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與地》是一套香港劇集,講的是香港人的故事及其心路。它被大陸禁了,天朝自有其心病,豈止手上血腥味幾十年未洗乾淨,忌諱之多如同Q爺的癩瘡疤,“‘光’也諱,‘亮’也諱,再後來,連‘燈’‘燭’都諱了。”(《阿Q正傳》)。
《天與地》是香港新浪潮力作,《歲月神偷》和《桃姐》等亦為潮頭之作,莫以為新浪潮只限於影視,它既是文化的也是思想的,再延伸開去,近日香港市民反D & G霸權之“起義”,亦係本土化重要訊號。香港新浪潮運動是九七回歸後的集體反省,經過種種紛亂、浮囂、跌宕,世相和人心開始沉澱,向着本土化真正“回歸”。香港一個半世紀命運浮沉,試問誰不置身於這個大故事之中?
《天與地》若干對白台詞,諸如——“This city is dying, you know?”
“你看看我們這個世界,看看這個城市的樣子。除了錢這個字,我們已經分辨不出是非黑白,我們每個人都被環境訓練得像倒模出來似的。”
“當所有人都說我們的城市被邊緣化後,我們會覺得沮喪,失望,悲哀;但我們從來沒有想過,所謂邊緣化,是因為我們依附於主流價值觀。為什麼我們不可以有自己一套價值觀?”
“香港人最擅長是什麼?就是善忘,除了錢,忘記身邊所有的一切,忘記那些舊樓、碼頭,忘記曾經在街上喊過的口號。”
“獨立的精神、抗拒建制、自由、愛、勇往直前,其實何止是 Rock & Roll ,我們做人不是本來就應該這樣嗎?”
“和諧,不是一百個人說同一句話;而是一百個人說不同的話之餘,而又懂得互相尊重。”
“為什麼人長大了以後,就要這麼多妥協、這麼多考慮?這麼多理由去面對現實,才叫‘正常’嗎?”
這些句子並非編劇即興創作,而清晰傳達出港人的集體反思。
接下來說到張藝謀的《金陵十三釵》,此片在北美票房慘淡,口碑不佳,競逐金球獎又落榜。根據北美專業影評,此片平均得分是倒數第二等級,其內涵“weak”(乾癟虛弱)。多篇影評指它是“大雜燴”、“荒唐肥皂劇”;對《金陵十三釵》最尖刻的評論當屬《荷里活報導》的文章,直稱此片若在一九四二年推出,或可成為有效的“反日宣傳片”,而到了今天,它充其量是“低級噱頭”。若說最有見地當屬《紐約時報》的評論,認為此片敗筆在於把南京大屠殺濃縮於“性”,而疏離了歷史本身。
《金陵十三釵》敘事線索貫穿於日寇意欲對十三個女學生性侵占,其間性羞恥、性想像、性奉獻都圍繞這條主線。一句話就是為民族而獻祭肉體的愛國主義,那些亡國商女的傑出前輩賽金花早在八國聯軍侵華時就身體力行了。
我看過題材近似的幾部歐美電影,羅曼.波蘭斯基導演的《鋼琴家》(The Pianist);英國片《生死朗讀》(The Reader);法國片《沉靜如海》。論投資大約都只有《金陵十三釵》的小指頭都不到,論口碑卻有天壤之別。筆者不欲對張藝謀加諸惡言,試想張要遵普世價值去發掘人性,向前述幾部作品的深度靠攏,只能與《天與地》一樣被禁,如同《金陵十三釵》男主角克里斯汀·貝爾(Christian Bale)前往山東臨沂探望盲人陳光誠,結果被毆打和驅逐,此係人性人道在這一方水土的命運。
對張藝謀冷嘲熱諷,並不能拔高全民藝術品味,更不能建設“文化強國”。張藝謀曾是中國電影的驕傲,他本來有望成為國際電影大師,他的《活着》被禁後,還拍過《我的父親母親》,此片已比《活着》後退一大截,卻尚有若干人性刻畫與歷史反思,然而只要思想專制文化專制不除,此路顯然走不下去。於是從《搖啊搖,搖到外婆橋》,張藝謀已完成了背向現實與人生的轉身,及至《英雄》,竟淪為大一統專制皇權的貢品。欲知當代中國緣何出不了大師,張藝謀就是一個例子。
更可悲的是,專制越長久,土壤越板結,文化品位和精神境界就越低下。於是張藝謀的《金陵十三釵》斷無可能如《鋼琴家》(The Pianist)和《沉靜如海》(法文名字:Le Silence de la mer)那般,發掘被時代濁流所裹挾和驅策的納粹軍官之心靈掙扎,表現戰爭之殘酷野蠻未曾泯滅其人性與人道之心,亦未泯滅對人類文化結晶的崇尚熱愛。張藝謀更無可能像《生死朗讀》(The Reader)那樣,無情地剝開人心之陰暗面,那怕納粹集中營一個蒙昧獄卒之奉命行惡,其罪過也未必比人類本能的自私和卑劣那一面更惡。《生死朗讀》裡戰後對女獄卒漢娜的審判,其絲絲入扣的細節,無異於一場人性審判。
假使張藝謀真有這等思想深度和藝術氣魄,首先就過不了庸眾那一關,必定被愛國群氓的狂囂口水所淹沒,他們是民族仇恨和思想統制重軛之下的雙重奴隸,有“毋忘國恥”這一心理符咒在上,什麼藝術什麼人性,都是扯淡!他們對於“國恥”的強烈自我心理暗示,堪稱為對民族仇恨的一種“畸戀”。自不待言,對人類高尚文明既無鑑賞力也無精神追求的庸眾與群氓,正是這片冷土結出的果實。
胡錦濤新年講話警誡西方文化價值的“長期滲透”,要“警鐘長鳴,警惕長存”,充分認識“意識形態領域鬥爭的嚴重性和複雜性。”此類黨話聽去恍如隔世,卻是中國專制的現實。用《天與地》裡電台節目助理Rico的話來說:“大家現在聽到的怦怦聲,就是強權與制度下的代表,在建制下的當權者,他們最恐懼的,就是他們管治的人不聽話。”有如此制度,必有這般當權者,於是中國豈止沒有大師,就連現代公民都無法生根發芽!
作者:孔捷生,原载: 蘋果日報
标签
“內幕”
《 大事件》
《 內幕》
《 外參》
《調查》
《匯報》
《歷史日報》
《名星》
《明鏡譯報》
《明鏡郵報》
《明鏡月刊》
《新史記》
《政經》
《中國密報》
財大出版社
財經
港澳
國際
國際人物
哈耶出版社
海外華人
軍事
科教
歷史
兩會
領袖出版社
留學生
六四事件
美國
美國總統大選
蒙古問題
明鏡出版
明鏡電子書刊
明鏡獨家
明鏡書城
明鏡網
明鏡新聞網
明鏡行動
明鏡專訪
內部書店
歐洲
評論
生活
時事
視頻
台灣
台灣總統選舉
外參出版社
溫家寶
文娛
西藏問題
習近平
香港特首推選
新疆問題
亞太
中共十八大
中國
中國大陸
中國官場
中國民眾抗爭
中國人物
中國外交
订阅:
博文评论 (Atom)
明鏡關注點
- ► 2013 (5832)
-
▼
2012
(16277)
-
▼
一月
(1649)
-
▼
1月 17
(58)
- 國家分裂與民族問題關係更大
- 民進黨一定要深刻檢討對中國的心態
- 彭宇案 李源潮甩不掉的包袱
- 在九二共識的基礎上開拓全球的經貿文化空間
- 廣東千人到市政府前抗貪官賤賣農地
- 台灣藍綠 香港黑白 台灣不要做第二個香港
- 兩岸不可迴避的政治議題
- 選舉不相信眼淚,相信智慧
- 大選後對民進黨成敗的評價與建議
- 誰是台灣大選真正贏家?
- 大陸利率市場化沒有拖延藉口
- 美國朝柳暗花明 中國何以自處
- 余杰计划出书爆料 题材较敏感
- 加国强制遣返第一人 曾汉林案引加政府关注
- 解放军出现了全军对胡锦涛大不敬的问题
- 中共十八大常委竞争者不得拿出答案
- 明镜网 热点 排行榜(2012年1月17日)
- 大陸蔓延微弱卻非常清楚的民主呼聲
- 阿拉伯之春挑战周边及西方各国
- 中国城镇人口首超农村 社会冲突将加剧?
- 艾未未涉嫌“围攻摄像头”被警方传唤
- 和台灣比起來,香港更「厲害」
- 北京反駁駱家輝對中國人權的批評
- 一位本土律師眼中的台灣司法變遷
- 軍委決定:全軍集中力量完成“三支、兩軍”任務
- 数据预示中国经济将实现软着陆
- 赵紫阳逝世七周年祭:他留下珍贵遗产
- 中国官媒的西方记者
- 宋志标:韩寒被批造假背后的“民主乱象”
- 余杰:“中国模式”颠覆“历史的终结”?
- 上海有個“聊天角”
- 赫魯曉夫被陰謀整下了台:“老了,不想反擊了”
- 吳法憲回憶毛何時說“天要下雨,娘要嫁人”
- 袁偉時:辛亥革命失敗主因是沒牢固樹立法治觀念
- 被妖魔化最嚴重的戴笠和軍統
- 吳法憲回憶九一三:真有人調了三叉戟去山海關
- 赫魯曉夫拋棄了斯大林窮兵黷武的政策
- 面对制裁伊朗的国际压力,中国担心原油得不到保证
- 胡平:自由主义与中国传统
- 马英九延续不统不独不武,提未来两岸政策三原则
- 广东省委常委、統戰部長周镇宏涉严重违纪被调查
- 孔捷生:《天與地》和《金陵十三釵》
- 熊光清:为什么中国的问题如此之多?
- 铁道部的傻儿子让上亿网民追尾
- 何仁勇:如果大选选出了孔庆东
- 草威:《十三钗》在宣扬一种恶劣的逻辑
- 六人团伙冒充中央部委公开卖官
- 新概念作文主办方否认韩寒拼爹说法
- 山西离岗干部领导黑社会组织,68名公职人员涉案
- 2012年1月16日《歷史日報》
- 范世平:民進黨可能出現激烈的路線之爭
- 明镜网 热点 >> 排行榜
- 2012年1月16日《明鏡郵報》
- 金正男:金正日曾反對權力世襲
- 温家宝中东之行表明中国的政策变化
- 台湾:“不可避免的”政治会谈有了两岸舞台
- 传中国军队向藏族人开枪
- 国际观选团:台选战过程仍有不公正现象
-
▼
1月 17
(58)
-
▼
一月
(1649)
明镜博客 » 时事
Error loading feed.
明鏡網
Error loading feed.
明鏡十大热帖
-
內容提要: 有人說,如果沒有1989年的“六四”,鄧小平將以撥亂反正、改革開放的領袖形象留名青史;如果沒有1992年的“南巡”,鄧小平將以堅持專制、冷酷血腥的屠夫形象遺臭萬年。 人們曾經以爲,鄧小平在世間的形象,在1997年2月19日他辭世之日就此...
-
编辑按语:本网刊专栏作家夏明的新著《政治维纳斯:从一无所有到中国民主》2012年1月16日在香港出版上市。本文是该书的一章,在此发表,以飨读者。 中共总书记的智慧 前 中国国务院总理和中共总书记赵紫阳为当代中国经济和政治体制改革作出了卓越贡献。他是中共历史上唯一的一位先后担...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理论上体现“人民政权”的含义,全国人大的官方英文翻译,使用congress一词,这表明了全国人大的议会性质;政协会议虽然不经选举产生,也不承担立法功能,但从其主要职能“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来看,也承担着议会的部分功能,全国政协主席出访...
-
【大陸中心╱綜合外電報導】中國網路近日瘋傳一組傳稱在送修筆電時流出的6P「換妻雜交」照,照片中主角一度被傳稱為安徽省廬江縣委書記與副縣長等高官,但當局火速否認,網友則持續進行「人肉搜索」欲揪出照片中所有主角。前天,安徽省合肥學院公開坦承,該校團委副書記夫婦確曾參與豔照拍攝,並已將...
-
(中央社記者江今葉紐約3日專電)「紐約時報」網站今天報導,美國資深官員私下坦言,在處理中國盲人維權律師陳光誠事件時,確實誤判形勢,未能獲得中方完整、詳細的保證。 陳光誠逃往美國駐中國大使館尋求保護6天之後,在美國駐中國大使駱家輝陪同下,前往北京朝陽醫院就醫,峰迴路轉的發展讓此事引...
-
最新研究報告說,去年確認的網絡黑客攻擊最多來源地是中國和羅馬尼亞。 美國電訊業巨頭威訊公司(Verizon)周二(4月23日)發佈的2013年度報告說,去年來自中國的黑客攻擊的源頭大多是國家控制的,目的是竊取資料。 報告說,在確認的621起黑客攻擊中,30%來自中國,28%...
-
在民調滿意度破底且黨內湧現要求交出黨權之際,身兼國民黨主席的馬英九,在中常會即宣布明年將競選連任黨主席,以鞏固其黨的領導地位,以免國民黨崩盤。 其實距離下屆黨主席改選還有一年時間,馬先發制人表示連任的堅強意志,以擊敗黨內的逼宮。在此執政最低潮之際,黨政雙不如意反映在民調上時,馬的...
-
安徽原副省長涉違紀被中紀委調查 胡春華治粵近半載 常委、局委紛訪廣東 外媒:習近平借哥斯達黎加“引誘”中美洲 習近平宣佈「1+100+100+1000」計劃 廣州十餘城管與巡警對峙互拍照 亞洲武競加劇 中國、印度、巴基斯坦增核...
-
旺報 【記者李怡芸/專題報導】 中國十七屆六中全會後,包括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若幹重大問題的決定》及文化部後續下發的《文化系統深入學習全面貫徹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精神實施方案》出爐。 圍繞建設文化強國和2020年...
-
傳德國企業也遭中國駭客攻擊 第85屆奧斯卡獎部分得獎名單 獵人才網站 登陸碰釘 中國人找工作 「有關係」就沒關係 奧斯卡頒獎 李安挑戰11獎項 林泉忠﹕「竹島日」與「尖閣日」 奧斯卡紅毯 準影后爭豔 紅色衙內橫行 遲早逼上梁山 借美壓華落空 安倍自討沒趣 此路...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