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5月21日星期二

维稳致中国黑監獄能建在北京中心

《內幕》特約記者林傑


黑監獄老巢安元鼎

  北京安元鼎安全防範技術服務有限公司名義上從事保安相關工作,而實質上主營業務為攔截、關押、遣返上訪者的公司。事實上,在國各地存在很類似的非法黑監獄,然而由於背後有中國政府的支持,一時很難追究法律責

  據《方都市報》披露,這家時間短卻發展迅猛的保安公司據信在北京設立多處“黑監獄”,向地方政府收取佣,以限制上訪者自由並押送返鄉,甚至以暴力段向上訪者施暴。

  訪民抗議廢除勞教制度。

  該報還如此描述:院,封閉的空間,主管們上穿著與警服相差無幾的制服,只不過袖肩上面寫著“治安”,胸前還有編號。大門唯一開啟時,是“囚車”押送著訪民們進進出出的時候,全副武裝的特勤們,冷漠地注視並隨時訓斥著畏畏縮縮的訪民們。安元鼎公司於2010年9月25日被立偵查。與此同時,其董事長張軍、總經理張傑被刑事拘留,立案及刑拘的理由為嫌“非法拘禁”和“非法經營”兩項罪名。至此,該公司與黑監獄問題掛鉤,關於黑監獄問題,半島電視台曾於2009年4月諮詢中國政府,得到“不承認其存在”的答覆。

  人權觀察組織在2011年11月發的首份中文報告中指出,自2003年以來,大量中國公民被關進俗稱為黑監獄的秘密非法拘留設施,關押期間不但無法與外界接觸,且關押時間可長達數天或數月。關押他們的國家公職人員還在不受處罰的情形下,踐踏他們的權利。該組織中國部主任蘇非•理查森(Sophie Richardson)說:“北京中心存有黑監獄,簡直是對中國政府‘改善人權和尊重法治’的言辭的一種嘲弄。

  至今,中國政府對黑監獄問題的迴避態度也頗令人失望。2013年中國召開兩會前夕,英國最新一期的《經濟學人》雜誌刊文,稱“中國以維護社會秩序的名義對黑監獄現象仍然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黑監獄的癥結就在於中國共產黨太致力於維穩。近年來,地方政府、國企以及街道等都紛紛設立維穩辦公室,尋找可能的滋事者。”

   勞教停而不廢

  勞動教養簡稱勞教。勞動教養制度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從蘇聯引進,但和蘇聯的相關制度並不完全相同,形了中國獨有的制度。從法律上講,勞動教養並非《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規定的刑罰,而是法律及行政法規規定的一種行政處罰,公安機關無須經法院審訊定罪,即可將嫌疑犯投入勞教場所,實行最高期限為四年的限制人身自由、強迫勞動、思想教育等措施。


  據國之音報導,2013年1月初央視微博曾發布信息稱:“中央政法委書記孟建柱今天上午在全國政法工作會議上提出將進一步推進勞動教養、涉法涉訴信訪工作、司法權力運行機制、戶籍制度的改革。會上,孟建柱還宣布,中央已研究,報請全國人大常委會批准後,今年停止使用勞教制度。”但是,就在海外許多媒體和網站紛紛轉載這一消息的同時,在中國百度搜索引擎查詢,已經找不到這一消息的原始出處。

  北京理工大學教授胡星斗在接受美國之音採訪時表示:“廢除勞教制度順應了人心,順應了億萬民眾的願望。因為受勞教迫害的人數以百萬計,實際上如有勞教制度的存在,每一個中國人都不會享有羅斯福所說的免於恐懼的自由。每一個人可能都會生活在恐懼之中。”

  據中國新聞社報導稱:“雲南暫停勞教審批,成首個公開叫停勞教省份”。雲南省政法委書記孟蘇鐵於2013年2月5日宣布,從現在起,雲南省對涉嫌危害國家安全、纏訪鬧訪、醜化領導人形象等種行為的勞教審批統一停止;對其他違法情形的勞教審批全部暫停,依據相關法律進行處理,不再採用勞教手段。

  新華網於2013年3月3日電稱,參加2013年兩會的全國人大代表、福建華僑大學法學院副院長戴仲川認為,“勞動教養制度一定程度上讓公民生活在恐懼中”、“未經法庭定罪就剝奪、限制人身自由的措施,沒有制約和監督措施,這極易導致權力濫用。”
  香港萬人抗議李旺陽被自殺。

  另一全國人大代表、江西財經大學法學院院長鄧輝認為,勞動教養制度違了包括立法法和行政處罰法在內的諸多基本法律,並與中國政府簽署的人權公約相背,其改革已經箭在弦上,不改不行。

  一直以來,惡法勞教充當著打壓異見人士、法輪功學員和訪民的有力工具,政法委也將勞教變成了創收工具。而官方放出來的這種停而不廢的口風,很令人懷疑其改變勞教制度的誠意,更何況廢除勞教會牽扯進多少地方、多少人員的利益,恐怕一時難以撼動。律師成於2012年8月曾發起“千萬公民大聯署廢除勞教簽名”的活動,並將徵集到的1萬多個簽名寄給全國人大和國務院。他在一次接受外媒採訪時,卻被警方以“涉嫌顛覆國家政權”之由傳喚。

  中國媒體人北風(溫雲超)曾一語中的地表示:“勞教制度豈是想廢就廢,華北東北多數勞教所至少1/3以上是法輪功練習者,多的一半以上;南方多是賭博吸毒的,明碼標價,所外執行用錢買,最低價都要8000元一年,更不用說還是免費勞動力,制度後面就是數以千億計的利益鏈。”(《內幕》第15期)

没有评论:

明鏡關注點

明镜博客 » 时事

明鏡歷史網

明鏡網

明鏡十大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