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2月14日星期三

林毅夫应当离诺奖更近,为何现在显得更远了呢


未普

去年10月,挪威诺贝尔奖委员会不顾中国政府的软硬兼施,把和平奖颁给了身陷囹圄的刘晓波,《环球时报》次日便发表了一篇抨击文章《诺贝尔和平奖又砸自己的牌子》。今年12月9日,《人民日报》也发表了一篇抨击诺贝尔奖的文章,题为“‘诺奖’的偏执与中国的自信”。但是,此“诺奖”非彼“诺奖”,该文猛烈抨击的,是中国政府最梦寐以求的诺贝尔经济学奖。

这篇署名“常名”的文章,对今年两名美国经济学家获诺贝尔奖非常不满,认为“诺奖”评委们如此偏爱美国经济学家,实质上是对以美国为代表的资本主义制度与学说的偏爱;还说,正是为了维护资本主义制度与学说的唯一合理性,“诺奖”评委们才会一叶障目,偏离客观公正的轨道。

可是很长时间以来,中国一直在孜孜不倦地追求诺贝尔经济学奖。中国认为,在所有的诺贝尔奖项中,中国最有资格获得经济学奖。这首先是因为中国经济在过去的30多年中,一直是世界的翘楚,如今已发展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出口国,第一大外汇储备国。此外,中国有一大批学有所长各有建树的经济学家,其中一些人在国际经济学界颇有声望。

可是,中共为何这一次同诺贝尔经济学奖过不去?仔细阅读了常文,我以为,该文反映了胡锦涛当局希望得奖的紧迫心态和眼见这个希望越来越渺茫的失望心态,而当局的希望和失望均与中国模式有关。

胡锦涛在今年2月接受《华尔街日报》采访时表示,过去三十年的经济成就,已经验证中国现有的政治模式是成功的。常文如出一辙地说,中国的经济发展证明了中国模式的成功;而“独具特色的中国模式”,“正是在党的创新理论指导下”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无疑是科学的,理应在世界经济理论体系中占据一席之地”,而中国模式的设计人与解释者,都应获此桂冠。

如果中国在胡锦涛任期内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就等于国际上认可了他领导下的中国模式,而胡的执政业绩就会因此而载于史册。这个盘算不可谓不精。可是一些消息传出,给当局兜头一盆冷水。据博讯来自北京的消息,这两年中国以“中国模式”为由推出三到四位靠设计与成功解释“中国模式”的经济学家,其中包括林毅夫、刘吉等,但实施的情况完全不理想,推荐林毅夫的一位北京学者抱怨说,西方根本不认为林毅夫有经济理论,而林的官方背景也受到一些西方学者的质疑。

我为林毅夫感到惋惜。记得早年在耶鲁大学读经济学时,笔者听一位中英文俱佳的美国博士生、中国问题专家说,在他读过的中国人写的经济学论文中,林毅夫写的最好,经济理论功底最扎实。林毅夫86年在芝加哥大学经济系获博士学位,其毕业论文《中国的农村改革:理论与实证》被导师舒尔兹评价为“新制度经济学的经典之作”。

林毅夫也被公认为是继杨小凯和张五常之后离诺贝尔奖最近的华人经济学家,而他和诺奖的渊源其实也最深。林毅夫的导师舒尔茨就是197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林现在受聘为世界银行副行长兼首席经济学家,这个位置曾有很多诺贝尔奖得主就任;他曾两获中国经济学研究最高奖—孙冶方经济科学奖。正因为如此,北大CCER两年前就推出一篇文章“下一个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林毅夫”(“The Next Nobel Prize Winner: Justin Yifu Lin”),为林毅夫角逐诺奖造势。

林毅夫应当离诺奖更近,为何现在显得更远了呢?众所周知,诺贝尔经济学奖的根本要素是经济学家的创造性思维,而不是“党的创新理论”。倘若“党”把自己的理论强加给经济学家,或者经济学家以党的理论为理论,结果只能是一个:离诺奖越来越远。

林毅夫曾经这样教育自己的学生:“军人的理想是马革裹尸还,我最大的愿望就是累死在书桌上”。可惜的是,林毅夫的这个献身于书桌的愿望,经常受到他的官方背景和官方责任的干扰。而这还是次要的。更重要的是,背负那么多的官方责任和背景,谈何自由之思想,独立之精神?倘若没有自由之思想,独立之精神,又谈何诺贝尔奖呢?

总之,胡锦涛当局希望借诺贝尔经济学奖宣扬中国模式的愿望,随著其执政逼近尾声而获奖仍然遥遥无期,正在趋于幻灭。当局的失落,于是就可想而知了。(rfa)



没有评论:

明鏡關注點

明镜博客 » 时事

明鏡歷史網

明鏡網

明鏡十大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