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3月4日星期一

打貪:先確保自己沒問題才打

《外參》記者柯宇倩/十八大後,中國政壇吹起“廉政風暴”,展現中共打擊貪腐的決心,但美國里奇蒙大學(University of Richmond)文理學院副院長、政治系主任王維正在接受《外參》採訪時表示,中國處在改革進行到一半的階段,因此貪腐猖獗,雖然目前的打貪勢頭強勁,但王維正對貪腐能打擊到多高、多深的程度,持懷疑態度。
 
 
貪腐的結構性問題:改革進行到一半
 
中國30年的改革開放,被一些人視為造成嚴重貪腐的主要原因。王維正對《外參》表示,中國推動市場性的經濟改革,雖然整體來看達到很輝煌的成果,但也有很多後遺症,這也是以胡錦濤為首的第四代領導人強調和諧社會的原因。
 
“經濟發展的果實,沒有被全民平均、廣泛地享受,而是集中在少數人手中,比如與政權關係比較密切、或負責國營企業的人。”王維正說,大部分的經濟果實流到少數人的手裡,也與中國崛起的民族主義有關。在經濟策略上,中國比較注重擴張和推展大型國有企業,好與世界上已站穩腳跟的大企業一爭高下。
 
“一些數據可證實,現在中國大陸的貧富差距懸殊,比毛時代差了很多,過去是均貧,現在雖然整體富有很多,但差距大。”王維正對《外參》說。
 
有人認為每個文化對貪腐的定義不同,一些花錢打通官員的作法,在西方被視為貪腐,但在一些較注重人治的社會,則視為人情,且官員拿了錢,更有動力做事,因此有人把賄賂形容為一種“潤滑劑”。
 
但王維正認為,這種潤滑劑只能是階段性的。“一個社會發展到某一個地步,這樣的現象應該慢慢消除,因為在人類社會進程上,在道德、文化上,這種現象應該是不被允許的,現代化社會,不應該再是人治社會。”
 
王維正對《外參》指出,中國大陸的平均人民所得,已經進入中度發達國家,如果平均人民所得能提高,賄賂的現象應該會慢慢減少。但目前因為改革到一半,因此任何權位的守門人,都可能成為被賄賂的對象,這也是中國貪腐猖獗的原因。
 
王維正說,改革到現階段,一半是社會主義、一半是資本主義,一半統治經濟、一半市場經濟,這樣的灰色地帶,是中共貪腐嚴重的最主要原因,要不讓掌權者輕易地把權位化作具體的利益都很難,所以貪腐在現在的情況下,是結構性問題,而因為有這樣的結構性因素,在可預見的將來,貪腐問題應會持續。
 
打擊貪腐前,先確定不會打到自己
 
媒體的尺度在習李體制下也展現出不同於以往的新氣象。央視開始報導打壓言論自由、耕地爭議等事件。中共政治局124日通過8項規定,要求厲行勤儉節約,包括政治局成員到基層調研要輕車簡從,減少陪同,並精簡會議活動與文件簡報,控制隨行人員與交通工具、減少交通管制等。現還傳20133月以後,中央將展開針對腐敗問題的“整風運動”。
 
但目前的打貪令人想起過去蔣經國光有雄心壯志,最後卻失敗收場的事件。世界新聞網的評論寫道,貪腐問題已成為根深蒂固的文化,習近平反腐如當年蔣經國打老虎經驗,可能贏得一時的掌聲,卻不能根本解決問題。
 
1948819日,蔣介石公布《財政經濟緊急處分令》的貨幣改革方案,以金圓券取代法幣,並將蔣經國派往上海主導經濟改革,禁止商人囤積和哄抬物價。蔣經國相信“擒賊先擒王” 的道理,因此將等杜月笙、劉鴻生、榮爾仁、錢新之、李馥蓀、周作民等“老虎”級的人物都請進辦公室,邀求配合政策。初期“打老虎”收到良好效果,杜月笙之子杜維屏就被以“囤貨炒股”的罪名判了8個月徒刑。
 
蔣經國的鐵腕手段執行了一段時間後,雖然物價獲得穩定,但許多商家卻因為不想做虧本生意,仍舊設法囤積貨物,孔祥熙之子孔令侃經營的揚子公司便是其一。不過在蔣宋美齡的護衛下,蔣經國無法拿下孔令侃,信譽掃地,不到兩個月的“打老虎”也終告失敗。
 
拿不下有權勢、有關係的人物,也可能發生在中共目前的打貪上。“現在嚴格打擊貪腐,當然會有一些效果,這表示政權的決心,但如果貪腐已經蔓延到整個體系的話,最後是否能無線上綱地打擊下去?”王維正對《外參》說。
 
由於中國老百姓厭惡貪腐,貪腐也幾乎被認定是每個官員都有的污點,因此王維正指出,中國各階層的政治鬥爭,被鬥垮者通常都會被羅織上貪腐的罪名,這些人或許真有貪污,但是不是因為貪污而下台,就不一定。
 
“北京的陳希同、上海的陳良宇,他們的罪名都是貪腐。薄熙來有貪污腐敗嗎?一定有,但相信他不只是貪污腐敗。”只是即使目前中共展現出令人讚賞的打貪力度,但未來可能只限於比較基層的人員,或像薄熙來這樣樹大招風、權力鬥爭輸掉的人,才可能被揭發腐敗。
 
 
 
 蔣經國的“打老虎”初期收到良好效果,但後來因拿不下有權勢、有關係的人物而信譽掃地。(資料圖片)

没有评论:

明鏡關注點

明镜博客 » 时事

明鏡歷史網

明鏡網

明鏡十大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