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8日星期六

兩岸“保本”高於“突破”



《中國密報》記者柯宇倩/2012年,台灣由馬英九連任總統,中國大陸由習近平接班領導,兩岸關係是否會有一番新氣象?台灣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政治學研究所所長范世平在接受《中國密報》專訪時表示,目前習近平尚未全面掌控黨、政、軍,因此在對台政策上短期內不會有大動作,但兩岸的經貿交流也已告一段落,加上台灣民眾對政治談判的反彈心態,現階段兩岸恐怕只能維持現狀。


實現政治協商困難度大

2013年3月,習近平將出任中國國家主席,正式接掌中國,范世平認為,當習近平的黨、政、軍權都完全到手後,才真正是他的對台政策可以實施的時候。

“解放軍的對台工作也是相當重要的一環,從過去來看,胡錦濤雖然十六大就接總書記,但一直到2004年江澤民卸下中央軍委會主席後,胡錦濤才在對台政策上有比較具體的作為。”范世平對《中國密報》舉例,反分裂國家法、連戰和宋楚瑜訪問大陸、“胡四點”乃至“胡六點”,都是2005年之後才見到的,也是胡錦濤接任中央軍委會主席後才正式鋪陳的。

此外,整體大陸對台人事的變化,也要等到2013年的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召開後才能得知。中共中央對台工作領導小組的組長將由習近平出任,副組長一般由全國政協主席,也就是俞正聲擔任,其他成員包括主管涉外與台港澳事務的國務委員、國台辦、海協會、解放軍總參謀部、統戰部等的主管人員。

范世平表示,這些部門的人員都要做大幅度的更迭,等中共中央對台工作領導小組、國務院、國台辦、海協會等體系進行了改變後,未來大陸的對台政策才會比較清楚。

但習近平剛接班,范世平認為初期還是以安內為主,只要台灣內部情勢沒有重大變化,他也無暇顧及涉台事務,所以在對台關係上不會有太多的突破。

“兩岸的經貿交流到胡錦濤時,已經到一個段落,接下來就是是否要展開政治協商,習近平可能想與胡錦濤有個差別,但經貿領域可談的大都談了,ECFA簽署後,也只剩下後續談判了,這些都只是很技術的問題。”

而且一個很現實的問題是,范世平對《中國密報》指出,怎樣政治定位台灣,都讓政治協商很不容易。“馬英九最近接受亞洲週刊的訪問時,已經講得很清楚,他如果到大陸訪問,就只有一個身份:中華民國總統,但中國大陸不可能接受,所以短期內要進行政治協商不簡單。”

“所以習近平在兩岸問題上,有沒有超越的意願,是很重要的。”范世平對《中國密報》說。

但范世平認為習近平也很清楚,政治談判不是完全操縱在大陸手中的,因為第一,要看美國的態度,“美國一定不支持兩岸進行政治談判,所以我不覺得兩岸關係會是習近平的一個熱點,因為他若想再突破很困難。”

第二,要看台灣內部的態度。“馬英九2012年選舉前,只是說可能會簽署和平協議,台灣內部的民意反彈就非常大,以致於馬英九必須立刻停止討論這個議題。”

兩岸人事變化關係未來走向

台灣方面的情況關係著兩岸關係。台灣兩個與兩岸關係相關的機構——海基會和陸委會,2012年9月時進行了人事更迭。國民黨祕書長林中森成為海基會董事長,接替江丙坤的職位;陸委會主委則由王郁琦擔任,原主委賴幸媛調任為WTO大使。

范世平認為,讓大陸感到陌生,在台灣又不涉及兩岸事務的林中森能獲青睞,原因是“利益迴避”。 2008年以來,兩岸關係迅速改善,同時創造出無窮商機,海基會董事長既能掌握人脈,又在選舉時有相當的影響力,因此與兩岸事務沒有干係的林中森就是他最大的優勢。在海基會逐漸變成只是個簽約角色的情況下,海基會董事長只要在兩岸事務上不減分就行。

至於“馬英九的分身”王郁琦,則能保證未來馬英九的兩岸政策能確實執行。前任主委賴幸媛出身台聯黨,被認為是馬英九兩岸政策的“煞車皮”,王郁琦還具有曾參與多次選舉,瞭解選民需求的優勢。

范世平對《中國密報》進一步解釋,從海基會和陸委會的首長人選更迭可看出,台灣的大陸政策是偏向維持現狀,亦即“保本”高於“突破”;一方面,馬英九在第一任期積極推動兩岸經貿關係,這樣的歷史定位已經確立,另一方面,再下一步可能就得面臨討論經貿以外問題的挑戰,如政治談判或文化協議,這不會是馬英九想觸碰的問題,因為碰觸後壓力很大,因此保持目前的兩岸關係是最好的選擇。

對台灣民眾來說,政治談判也是個敏感問題。根據台灣《聯合報》2012年9月公布的民調,對於台灣的前途,台灣民眾仍以“永遠維持現狀”為主,有48%,但與2011年的52%相比少了4%,希望“盡快獨立”的人從14%增加為18%,希望先維持現狀以後再獨立的有13%,比2011年少了2%,主張“急統”的有5%,增加了1%, “緩統”的有10%,與上回持平。

范世平對《中國密報》指出,支持台獨的台灣民眾升高,支持維持現狀的減少,但支持統一的幾乎沒增加,因此台灣社會對中共政權還是高度不信任,不管是ECFA或其他的讓利,台灣民眾都視為統戰策略,不僅沒改變台灣民眾對大陸的看法,還增加了對大陸的戒心,台灣民眾認為兩岸的經濟是相互競爭的,不是合作的。

美國心理學家馬斯洛(Abraham Maslow)所提出的“需求層次理論”指出,人類需求從最低到最高分別是生理上的需要、安全上的需要、感情上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實現的需要,范世平認為,大陸從1978年改革開放迄今,人們所追求的是生理需求,但當生活條件改善後,便開始尋求安全需求,因此胡錦濤積極推動“小康社會”與“和諧社會”,但要求政府權力限縮的尊重需求,與發展民主的自我實現需求,多數民眾想不到,中共也不會給,所以發展經濟還是最好的統治方式。

但台灣已經進入了政治民主的自我實現階段,香港也是如此,因此北京只給經濟上的滿足,卻不希望台灣和香港有自我實現的滿足,都無法有效收買人心。范世平對《中國密報》說,香港雖然回歸後,大陸給了經濟上的滿足,但香港人覺得自己不受尊重,香港民主遙遙無期,如今又用國民教育的方式來改變香港人的思維,因而引起不滿。“所以大陸的對台或對港澳統戰,都面臨很大的危機。”

2014年,台灣即將進行七合一大選,選出台北市、新北市、台中市、台南市與高雄市的市長、市議員與里長,以及金門縣及連江縣的縣市長、縣市議員、鄉鎮市長、鄉鎮市民代表與村里長。

范世平對《中國密報》表示,雖然大陸很想在2016年台灣大選之前確立一個兩岸政治框架,因為如果2016年民進黨執政,這個框架就能發揮作用,但每當台灣有選舉時,大陸的兩岸政策方向仍會以穩定為主。

范世平指出,台灣內部對兩岸政治協商也很反彈,因此馬英九也清楚,如果去捅這個“馬蜂窩”,對他的歷史定位沒有好處,因此馬英九在此議題上就是“拖”,能拖到2016年他卸任最好。“台灣沒有一個政治人物,會主動提政治協商,根本就是避之唯恐不及,能拖就拖。”

至於2016年之後的兩岸情況,范世平說,又必須視台灣總統由誰當選而定,如果民進黨當選,兩岸有突破的機會就非常低。

范世平認為,讓大陸感到陌生,在台灣又不涉及兩岸事務的林中森(圖)能獲青睞,原因是“利益迴避”。(中央社)

没有评论:

明鏡關注點

明镜博客 » 时事

明鏡歷史網

明鏡網

明鏡十大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