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7月21日星期六

觸發兩岸政治拋錨的都是派系鬥爭加中央與地方的利益合縱連橫


旺報 【范疇】
     繼中國大陸3月分陷入政治大拋錨,台灣也於6月分開始陷入政治大拋錨;2012真是兇險之年。觸發兩岸政治拋錨的,表面上都是高層貪腐事件;但是,在現象的底層,都是派系勢力鬥爭加上中央與地方的利益合縱連橫。

     兩岸政治生態類似

     不同的是,當中國大陸政治拋錨時,它把門關起來鬥;而當台灣政治拋錨時,它只能開著門鬥,因為台灣已經有了多黨制和自由選邊站的媒體。話雖如此,倘若我們只看到台灣的民主票選與大陸的一黨集權之差別,而忽視了台灣與大陸之間的政治生態相似性,那麼我們將永遠無法看清楚兩岸的關係,也永遠無法為中華文化圈內的國度找到一條文明出路。

     在政治正確性的壓迫下,台灣經歷了一場漫長的「去中國化」運動。但是,這場讓許多人大爽的運動,只去除了表面上的中國符號,卻動不了最惡劣的「中國元素」,那就是「誰當政誰通吃」的黨國習慣、龐大的陰暗官有經濟、官官相護,還有等著被官府照顧的老百姓心態,以及地方夾民粹以要脅的惡習。非常奇妙的,台灣這個3.6萬平方公里、只有400餘年歷史的地方,竟然繼承3千年歷史的積習,然而卻渾然不自知。

     台灣雖然已經有了政黨輪替,但在其尚未擺脫的中國政治文化下,還停留在「誰勝選誰就想通吃」的慣性中;因此,若執政黨拋錨,台灣的社會經濟也將隨之拋錨。在此歷史邏輯下,政黨競爭在台灣,就是一場無止無盡的「在野黨盡一切力量致使執政黨拋錨」的鬥爭,有時在野黨甚至會結合執政黨中的失意派一起鬥爭當權派。這種歷史共業,使得台灣的社會經濟在民選化之後註定永遠拋錨。

     今年稍早中共因為薄熙來事件而拋錨時,謠傳四起,台灣民眾看得霧煞煞,不知究竟誰在打誰,誰又得分,誰又輸了分。這個「大陸現象」與「台灣現象」,其間的類似性挺高。首先,它們的延燒,都不是單純的「兩派」鬥爭,而是許許多多糾纏多年的諸多利益派別,藉著某個大事件的機緣,快速合縱連橫的現象,其中絕對看不出明確的兩派。

     再來,各派都積極通過媒體放風,但是信號並非絕對明晰。媒體雖然都有各自的立場,但是為了維持起碼的尊嚴,總也不得不播報不同的意見,只是程度不同的移花接木或偷斤減兩。但是個別的媒體人就沒有這種顧忌了,他們立場鮮明的護著他們的主子或出資方。

     民選制度仍有惡習

     在林益世事件中,至少可以用6個面向來看其間利益的糾葛,就是:藍綠、黑白、中央地方。而在大陸的薄熙來事件中,至少可以用9個面向來觀察:紅二代/團派、毛教義/改良/徹底改革、黨派/軍派、民族主義/世界主義。但這些只是面向,不是絕對的立場,在現實勢力的變化之下,人們的面向是極容易改變的,就像做菜時的佐料,鹽是鹽,糖是糖,胡椒、蔥花各有不同,然而若同時有好幾個廚師搶著下料翻炒,最終混合出來的口味無人可以預料。

     可以說,台灣的政治鬥爭比較文明,大陸的比較粗野;或者說,台灣的政爭過程有法律和媒體的制衡,而大陸則是法律和媒體管不到的家務事。然而這只是比較表面的觀察;台灣人真正應該問自己的問題是:為什麼一人一票的民選制度,歷經兩次政黨輪替,不但消滅不了官場惡狀,甚至在法律程序的保障下,出現腐敗市場化、惡行程序化的高級形式?

     台灣的政治現狀,可稱之為「中國式的台灣民主」,那是一種保證國家機器拋錨的狀態。大陸人士曾笑稱「不到台灣不知道文革還在搞」,其實說的不準確,準確的嘲笑應該是「不到台灣不知道文革還可以選舉化」。(作者為戰略顧問公司負責人)

没有评论:

明鏡關注點

明镜博客 » 时事

明鏡歷史網

明鏡網

明鏡十大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