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記者江今葉紐約17日專電)紐約時報今天刊文探討台灣大選影響,開宗明義就表示,台灣大選的另一個贏家,是大陸內部蔓延的那股微弱但卻非常清楚的民主呼聲。
這篇發自北京的報導,是出自大選時到台灣觀選的資深記者約柯伯(Andrew Jacobs)之手。文章指出,受惠於中國政府並未進行網路監測,大陸數百萬網民得以透過網路即時掌握台灣大選過程。
當14日大選結果公布時,擁有2億5000萬網民的微博上,快速傳遞開票結果,大陸網友也看到了投票是如何平順的進行、選輸的蔡英文是如何優雅的接受敗選、連任的馬英九又是如何在傾盆大雨中淋雨發表勝選感言,這些都讓大陸網友讚嘆。
北京人民大學教授張鳴表示,「這是這個週末微博上的網友的討論焦點」,這些網友以幽默笑看自己官派的領導人,羨慕台灣擁有的自由,也對台灣同胞進行一場無暴力的和平選舉感到深切驕傲。
報導指出,對中國政府來說,是不可能允許媒體鋪天蓋地報導台灣選舉的,但要全面限制網路媒體報導卻又可能引發網友憤怒。這樣矛盾的結果則是:微博與網路相對自由的評論,官方媒體提供額外的、多面向的報導。
以新華社來說,就避免使用像是「民主」與「總統」這類字彙,並將台灣大選定調為地方選舉,以與中央堅稱「台灣是中國分裂的一個省」的中心概念相符。
在這樣的原則下,新華社將馬英九的勝選解讀為北京新發現的「兩岸和解」,從而緩解兩岸緊張關係,透過貿易與旅遊,讓台灣經濟得以擴張。按照新華社的說法就是,「台灣人民用選票表達他們對尋求和平、穩定與發展的渴望」。
面對政治敏感新聞議題時,大陸多數媒體一向嚴格遵循新華社定調的報導立場,這次儘管多數媒體仍依循這樣的規則,但不少媒體卻將淋濕的馬英九站在大雨中宣布勝選的照片,大大的刊登在頭版,一名不願具名的大型媒體編輯私下就表示,「沒人說我們不能把選舉放在頭版,所以我們就這麼幹」。
報導指出,從能夠上網收看台灣的總統候選人辯論,到看到候選人在公開場合如何與選民微笑握手,過去幾個星期,台灣選舉已經在大陸網友心裡留下深遠的影響。
标签
“內幕”
《 大事件》
《 內幕》
《 外參》
《調查》
《匯報》
《歷史日報》
《名星》
《明鏡譯報》
《明鏡郵報》
《明鏡月刊》
《新史記》
《政經》
《中國密報》
財大出版社
財經
港澳
國際
國際人物
哈耶出版社
海外華人
軍事
科教
歷史
兩會
領袖出版社
留學生
六四事件
美國
美國總統大選
蒙古問題
明鏡出版
明鏡電子書刊
明鏡獨家
明鏡書城
明鏡網
明鏡新聞網
明鏡行動
明鏡專訪
內部書店
歐洲
評論
生活
時事
視頻
台灣
台灣總統選舉
外參出版社
溫家寶
文娛
西藏問題
習近平
香港特首推選
新疆問題
亞太
中共十八大
中國
中國大陸
中國官場
中國民眾抗爭
中國人物
中國外交
订阅:
博文评论 (Atom)
明鏡關注點
- ► 2013 (5832)
-
▼
2012
(16277)
-
▼
一月
(1649)
-
▼
1月 17
(58)
- 國家分裂與民族問題關係更大
- 民進黨一定要深刻檢討對中國的心態
- 彭宇案 李源潮甩不掉的包袱
- 在九二共識的基礎上開拓全球的經貿文化空間
- 廣東千人到市政府前抗貪官賤賣農地
- 台灣藍綠 香港黑白 台灣不要做第二個香港
- 兩岸不可迴避的政治議題
- 選舉不相信眼淚,相信智慧
- 大選後對民進黨成敗的評價與建議
- 誰是台灣大選真正贏家?
- 大陸利率市場化沒有拖延藉口
- 美國朝柳暗花明 中國何以自處
- 余杰计划出书爆料 题材较敏感
- 加国强制遣返第一人 曾汉林案引加政府关注
- 解放军出现了全军对胡锦涛大不敬的问题
- 中共十八大常委竞争者不得拿出答案
- 明镜网 热点 排行榜(2012年1月17日)
- 大陸蔓延微弱卻非常清楚的民主呼聲
- 阿拉伯之春挑战周边及西方各国
- 中国城镇人口首超农村 社会冲突将加剧?
- 艾未未涉嫌“围攻摄像头”被警方传唤
- 和台灣比起來,香港更「厲害」
- 北京反駁駱家輝對中國人權的批評
- 一位本土律師眼中的台灣司法變遷
- 軍委決定:全軍集中力量完成“三支、兩軍”任務
- 数据预示中国经济将实现软着陆
- 赵紫阳逝世七周年祭:他留下珍贵遗产
- 中国官媒的西方记者
- 宋志标:韩寒被批造假背后的“民主乱象”
- 余杰:“中国模式”颠覆“历史的终结”?
- 上海有個“聊天角”
- 赫魯曉夫被陰謀整下了台:“老了,不想反擊了”
- 吳法憲回憶毛何時說“天要下雨,娘要嫁人”
- 袁偉時:辛亥革命失敗主因是沒牢固樹立法治觀念
- 被妖魔化最嚴重的戴笠和軍統
- 吳法憲回憶九一三:真有人調了三叉戟去山海關
- 赫魯曉夫拋棄了斯大林窮兵黷武的政策
- 面对制裁伊朗的国际压力,中国担心原油得不到保证
- 胡平:自由主义与中国传统
- 马英九延续不统不独不武,提未来两岸政策三原则
- 广东省委常委、統戰部長周镇宏涉严重违纪被调查
- 孔捷生:《天與地》和《金陵十三釵》
- 熊光清:为什么中国的问题如此之多?
- 铁道部的傻儿子让上亿网民追尾
- 何仁勇:如果大选选出了孔庆东
- 草威:《十三钗》在宣扬一种恶劣的逻辑
- 六人团伙冒充中央部委公开卖官
- 新概念作文主办方否认韩寒拼爹说法
- 山西离岗干部领导黑社会组织,68名公职人员涉案
- 2012年1月16日《歷史日報》
- 范世平:民進黨可能出現激烈的路線之爭
- 明镜网 热点 >> 排行榜
- 2012年1月16日《明鏡郵報》
- 金正男:金正日曾反對權力世襲
- 温家宝中东之行表明中国的政策变化
- 台湾:“不可避免的”政治会谈有了两岸舞台
- 传中国军队向藏族人开枪
- 国际观选团:台选战过程仍有不公正现象
-
▼
1月 17
(58)
-
▼
一月
(1649)
明镜博客 » 时事
明鏡歷史網
明鏡網
明鏡十大热帖
-
內容提要: 有人說,如果沒有1989年的“六四”,鄧小平將以撥亂反正、改革開放的領袖形象留名青史;如果沒有1992年的“南巡”,鄧小平將以堅持專制、冷酷血腥的屠夫形象遺臭萬年。 人們曾經以爲,鄧小平在世間的形象,在1997年2月19日他辭世之日就此...
-
2012年 03月21日 《蘋果》如果真是八卦報,這塊招牌實在該拆掉了!我們的社長要離職了,狗仔充斥的報社裡,居然沒人爆料,沒人踢爆,我再不寫,《壹週刊》搞不好就要寫了,豈不太沒面子。 風度好陳文茜示愛 和杜念中先後同在《中時》、《蘋果》共事多年,我沒有一...
-
编辑按语:本网刊专栏作家夏明的新著《政治维纳斯:从一无所有到中国民主》2012年1月16日在香港出版上市。本文是该书的一章,在此发表,以飨读者。 中共总书记的智慧 前 中国国务院总理和中共总书记赵紫阳为当代中国经济和政治体制改革作出了卓越贡献。他是中共历史上唯一的一位先后担...
-
旺報 【記者李怡芸/專題報導】 中國十七屆六中全會後,包括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若幹重大問題的決定》及文化部後續下發的《文化系統深入學習全面貫徹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精神實施方案》出爐。 圍繞建設文化強國和2020年...
-
本報記者李春、汪莉絹 大陸今秋召開中共十八大,十八大核心內容是高層人事布局,需要中央地方統籌配備,其中四大直轄市北京、上海、天津和重慶市委書記都屬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會提早就位。本報今起推出「十八大人事風雲」專題報導。 日前中共上海市委舉行常委擴大會議,市委書記俞正聲興致勃勃在會...
-
《 大 事件》特約記者 陳亦凡 李 家 的 女 婿劉亞洲名氣很大 在早已有些沒落的李先念家族 中 ,名氣最大的莫過李小林的丈夫、國防大學政委劉亞洲上將了。 劉亞洲生於 1952 年 10 月, 是 原 三 野 21 軍 187 團政委劉建德...
-
5月2日,中国盲人维权律师陈光诚在美国大使骆家辉的陪同下,前往北京朝阳医院就医。正在北京访问的美国国务卿希拉里首先与陈光诚通了电话,祝贺他与家人团聚;之后,中国律师李劲松也与陈光诚通了电话,确认陈获得了自由与安全的“ 明确保证”。 ...
-
除袁世凱,當國者無人能區別文明與野蠻帝國主義 为什么书生在中苏体制中总会败下阵来 “苏修逼债”真相 西南联大从没有把教育当作“宣传” 陈永贵升职后骄横:批过邓小平,骂过胡耀邦 单士兵:抗战题材电视剧是如何记忆“历史”的 两封信彻底毁了一个大学毕业生的一生 历史研究...
-
龙年里,有着雄心壮志的准妈妈们有什么愿望?自然是生个龙宝宝了。 今天是龙年第一天,而龙年被认为是中国农历纪年中最吉利的年份。一些中国人和美籍华人由于希望今年迎来一个龙宝宝,纷纷开始接受生育治疗,增加生一个龙宝宝的几率。 34 岁的洛杉矶律师Evie Jeang和40岁的丈夫Vin...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