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迈入2012,农历的龙年还没到来,一张小小的生肖邮票就引起了一场不小的网络风波。对于这枚壬辰龙年邮票,网上主要有两种态度:一种认为龙的形象“有点凶、不够萌”,甚至质疑这条龙张牙舞爪“在怒吼!向谁发威?”;另一种认为中国现在强大了,就是要有一股霸气,现在的图案很好。二者虽然态度和立场不同,但他们将龙的形象与凶恶、霸气、集权、专制、恐吓、威迫等联系在一起却是一致的,而这种不着边际的随意联想正是导致其错误理解的原因所在。在此前提下,无论是批评还是赞美都显得有些无的放矢、文不对题。其实不管是“凶神恶煞”的指责,还是“霸气外露”的得意,都不过是一种主观臆断、不学无术的“无知卖萌”。
龙本是华夏民族的远古图腾,是国家的符号象征和保护神,是令人敬畏的神物,而不是现代运动会的吉祥物,更不是卡通片里的乖乖宝。也许在自然界里我们找不到龙的现实对应物,但其形象却自有历史渊源,并非无迹可寻,更不可随意更改甚至异化。这次壬辰龙的邮票形象正是来源于古代皇帝龙袍前胸的织绣正金龙图案,并参考了清代琉璃九龙壁的造型及色彩。从历史上看,龙的形象本来就是这个样子,其图案于古有据,本无可非议。真正应该受到质疑的反而是现代年轻人那种不懂得尊重历史传统、任由一己之主观好恶、自以为是、自由过度的自我中心主义心态。
自我主义膨胀到连神的形象都要任意品评甚至改变的地步,这难道不是一件可怕的事吗?法国大革命时期的罗兰夫人在临上断头台之前曾感叹到:“自由啊!自由!多少罪恶假汝之名而行!”自由既可以成就一个人,也可以毁掉一个人。今天之中国既是一个最缺乏自由的时代,又是一个自由最为泛滥的时代。缺乏自由是因为在物欲中迷失自我、不能觉悟;自由泛滥是因为个人之贡高我慢、滥用权利。正是假自由的泛滥造成真自由的稀缺,这就像经济学里的劣币驱逐良币一样。其实自由不光是一项权利,更是一种能力。自由向下要以法律为底线,向上要以道德为高标。自由不是身体和意志的放纵,而是克制之后的觉悟与从容。自由不是标新立异,而是和光同尘。孔夫子的自由理想是“天下有道则庶民不议”、“无情者不得尽其辞”。只有当每个人都默然自觉、契悟于道,不再喋喋不休、意见纷呈的时候,我们才实现了天人合一、物我一体、道通为一的真正自由。
其实在这场关于邮票的争议中,真正的问题不在于龙的形象狰狞,而在于人的心智羸弱。如今是一个男不男、女不女、中性时尚、伪娘流行、阴阳颠倒、乾坤异位的荒诞时代,放纵的欲望迷醉了人的身体,绮靡的音乐迷乱了人的意志,闪烁的霓虹迷离了人的眼睛。在这个纸醉金迷、百无聊赖、旖旎纤弱的花花世界里,混合了现代性的压抑和后现代的颓废。于是一切神圣性、敬畏感都被解构了,所有的人和事都被娱乐化、调侃化,人们不再正儿八经、正心诚意,而是插科打诨、玩世不恭。一个弥漫着小资趣味的自甘堕落的社会,想要的只是温馨的逃避——哪怕是虚假的,而不是威严的怒吼——哪怕是真实的。软弱无力的心灵早已经不起孔武阳刚的震荡。
而在《易经》中,龙恰是六十四卦中《震》卦的象征。《说卦》曰:“震为雷,为龙,为大途,为长子,其究为健,为蕃鲜。”“万物出乎震,震,东方也。”在八卦之中,乾为天为父,坤为地为母,震为长男。长子负有家族传重的大任,将来更要成为一家之主,自然要庄重威严,而不能是个宝里宝气的花花公子。古代的皇帝又称天子,即天之长子,正是《震》卦之象,故龙又成为皇帝的象征。另外在《乾》卦里,六爻皆以龙为喻,例如初九的潜龙勿用,九二的见龙在田,九五的飞龙在天,上九的亢龙有悔。有个成语叫“龙马精神”,其中的马为乾之象,其德为健;龙为震之象,其德为动。动而能健,这正是中华民族生生不已、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
佛家有言:“菩萨低眉,所以慈悲六道;金刚怒目,所以降伏四魔。”对于今天这个萎靡颓废、群魔乱舞的时代来说,巨龙的狰狞怒吼不正是警醒世人的一声惊天霹雷吗?历史上晋室东渡后的南朝也曾是个崇尚个性、身心羸弱的时代,那时候的士大夫崇尚褒衣博带、大冠高履,出门就乘车舆,入门则有人扶侍。因为很少骑马、缺少锻炼,以至于“肤脆骨柔、不堪行步,体羸气弱、不耐寒暑”。一次有位大官碰到马嘶鸣跳跃,竟然被吓得说:“这哪里是马呀,分明是老虎么!”如此一个充斥阴柔妩媚之态、缺乏阳刚奋发之气的朝代,其后来的覆灭、被北朝统一乃是早已注定的了。难道今天我们还想重复这样的历史吗?
由于一胎化政策,现在的家庭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于是我们父母的望子成龙之心便更为迫切。但究竟什么是龙?父母所望的难道竟然是一条温顺可爱的卡通龙吗?还是一条刚毅威猛、叱咤风云的蛟龙呢?所行与所愿背道而驰,这里暴露的是我们教育的悖论。再大而言之,我们中国人自称为龙的传人,不正是为这样一种锲而不舍的龙马精神而骄傲自豪吗?老虎不发威何为老虎?蛟龙不叱咤何为蛟龙?龙之所以是龙而不是虫,就是要有这样一种威严和气势才行。
《震》卦象辞曰:“洊雷,震,君子以恐惧修省。”我们若能以此“恐惧修省”之心态来看待龙票的形象,荡除不男不女的阴柔习气,振起不屈不挠的阳刚精神,这不正是惊蛰萌动、奋发复兴的大好机缘吗?向上提升还是向下沉沦,不在于龙的形象是凶还是萌,关键在于我们的心是坚强起来还是羸弱下去,这才是今天民族精神所面临的最大问题。
(作者系大陆学者)
作者:齐义虎,来源:侨报
标签
“內幕”
《 大事件》
《 內幕》
《 外參》
《調查》
《匯報》
《歷史日報》
《名星》
《明鏡譯報》
《明鏡郵報》
《明鏡月刊》
《新史記》
《政經》
《中國密報》
財大出版社
財經
港澳
國際
國際人物
哈耶出版社
海外華人
軍事
科教
歷史
兩會
領袖出版社
留學生
六四事件
美國
美國總統大選
蒙古問題
明鏡出版
明鏡電子書刊
明鏡獨家
明鏡書城
明鏡網
明鏡新聞網
明鏡行動
明鏡專訪
內部書店
歐洲
評論
生活
時事
視頻
台灣
台灣總統選舉
外參出版社
溫家寶
文娛
西藏問題
習近平
香港特首推選
新疆問題
亞太
中共十八大
中國
中國大陸
中國官場
中國民眾抗爭
中國人物
中國外交
订阅:
博文评论 (Atom)
明鏡關注點
- ► 2013 (5832)
-
▼
2012
(16277)
-
▼
一月
(1649)
-
▼
1月 22
(30)
- 基辛格谈中国外交战略: 好比下围棋
- 網友中聯辦示威 孔慶東指荒唐
- 港人抗议北大教授辱港言论 吁北京反驳
- 北韓大使無證釣魚 德媒調侃
- 美軍太平洋艦隊 由中國通掌舵
- 看春晚主持,猜谁整走了央视台长焦利
- 迎18大 地方領導密集大搬風
- 中国军方人士称中国军队可在两小时内进入平壤
- 金里奇赢南卡初选 选战结局益发难料
- 中國社會左轉,兩者首當其衝
- 林彪對青海部隊開槍造成血案,批“帶槍的劉鄧路線”
- 农民工姜红明的回乡路
- 当羸弱的心遭遇狰狞的龙
- 美国博雅学院:精耕细作式教育
- 哈金:文学的最高成就是深入人心
- 三个中国留德学生每逢佳节倍思亲
- 美国共和党南卡初选:金里奇爆冷门获胜
- 專訪袁偉時:歷史人物失誤兩個值得重視的原因
- 武昌起义时孙中山在干什么?
- 周恩來說:文件上要表揚一下林立衡
- 民间金融业沦陷小史:纪念即将死去的吴英
- “中国最大股权诈骗案”被告获刑15年
- 陈奎德:中国政治转型的诱因(下)
- 陈奎德:中国政治转型的诱因(上)
- 许锡良:从漫画里看社会的性质
- 余杰作证,“活埋体”流行
- 涂子方:这不是狗不狗的问题,而是人不人的问题
- 专制权术:维持稳定抑或制造动乱?
- 2012年1月21日《歷史日報》
- 2012年1月21日《明鏡郵報》
-
▼
1月 22
(30)
-
▼
一月
(1649)
明镜博客 » 时事
Error loading feed.
明鏡網
Error loading feed.
明鏡十大热帖
-
為打通劉雲山的關節,孫政才拼命將吉林一些項目輸送給劉雲山的兒子劉樂飛。在孫政才親自干預下,中信產業基金在吉林一些重大企業改制項目中獲利頗豐。 溫家寶、劉雲山力保孫政才入 政治 局 (1) 《外參》特約記者 劉寶書 中共 吉林省委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人士最近在 北京...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理论上体现“人民政权”的含义,全国人大的官方英文翻译,使用congress一词,这表明了全国人大的议会性质;政协会议虽然不经选举产生,也不承担立法功能,但从其主要职能“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来看,也承担着议会的部分功能,全国政协主席出访...
-
特派記者羅印冲、記者賴錦宏/北京、台北報導 陳光誠是否會成為中美兩大國外交博弈的犧牲品?還是陳光誠自己反覆不定,導致中共不想放手?有消息稱,中美兩國為陳光誠一家再度談判,讓他們成行的可能性不高。 昨晚十一點,美國駐京大使館官方微博發表駱家輝談話,駱家輝說,陳光誠一開始就「最最明確...
-
CCTV周二晚间新闻联播,收视率一定破纪录,令所有观众失望之后,于4个小时之后上演一场"午夜惊魂"。作家鲁直人对此新闻处理方式,提出严厉批评,质问中共高层屡屡产生恶性事件的根源与土壤何在? (德国之声中文网)4月10日夜半11点,在王立军...
-
《中国影帝温家宝》作者余杰在接受本台专访时指出,对于温家宝最近频频发出改革的呼声,历史不会在乎他说了什么,而是要看他做了什么。他认为薄熙来事件给中共造成了难以修复的打击。 德国之声:中国总理温家宝最近一段时间频频发出改革的呼声,先是在两会即将闭幕之际在记者会上...
-
明镜新闻网特约记者 消息人士告诉明镜新闻网, 王立軍的餘生將在監獄中淒慘度過。薄熙來可能被判無期或者死緩。谷開來會被判處死刑,儘管她已經開始就自己所知道的情況來檢舉周永康。她沒有任何機會保命。 王立軍的下場也不會好到哪裡去,他是以上全部案件的參與者。他參與實施...
-
前情提要: 在谷开来变成“薄谷开来”前,她用过的名字还包括“谷开莱”和“Horas L. Kai”。据报道,谷开来原名谷开莱,与薄熙来(专题)婚后改名谷开来,以从夫名。她多年来在英美、中国使用的商务名片上则印上“Horas L. Kai”。(联合早报) 报导引述曾受聘于...
-
內容提要: 有人說,如果沒有1989年的“六四”,鄧小平將以撥亂反正、改革開放的領袖形象留名青史;如果沒有1992年的“南巡”,鄧小平將以堅持專制、冷酷血腥的屠夫形象遺臭萬年。 人們曾經以爲,鄧小平在世間的形象,在1997年2月19日他辭世之日就此...
-
江南富庶地南京民風柔順,除了水滸「拚命三郎」石秀,再無出過英雄。加之屢遭屠城(洪秀全、曾國荃、日本鬼),又不幸淪為「國民黨巢穴」,滿城梧桐濃蔭下,「夾着尾巴做人」成了每個市民默記的家訓。豈料龍年暮春,紫金山麓一聲霹靂,躍出個光彩四射「拚命嬌娃」女英豪,那就是土生土長南京丫頭何培蓉...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