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19日星期五

“两位有力的干扰者”

莫言和廖亦武分获本年度诺贝尔文学奖及德国书业和平奖,在德语媒体中继续引发关注。《时代》周刊发表一篇评论文章指出,现在是到了德国公众抛却对中国一厢情愿看法的时候了,两位作家为此提供了机会。

10月18日一期的《时代》周刊发表题为“两位有力的干扰者”的评论文章,就西方公众对莫言和廖亦武今年分别获得两个重要奖项作出的截然不同的反应作了分析:

“常有人提出的一个论点是,人权纯由文化决定。其实,这一观点本身就透出了某种居高临下的态度。按这一观点,中国人对建立法治国家不感兴趣,人民对警察 的、甚或党的恣意妄为无所谓,因为,在中国历史上,类似的东西早已有之。更有甚者,西方的人权之友们还认为,绝大多数中国人的受教育程度尚未达到可以选举 的水平。

“这不对。廖(亦武)和艾(未未)是非同寻常的人物,而一个不愿停滞不前的社会正需要这样的人物。这些人不满足于现状。憧憬另样的社会正是艺术家和作家的天职。对北京官僚们的合同信用心满意足的德国商人们也应认识到这一点。任何人都无权否认廖亦武这样的人士。


 
 
“这一点同样也适用于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他与廖大相径庭:性格矛盾、非黑非白,正是中国的灰色文化环境适于制造的那种类型。莫极出色地描绘了社会的阴 暗面;他要求释放系狱的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刘晓波。同时,他又毫无愧疚之感,孜孜不倦地传播毛泽东关于艺术应听命于革命的那篇演讲。由此,莫似乎有悖于自己 的理念。

“然而,有幸不必生活在共产主义制度下的德国人又有何权利,象《日报》新近所做的那样,称这样的行为态度‘令人羞愧’和‘恶心’呢?倘诺奖评委会在刘(晓 波)和流亡作家高行健之后授奖于又一名异议人士,那它就真的会得到不过是一个政治工具的名声。而这对任何一方都无助益。”




第三条道路

《时代》周刊的评论文章接着以缅甸为例指出,重要的是,如何推进中国内在的改革。为此,西方需走第三条道路,即将批评与捆绑相结合的那种聪明的做法:

“将诺贝尔奖授予莫是一个例子。他是一个中国可以为之高兴的获奖人,而同时,他之获奖又让人联想到依然被关押的刘晓波。而莫获奖首先把世界的目光引向了中 国,一个比许多德国人所想象的复杂得多的国家。……中国之复杂不容我们简单地在它的各种人物中只照见我们自己。我们必须学会,对它做更仔细的观察。而这方 面,可以看看这两位获奖者的作品。两人都可以告诉我们很多东西。”


 
 
同一天的《法兰克福汇报》注意到中国国内对廖亦武在获颁德国书业和平奖发表的演讲作出的反应:

“北京的党刊〈环球时报〉抨击在柏林流亡的作家廖亦武的获奖演说是‘歇斯底里’,是‘政治极端主义’言论。……演说文本可以在多个中文互联网站上找到。在 那里可以看到的没有受到检查的评论中,廖亦武关于中国应该分裂的要求尤其受到抨击。……不过,在具改革倾向的经济杂志〈财经〉的论坛上,一个网民也批评了 〈环球时报〉:廖在德国可以发表关于中国的不同看法。他并没有说,他反对中华民族。〈环球时报〉的评论员为何将两者混淆起来?”


摘编:凝炼

责编:雨涵

[摘编自其它媒体,不代表德国之声观点]

德国之声中文网

 

没有评论:

明鏡關注點

明镜博客 » 时事

明鏡歷史網

明鏡網

明鏡十大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