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6月17日星期日

周行一:台灣 消失中的小龍

周行一

一九九○年時,亞洲四小龍台灣、香港、新加坡、南韓的國民所得分別為,八一三二、一三二二四、一二二三四、五八九三美元;經過二十年到二○一一年底時,各國的國民所得達到二○一○一、三四○四九、四九二七一、二二七七八美元,顯示台灣的經濟發展已落後其他三小龍,到底是什麼原因造成這個結果?

通常政治運作效率(財政政策、貨幣政策等)、法規、金融市場的發達程度、人力素質、自然資源、企業管理水準、產業群聚、創新能力等因素,決定一個國家的發展潛能;而這些因素能體現在國家典章制度的設計、執行中,都是因為組成國家的個人之間,有良性的互動、競爭、合作。而歷史經驗顯示,新文化、大創新、制度的變革大都源自於外來思維的刺激,與在地因素相互模仿、激盪的結果,所以環境中是否存在外來刺激,就決定了國家社會的發展潛力。

十九世紀後期,日本正受到列強壓迫開放的衝擊,造就了如火如荼的明治維新,成為世界強權之一,同期間日本畫作對梵谷的作品風格有重要的影響,二次世界大戰之後,日本受到另一波來自美國的刺激,日本人到美國學習,造就了戰後的經濟奇蹟。但是一九九○年經濟泡沫破裂以後,國力大衰,失落了二十年,雖然高速經濟發展累積了鉅額外匯存底,但日本人卻逐漸從外向競爭轉為內向短視,過度保護本國產業,抵制外國人及企業在日本競爭,造成經濟體的效率日益低落,現在日本人愈來愈少到國外留學,而國內除了中國留學生,外國人愈來愈少,政客相互攻詰,討好民眾,還在寄望以出口刺激經濟,看來日本將會再失落廿年!

南韓最近在台灣得到許多媒體關注,三星及現代等公司讓日本企業相形失色,其實南韓社會的整體國際化程度比新加坡及香港仍差許多,只有少數外籍工作者及學生,但是全國已漸漸形成一種要拚世界第一的氣勢。韓人愛國心強烈,要與世界爭強好勝的心態壓住了國內害怕的保守既得利益勢力,因而能與世界主要國家逐步簽訂促進貿易及競爭的貿易協訂,迫使國內巿場及內需產業面對強大國際競爭,南韓其實是正在為自己創造日本十九世紀因外力而不得不開放、進步的環境,只要韓人這種好勝心態能持續,國家就會愈來愈國際化。

在一九九七年回歸中國大陸時,香港很擔心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將拱手讓人,但十五年後香港仍舊屹立不搖,利用大陸高度管制金融市場,人民幣尚無法國際化的空隙,以及特殊的政治地位,積極爭取成長空間,香港的最重要競爭策略就是讓資金及人力完全自由移動,香港的政治及經濟菁英都具備完全國際化能力,非常清楚國際化是保護香港居民生活形態的唯一途徑。

新加坡小卻具高度競爭力讓舉世驚羡,最大的原因以及具體的成就,就是外國人都非常喜歡在新加坡工作,新加坡更極力爭取國際菁英長期居留在新加坡,例如曾經嘗試在台灣申請居留權的著名國際投資家羅傑斯,在不得其門而入之後,輕易的取得了新加坡的居留證,這些人為新加坡帶進資金及腦袋,是新加坡成長及安全的最大憑藉。

二○一二年的今天,亞洲四小龍已經是被遺忘的名詞,當其他三小龍已高飛進入新的國際化層次時,台灣面臨的最大挑戰,就是社會中是否有足夠數量的政治及企業菁英,理解國際化是台灣生存發展的唯一途徑。我們過去靠貿易順差成長,經濟發展程度尚遠不及日本就已老態龍鍾,將來是否能改頭換面,邁入一個新的高度成長曲線,就要看國際化程度了;以現在台灣的政治、社會結構氣氛觀之,前景是極度令人不安的。

(作者為政治大學財務管理系所教授)



台灣 聯合報

没有评论:

明鏡關注點

明镜博客 » 时事

明鏡歷史網

明鏡網

明鏡十大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