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3月19日星期二

中國新經濟改革可能再創新高度


《明鏡》月刊記者柯宇倩/澳大利亞前總理陸克文(Kevin Rudd)是第一位能說流利漢語的西方領導人,在中國擁有深廣的人脈。這位長期研究中國問題的政治家看好習近平上台後帶來的轉變,尤其是經濟改革,他也認為,在中國逐漸強大下,美中之間應制訂五年戰略路線圖,讓雙邊關係持續發展。
 
 
中國未來五年的優先政策在中共十八大報告中
 
相較於政治改革,陸克文對經濟改革的前景較樂觀。未來五年中國領導班子的優先政策,都可從中共十八大報告中看出端倪。
 
陸克文稱,如果用“能預知未來的”《聖經》來比喻中國的施政綱領,2010年的一二五計畫或許代表了《舊約》,2012年的中共十八大報告就是《新約》,但就如同《新約》和《舊約》必須放在一起看一樣,一二五計畫和中共十八大報告也必須一起讀,才能瞭解其中的架構。
 
陸克文引用了美軍太平洋司令部分析師希思(Timothy Heath)的分析指出,中共十八大報告在經濟上仍支持經濟發展是解決國家所有問題的關鍵,因此,中國必須有一個新的發展模式。
 
在政治改革上,中共十八大報告強調“進行系統性的改革,標準化決策過程、結構化步驟、加強法律和立法”,希恩認為這是在回應貪腐所造成的“嚴重威脅”。
 
希思也點出了中共十八大報告中所提及的外交政策部分,這部分與前一個版本比較起來,顯得更強硬、特定。中國未來五年的幾項任務包括:調整與其他強權之間的關係、鞏固中國在亞洲的影響力、支持發展中國家,以增加改變世界秩序的籌碼,以及保護中國在海上和其他區域的權力和利益。
 
此外,中國還在這份報中裡首次建議要建設“海洋強國”,指出將“堅決維護國家海洋權益”。 這些都是中國未來五年的優先事項藍圖。
 
中國的經濟改革可能獲得大成就
 
陸克文指出,對中國的新領導來說,2012年至2017年的核心政策議題,就是經濟改革。西方應充分瞭解中國計畫的規模,如果這場改革成功了,獲得的成就將至少能與鄧小平30年前啟動的改革站在同一個高度。
 
中國現在認為,舊的成長模式已經到了“使用期限”,不再足以維持經濟成長的規模,無法產生足夠的勞動市場,也無法再提升生活水平、讓人民脫貧,以維持中共的長期執政。
 
中國的舊成長模式是建立在低工資、勞動密集的製造業以及出口導向的基礎上,但在中國的沿海省分,這個模式已經不管用了,未來10年內,這個模式在中國的中部省分也會開始失效,對四川和其他西部省分來說,也可能最終失效。
 
陸克文分析,舊成長模式“到期”的原因有幾個:第一,飛漲的工資不斷損害中國在世界舞台上的競爭力。第二,中國經濟學家也擔心全球市場沒有能力不斷吸收中國高度勞力密集的出口產品。第三,過去12年來,人民幣的大幅升值大大影響了中國的競爭力,
 
經濟學家擔心的,還有中國的固定資產投資策略持續吸收剩餘經濟成長落差的可持續性。2004年,41%的投資比例已經很高,2011年又增加至46%,到2012年底,將達到50%。
 
另一方面,消費力從10年前的45%跌落至2011年的35%。這種投資和消費力之間的落差是空前巨大的,如果消費疲弱,經濟成長將主要依靠投資。
 
陸克文認為,2008年至2009年政府出台的刺激方案,最終被證明為既沒有目標,也非暫時性的,每次只要中國的成長率出現放緩的跡象,經濟策略的槓桿就會再一次轉向公共投資上,因而掩蓋了更深層次的需求;中國需要生產力導向的經濟改革。
 
最後,在由國家驅動的公共投資的熱潮下,許多來自國營銀行的官方信貸流動,推動了投資的擴大,但如此卻不利於私人公司和個人存戶,在此情況下,這些公司和個人的利息收益都可以忽略不計。
 
在中國經濟放緩的情況下,這些問題在這1年半來已陸續浮現。2012年第三季,中國的成長率在連續七個季度的成長後,第一次下跌。陸克文指出,中國小心翼翼地評估這些難題,並給出結論,這些結論大部分都列在一二五計畫中,此計畫提出了一個新的成長模式。
 
陸克文說,如果新的成長模式生效了,中國將為自身以及世界產出一系列前所未見的新經濟機會,中國認為,這個新成長模式應該建基於更高水平的本地消費力、更低的儲蓄、更大的政府保護網,以及服務領域的快速擴張,以趕上中國快速城市化的腳步,同時也能為私人資本帶來更多的機會。
 
未來可能見到中國進行進一步的市場改革,也能見到中國國營企業的改革和一些私有化。陸克文相信,大家還能見到中國金融服務業的改革、中國民營企業獲得更簡單和更有競爭力的融資管道,好維持並擴大他們的業務。
 
此外,陸克文也相信,其他微觀經濟將有進一步的改革,《中國2030》報告在經濟外,也強調教育、訓練、科技、新財政聯邦主義等議題。陸克文預期中國將出台一個更強健的國家環境政策、進行中國的清潔能源革命,因為中國不想扼殺環境,也不想忽視當地民眾的抗議,況且綠色經濟也是一個新的成長平台。
 
貨幣市場方面,陸克文相信會見到進一步的改革,讓中國的進口在本地市場更有競爭力。
 
但上述的許多改革都有衝突之處,因此李克強可能會將許多改革“打包”起來,置於新城市化的政策之下。改革開放30年來,中國的城市人口越來越多,2011年,中國的城市人口首次超過農村人口,中國已有160個城市的人口超過1億,到了2025年,中國將有超過200個城市的人口超過1億人,到了2030年,中國的城市人口會達到10億人,使得中國的城市人口比整個北美和南美洲的人還多,因此中國領導必須進行改革,但領導在進行經濟改革時,一定也會考慮政治因素。
 
 
 李克強可能會將許多改革“打包”起來,置於新城市化的政策之下。(新華社)
 
 

没有评论:

明鏡關注點

明镜博客 » 时事

明鏡歷史網

明鏡網

明鏡十大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