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5月22日星期三

《天安門屠殺》多角度呈現清場殘酷


明鏡網記者柯宇倩/198963日夜裡至64日凌晨到底發生什麼事?是促成杜斌開始收集六四事件資料的原因。如今,杜斌多年來的心血均集結於《天安門屠殺》一書中,透過不同人物、不同地點、不同角度,從底層人們的視野還原這起事件的真相。

20136月由明鏡出版社出版的《天安門屠殺》,沒有複雜的章節,內文幾乎集中在63日晚間9時至64日凌晨這段時間內所發生的事。即使只有短短幾小時,已上演了最震撼、殘酷與沈痛的故事。

1972年出生於山東郯城的杜斌,為攝影師。作家、獨立紀錄片製作人,攝影作品被中國幾乎所有重要媒體,以及各大西方媒體,如《紐約時報》、《國際先驅論壇報》、《時代》雜誌、英國《衛報》、德國《明星》畫報等採用,杜斌曾獲第14屆人權新聞獎的“攝影特寫獎”。

《新史記》記者高伐林在報導杜斌上一本書《毛澤東的人肉政權》時曾寫道:一個世紀之前的1912年,畢卡索創作出世界上第一件精緻拼貼藝術品;一個世紀之後的2011年,一位來自山東農村、不知“拼貼”爲何物的攝影師杜斌,卻編出了一本拼貼式的圖書《毛主席的煉獄》。

《天安門屠殺》延續了杜斌式的拼貼風格;杜斌節錄、串連各方蒐集而來的親歷者文章,以敘事的方式訴說著這起事件的經過,並藉由各式各樣的小故事,描繪出整個大事件的樣貌,即使只有文字,仍如看電影般,畫面躍然紙上。

杜斌在接受明鏡網採訪時回憶,六四事件發生時,他還在山東老家讀書。當時,杜斌的父親服務於鎮政府,因此杜斌有機會閱讀中共的內部《參考消息》。杜斌說,《參考消息》有時後是四個版,有時後是八個版,他偶爾會到鎮政府辦公室找一份來看。

六四事件發生後,《參考消息》裡只發了一條很短的訊息,指中共中央總書記趙紫陽可能將出事,沒多久,杜斌就聽聞趙紫陽不再擔任中共中央總書記,當時這件事給他的印象特別深刻。

但除此之外,關於天安門廣場上所發生的事,《參考消息》隻字未提,因此杜斌當時也不知曉開槍之事。

杜斌向明鏡網表示,他在1999年到北京後,從一位上訪者的手中看到一本未公開發行、只是私人印刷的書,書中一片段描述一位穿了裙子的姑娘在天安門廣場中被一顆流彈打死,激起了杜斌想探知六四事件發生時,廣場中到底有無發生死亡事件的興趣。

2004年,杜斌才真正能閱讀到與六四事件相關的訊息。“當時我找到翻牆工具,上網看了消息,看了以後很震驚,因為從沒想到這些事件如此殘酷,之後我就一直關心,如果有我感興趣的消息,我就複製下來保存。”

《天安門屠殺》並未太多地涉及中共高層的政治鬥爭與決定清場的決策過程,而是將絕大多數的篇幅保留給底層人物描繪親歷事件的經過。杜斌對明鏡網解釋,中共高層的事,不是他特別關心的,他們與學生領袖的作法,不過是整起事件的一部份,他更關心的是普通大眾在這個事件中做了什麼。

文字外,此書也附上多幅珍貴的圖畫與照片,均為杜斌多年來的收集。

杜斌另著有《上訪者:中國以法治國下倖存的活化石》、《上海  骷髏地》、《北京的鬼》、《牙刷》、《艾神》,以及《小鬼頭上的女人》紀錄片。

《天安門屠殺》訂閱連結:





《天安門屠殺》

没有评论:

明鏡關注點

明镜博客 » 时事

明鏡歷史網

明鏡網

明鏡十大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