都奠定了他成為國資委第二任接班人的基礎。”一位國資觀察人士如是解讀。
2008年9月,隨著李長江的引咎辭職,王勇臨危受命接任國家質檢總局局長一職。彼時,因三聚氰胺毒奶粉事件,國家質檢總局正處在風口浪尖。就在這樣的壓力下,王勇走馬上任。
此後,在王勇主政下的國家質檢總局發佈的109號令正式廢止《產品免於檢查管理辦法》,至此,由前任國家質檢總局局長李長江在七年多前建立起來的免檢制度被廢止,“這是需要壯士斷腕的勇氣的,畢竟背後可能牽扯到諸多利益集團。”曾關注三聚氰胺事件的一專家對記者表示。
“王勇一直在管理央企幹部,沒有原則性不可能幹好這個崗位,他很細膩,屬於嚴謹穩健的那種領導,工作方法是以柔克剛。”一位與王勇共過事的國資委幹部評價說。(《明鏡月刊》38期)

《明鏡月刊》長期訂閱
http://www.pubu.com.tw/magazine/166?apKey=fedd22f528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