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內幕”
《 大事件》
《 內幕》
《 外參》
《調查》
《匯報》
《歷史日報》
《名星》
《明鏡譯報》
《明鏡郵報》
《明鏡月刊》
《新史記》
《政經》
《中國密報》
財大出版社
財經
港澳
國際
國際人物
哈耶出版社
海外華人
軍事
科教
歷史
兩會
領袖出版社
留學生
六四事件
美國
美國總統大選
蒙古問題
明鏡出版
明鏡電子書刊
明鏡獨家
明鏡書城
明鏡網
明鏡新聞網
明鏡行動
明鏡專訪
內部書店
歐洲
評論
生活
時事
視頻
台灣
台灣總統選舉
外參出版社
溫家寶
文娛
西藏問題
習近平
香港特首推選
新疆問題
亞太
中共十八大
中國
中國大陸
中國官場
中國民眾抗爭
中國人物
中國外交
2013年7月7日星期日
尋訪《1984》作者奧威爾在緬甸的蹤跡
《新史記》朱諾 專稿
這是一個很大的院子,足有兩英畝,正方形院子的四邊由木柵欄、灌木和鐵絲網跟外面的馬路隔開。這在緬甸的民居中甚為少見。
院 子的正門朝東,大敞四開著,充當門柱的是兩棵大樹。從門口望進去,院子裡雜草灌木叢生,一條土路蜿蜒伸向西北角的大房子。這是一幢黑紅相間的、殖民時期風 格的兩層別墅,被幾棵大樹簇擁著,只露出面向院門的一部分,暗黑色的是外牆的主體——柚木,亮紅色的則是像補丁一樣補綴在窗口和門框上的磚,似乎是後人填 上去的。
喬治·奧威爾在杰沙的故居,從兩棵樹之間的大門口望得到一幢磚木結構的兩層別墅。
院子裡晾著衣服,像是有人住著。
我喊了兩聲,“哈羅”!“哈羅”!沒人搭理,四週一片空寂,只有樹上的鳥群嘰嘰喳喳細聲叫著。
“明格拉巴”(緬語“你好”)!我又喊了幾遍,還是不見任何動靜。
進去還是回頭?私闖民宅?抱憾離去?我在門口徘徊了幾分鐘,嗨!既來之,則入之。豈有回頭之理?
別墅的門敞開著,門上的窗櫺少了幾塊玻璃,顯得破舊而乏人照顧。門廊外面的灌木叢裡停放著一輛嶄新的自行車,自行車旁還蹲著一條不聲不響的狗,我不甘心地對著屋裡再次問候了幾句……結果,還是沒人回應。
我抬腳走了進去。
屋 內的空間很大,大廳被幾面褪了色的粉白牆壁分割成不規則形狀,支撐屋頂的承重部分是幾根塗著藍漆的斑駁方形木柱。地板上鋪了褐色的瓷磚,上面布滿灰塵。屋 裡沒什麼家具,顯得空曠而冷清,像是好萊塢恐怖片裡的場景。一面牆上有一個壁爐,爐裡被打掃得很乾淨,似乎很久都沒有使用了。壁爐對面的牆根處,地上放著 一台舊電視機,機頂豎著一支空啤酒瓶,多少顯得有些怪異。大廳的後面還有幾間隔開的側室,裡面亂七八糟地堆放著木桌、床板一類的家具,窗戶和通向後院小門 上的玻璃,也是支離破碎的。
進門後的左手處有一個老式的柚木樓梯,樓梯相當結實,欄杆雕飾頗為精美,像是有些年頭了。我小心翼翼地撥開欄杆上的蜘蛛網,繞開階梯上散布著的狗屎和鳥糞,向二樓走去。
二 樓的大廳裡多了幾樣桌椅和櫥櫃之類的家具,上面厚厚地蒙著一層土。牆上也嵌有一個壁爐,房頂垂下的吊扇搖搖欲墜,木製地板上星羅棋布著鳥糞和垃圾,空氣中 混雜著一股異味——類似於潮濕的垃圾被陽光照曬之後蒸騰出的腐臭氣息,為房間裡平添了幾分恐怖。我在屋裡四下尋覓著,希望能夠找到一絲奧威爾時代的痕跡。 可惜,除了圓桌上一隻英國產滴露(Dettol)消毒劑的瓶子和一把中國產豐利牌掛鎖,就沒有其他任何帶文字的東西了。
我打開機關精巧的柚木百葉窗,讓屋裡透進些陽光,陰森森的“鬼屋”終於有了一絲活力。窗櫺上有一支女人的髮卡,我沒敢動,只是最後環視了一下溫暖起來的大廳,匆匆下得樓梯,走出門去。
(一)“先知”的誕生
位於曼德勒以北350公里的江邊小城杰沙(Katha),是喬治·奧威爾在緬甸做皇家印度警察時的最後一站。他回到英國幾年後,才以這裡為背景,完成了自己的第一部小說《緬甸歲月》(Burmese Days)。
與 緬甸其它旅遊熱點城市不同,在杰沙,很少能見到外國遊客。幾年前,一位西方記者化名Emma Larkin(愛瑪·拉金),寫了一本《在緬甸尋找喬治·奧威爾》(Finding George Orwell in Burma)的書,其中有一章,專門描述她在杰沙考察英國殖民時期的建築,並將其和《緬甸歲月》裡的場景一一對上了線。愛瑪·拉金的書面世之後,杰沙的街 頭才增加了少許慕名而來的背包客。
我從曼德勒搭上前往密支那的火車,車上沒有一個外國人。經過13個小時膽顫心驚的 劇烈晃動和徹夜不堪入眠的寒冷,列車終於在清晨時分到達納巴(Naba)站。這裡離杰沙還有20多公里,車上的乘客告訴我,可以就地在納巴車站換乘一列直 達杰沙的支線火車,票價200緬幣。不過,車站國營鐵路局的售票員並不想賺我這筆錢,而是把我引給了在站口激烈搶客的私家“突突”車司機,“這個快,馬上 發車,火車還不知道什麼時候才開呢。”
“突突”車的票價是本國人200緬幣,外國人2000!票價雖相差十倍,卻沒有什麼特殊的待遇。實際上,因為我和火車站員工交涉了一陣,“突突”車上只剩下車尾最差的座位。沒辦法,我把行李扔進車廂過道,在一車當地人好奇的目光中,跳上了車。
奧 威爾在《緬甸歲月》中提到,杰沙是“一座非常典型的北緬城鎮,從馬可波羅時代一直到1910年,之間就沒多大變化,要不是由於此地作為鐵路終點十分方便, 恐怕還要在中世紀的迷夢中再睡上一百年。”想來這條鐵路當年就已存在,不知奧威爾履任之際、以及後來他在節假日逃到曼德勒去“食大城市的人間煙火”時,是 不是也如我一樣,要遭受一夜顛倒五臟六腑的折磨?
車子顛簸上了崎嶇土路,塵沙飛揚,將路邊樹林的枝葉覆上厚厚一層灰 土。其間經過幾處跨越溪流的簡易木橋,橋面就是橫搭著的幾條木板,沒有欄杆,車子需要在橋前停下,司機下去整理一下橋板,順便向水箱上潑一桶溪水。一頭身 軀龐大的大象沿著路邊緩步走來,與騎在象背上的五、六歲男童的弱小身體形成強烈反差,我目送著那一大一小連接的剪影漸漸遠去,在清晨的暮靄中,宛如一張默 片時代的舊膠片。
奧威爾在緬甸的最後一段時光早已心生厭倦,在南方港口城市毛淡棉不得已射殺了一頭作為私人財產的大 象之後,他被貶到杰沙這個偏遠小鎮服役。(我曾試圖在毛淡棉尋找大象,當地人告訴我,這個緬甸第三大城市早已沒有大象了。沒想到,我卻和大象在杰沙邂 逅。)對大英帝國的殖民政策頗為不滿,對緬甸百姓既懷同情又怒其不爭,帶著這樣一份複雜的心理,奧威爾不久之後藉回英國養病之機,辭掉了警察職務,決心做 一名專職作家,從此再也沒有回到過緬甸。
《緬甸歲月》所描述的正是英國殖民緬甸的高峰時期,也是英國與緬甸之關係走 向惡化的開始。小說沿著兩條故事主線展開:一條是圍繞著緬甸治安官吳波金和印度醫生維拉斯瓦米,為爭奪成為英國俱樂部的第一個當地人會員而展開的明爭暗 鬥;另一條線索是男主人翁佛洛里和英國女子伊麗莎白的感情糾葛。佛洛里同情緬甸人民的遭遇,願意結交當地人,對殖民者的高高在上、無知自大深感鄙視,這使 得他與城中英國俱樂部裡的其他英國人格格不入。他希望從英國來探親的伊麗莎白能夠理解他的感受,並說服她留下來,與自己分享理想中的緬甸生活,誰知卻事與 願違,最後釀成悲劇。
奧威爾筆下的當地人都不是什麼令人喜愛的人物。治安官吳波金為官腐敗、貪婪狡詐,為了下輩子轉 世時不會投胎變成老鼠、青蛙一類的低等動物,他用中飽私囊來的錢不停地修建佛塔;醫生維拉斯瓦米阿諛逢迎,死心塌地為殖民主義者辯護,一心想鑽進歐洲人的 圈子,以提升自己在當地人中的地位;佛洛里的緬甸情婦馬拉美瘋瘋癲癲、好吃懶做,終於攪壞了佛洛里的好事。(《新史記》第13期)
-----------------------------------------------
全套《新史記》雜誌電子版,均可下載至蘋果iOS或Android的智慧型手機、平版電腦、個人電腦、電子書閱讀器上閱讀。不需出門,也能細細品味《新史記》。
新史記雜誌社專頁:http://www.pubu.com.tw/store/75187
《新史記》長期訂閱
http://www.pubu.com.tw/magazine/168?apKey=fedd22f528
每期零售價:25美元、68港 元、350台幣。
長期訂閱享優惠:
18期, 優惠價台幣3150元 (平均每期175元)
12期, 優惠價台幣2520元 (平均每期210元)
6期, 優惠價台幣1470元 (平均每期245元)
3期, 優惠價台幣840元 (平均每期280元)
接受台幣、美金、人民幣線上付款
viBook電子書城:http://www.vibook.com.tw/
订阅:
博文评论 (Atom)
明鏡關注點
- ▼ 2013 (5832)
- ► 2012 (16277)
明镜博客 » 时事
Error loading feed.
明鏡網
Error loading feed.
明鏡十大热帖
-
內容提要: 有人說,如果沒有1989年的“六四”,鄧小平將以撥亂反正、改革開放的領袖形象留名青史;如果沒有1992年的“南巡”,鄧小平將以堅持專制、冷酷血腥的屠夫形象遺臭萬年。 人們曾經以爲,鄧小平在世間的形象,在1997年2月19日他辭世之日就此...
-
2012年 03月21日 《蘋果》如果真是八卦報,這塊招牌實在該拆掉了!我們的社長要離職了,狗仔充斥的報社裡,居然沒人爆料,沒人踢爆,我再不寫,《壹週刊》搞不好就要寫了,豈不太沒面子。 風度好陳文茜示愛 和杜念中先後同在《中時》、《蘋果》共事多年,我沒有一...
-
旺報 【記者李怡芸/專題報導】 中國十七屆六中全會後,包括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若幹重大問題的決定》及文化部後續下發的《文化系統深入學習全面貫徹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精神實施方案》出爐。 圍繞建設文化強國和2020年...
-
《 大 事件》特約記者 陳亦凡 李 家 的 女 婿劉亞洲名氣很大 在早已有些沒落的李先念家族 中 ,名氣最大的莫過李小林的丈夫、國防大學政委劉亞洲上將了。 劉亞洲生於 1952 年 10 月, 是 原 三 野 21 軍 187 團政委劉建德...
-
5月2日,中国盲人维权律师陈光诚在美国大使骆家辉的陪同下,前往北京朝阳医院就医。正在北京访问的美国国务卿希拉里首先与陈光诚通了电话,祝贺他与家人团聚;之后,中国律师李劲松也与陈光诚通了电话,确认陈获得了自由与安全的“ 明确保证”。 ...
-
除袁世凱,當國者無人能區別文明與野蠻帝國主義 为什么书生在中苏体制中总会败下阵来 “苏修逼债”真相 西南联大从没有把教育当作“宣传” 陈永贵升职后骄横:批过邓小平,骂过胡耀邦 单士兵:抗战题材电视剧是如何记忆“历史”的 两封信彻底毁了一个大学毕业生的一生 历史研究...
-
甘肃省甘南州合作市一年轻藏人星期三以自焚抗议当局的政策,当场身亡,成为第一百零一位境内自焚藏人。此外,星期三在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自焚的藏人于当晚不治过世,自焚者被证实是于上月从四川藏区流亡到尼泊尔。 图片:2月13号在尼泊尔自焚...
-
龙年里,有着雄心壮志的准妈妈们有什么愿望?自然是生个龙宝宝了。 今天是龙年第一天,而龙年被认为是中国农历纪年中最吉利的年份。一些中国人和美籍华人由于希望今年迎来一个龙宝宝,纷纷开始接受生育治疗,增加生一个龙宝宝的几率。 34 岁的洛杉矶律师Evie Jeang和40岁的丈夫Vin...
-
《中國密報》特約記者 蔣紹峰 中共政壇高層沒有女性,中共權力的核心圈子——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由清一色的男性組成。而身處中共政壇中層地位的女性也認為,從中層走向高層很不容易。用《紐約時報》的評論說,“她們在晉升過程中常常會碰到玻璃天花板。” 中共政壇高層沒有...
-
日本媒體周一(5月20日)公布的兩次民調顯示,大多數日本民眾不贊同大阪市長橋下徹關於戰時慰安婦乃必要之舉的言論。 主流歷史學家認為,日本在二戰期間從中國、朝鮮、菲律賓等亞洲國家一共強行徵用大約20萬名「慰安婦」,為日軍士兵提供性服務。 橋下徹上周曾發表講話說,戰時的慰安婦是為了維...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