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永峰
「蘇聯消失的世界,原來長這個樣子。」這大概是所有經驗過冷戰時期的知識人,對於眼前東亞情勢的共同感嘆。第二世界的消失,也讓第三世界的存在意義一夕喪失,國際政治中的權力政治也一去不返。不過,近來東亞情勢怪奇至極,權力政治的蹤影四處可見,令識者頗有時代逆行之感。
今年六月在新加坡舉行的亞洲安保會議當中,美國宣示將把海軍艦艇的太平洋/大西洋配置比例,由原本五比五調整為六比四。從原來的平衡配置,變更為以太平洋為重。此一改變,被認為是美國「重回東亞」或對中國軍事包圍的具體象徵。
不過,就筆者來看,美國從來沒有離開過東亞,也不會想要離開西太平洋。
回顧美國發展史,我們就都可以清楚地知道,那是一部由東往西,從大西洋往太平洋的擴張史。順著此一脈絡來看,一九四○年代的太平洋戰爭,事實上就是一場美日海洋霸權的爭奪戰。戰爭的結果使得美國的勢力範圍進逼太平洋西岸。也就是說,美國一直都是海洋國家,不會離開海洋,不會放棄通商貿易。眼前TPP體制的構築(太平洋的內海化),無疑也是美國海洋性格以及通商主義的具體實踐。也就是說,海洋利權的確保、通商障礙的排除、自由貿易體系的構築,正是美國三位一體永不退轉的國家目標。
二○○一年中國的國內生產總值(GDP)正式超越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的歷史回歸在世界史上的意義當然重大。只是中國長期作為大陸國家,眼前的海洋進出、海權主張,還沒有辦法判斷是歷史的創新,或是歷史的逸脫。不過無論如何,海洋國家美國和大陸國家中國在太平洋的交錯,勢必創造世界史的新頁。同時,美中的歷史「衝撞」只會在太平洋,不會在大陸。也就是說,中國的「出海」,無疑將是今後東亞安全保障問題的熱點。
對東亞而言,中國的崛起和蘇聯的消失,所牽動歷史動能一樣強大。面對此一歷史性的「大轉換」,日本和北韓別無選擇;韓國還在觀望;台灣則終將面臨選擇。
戰後日本,無從自立,憲政/外交/國防都只能追隨美國,固守美日安保體制。雖然身處「遠東」,卻永遠難脫「遠西」。因此,強化中國的「敵國性」便成了日本最務實的歷史選擇。隨著中國急速的歷史回歸,此一傾向更為顯著。這從日本防衛省七月三十一日公布的《二○一二年版防衛白皮書》中,清晰可見。近五百頁的白皮書用了極大的篇幅強調中國的崛起與威脅。更令人關注的是,今年的白皮書首度討論中國的政治、社會問題,明言北京政治菁英與軍方高層的關係日益複雜,「軍方影響外交決策的程度正在改變」,可能對日中之間的危機處理帶來挑戰。另外,近來石原慎太郎等右翼國粹主義者的集結,日本在領土/主權問題上的暴走,無疑也是此一理路的再生產。
馬克思的語法永遠具有時代的穿透性,如果借一段來說明眼前的東亞現況,不外乎:一個幽靈,權力政治的幽靈,正在東亞遊盪。北起鄂霍次克海,途經日本海、東海,直到南海皆見蹤影。為了對這個幽靈進行神聖的圍剿,舊東亞的一切勢力,都非得聯合起來不可。
(作者為東海大學日本區域研究中心執行長,京都大學法學博士)
台灣 中國時報
标签
“內幕”
《 大事件》
《 內幕》
《 外參》
《調查》
《匯報》
《歷史日報》
《名星》
《明鏡譯報》
《明鏡郵報》
《明鏡月刊》
《新史記》
《政經》
《中國密報》
財大出版社
財經
港澳
國際
國際人物
哈耶出版社
海外華人
軍事
科教
歷史
兩會
領袖出版社
留學生
六四事件
美國
美國總統大選
蒙古問題
明鏡出版
明鏡電子書刊
明鏡獨家
明鏡書城
明鏡網
明鏡新聞網
明鏡行動
明鏡專訪
內部書店
歐洲
評論
生活
時事
視頻
台灣
台灣總統選舉
外參出版社
溫家寶
文娛
西藏問題
習近平
香港特首推選
新疆問題
亞太
中共十八大
中國
中國大陸
中國官場
中國民眾抗爭
中國人物
中國外交
订阅:
博文评论 (Atom)
明鏡關注點
- ► 2013 (5832)
-
▼
2012
(16277)
-
▼
九月
(863)
-
▼
9月 04
(35)
- 胡錦濤:讚希拉蕊推動中美關係
- 习近平临时取消与希拉里李显龙会面
- 18大前中央外派督导组 力避大规模进京上访
- 日本機密指南曝光 允開槍阻保釣
- 台灣GDP 亞洲12國之末 消費不振 出口衰退
- 希拉蕊訪中 促訂南海準則 陸媒反批「強化互疑」
- 希拉妮來者不善 解放軍四處撲火
- 要對抗的是龐大的國家機器
- 公義不彰私刑至 官逼民反無處申
- 只能黨的一把手進軍委
- 試驗轉基因大米 華童淪為小白鼠
- 中國印度将恢复军事演习
- 柬埔寨官員稱中國提供該國巨額優惠貸款
- 谷案違反當事人自聘請律師的規定
- 原重庆公安局副局长传因受贿被捕
- 英媒:胡春华入局受阻 习近平再得分
- 栗戰書祖父是省官,叔父是烈士
- 希拉里·克林顿访华:和事佬?搅局者?
- 令计划之子法拉利车祸引发的政治风波
- 马英九准备乘飞机遥望争议岛群
- 杜润生:“六四”有可能批“趙萬反黨集團”
- 2012年9月3日《明鏡郵報》
- 2012年9月3日《歷史日報》
- 德中关系:温家宝默克尔双赢
- 瓦良格航母涂舷号「16」意味即将服役
- 两华人高空大打出手瑞航被迫返回
- 中国和印度同意恢复举行联合军演
- 周、令、薄的“三角”政治聯盟史
- 法新社:外国人观察中国视野狭窄 缘由官方审查限制文学发展
- 傅申奇:《漫谈十八大》
- 希拉里訪華前夕中國官媒發動攻擊
- 希拉蕊將訪陸 盼解南海爭議
- 胡錦濤:大陸與鄰為善以鄰為伴
- 英媒:陸客為台灣經濟帶來活力
- 權力政治幽靈 漫步東亞
-
▼
9月 04
(35)
-
▼
九月
(863)
明镜博客 » 时事
明鏡歷史網
明鏡網
明鏡十大热帖
-
內容提要: 有人說,如果沒有1989年的“六四”,鄧小平將以撥亂反正、改革開放的領袖形象留名青史;如果沒有1992年的“南巡”,鄧小平將以堅持專制、冷酷血腥的屠夫形象遺臭萬年。 人們曾經以爲,鄧小平在世間的形象,在1997年2月19日他辭世之日就此...
-
编辑按语:本网刊专栏作家夏明的新著《政治维纳斯:从一无所有到中国民主》2012年1月16日在香港出版上市。本文是该书的一章,在此发表,以飨读者。 中共总书记的智慧 前 中国国务院总理和中共总书记赵紫阳为当代中国经济和政治体制改革作出了卓越贡献。他是中共历史上唯一的一位先后担...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理论上体现“人民政权”的含义,全国人大的官方英文翻译,使用congress一词,这表明了全国人大的议会性质;政协会议虽然不经选举产生,也不承担立法功能,但从其主要职能“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来看,也承担着议会的部分功能,全国政协主席出访...
-
【大陸中心╱綜合外電報導】中國網路近日瘋傳一組傳稱在送修筆電時流出的6P「換妻雜交」照,照片中主角一度被傳稱為安徽省廬江縣委書記與副縣長等高官,但當局火速否認,網友則持續進行「人肉搜索」欲揪出照片中所有主角。前天,安徽省合肥學院公開坦承,該校團委副書記夫婦確曾參與豔照拍攝,並已將...
-
(中央社記者江今葉紐約3日專電)「紐約時報」網站今天報導,美國資深官員私下坦言,在處理中國盲人維權律師陳光誠事件時,確實誤判形勢,未能獲得中方完整、詳細的保證。 陳光誠逃往美國駐中國大使館尋求保護6天之後,在美國駐中國大使駱家輝陪同下,前往北京朝陽醫院就醫,峰迴路轉的發展讓此事引...
-
最新研究報告說,去年確認的網絡黑客攻擊最多來源地是中國和羅馬尼亞。 美國電訊業巨頭威訊公司(Verizon)周二(4月23日)發佈的2013年度報告說,去年來自中國的黑客攻擊的源頭大多是國家控制的,目的是竊取資料。 報告說,在確認的621起黑客攻擊中,30%來自中國,28%...
-
在民調滿意度破底且黨內湧現要求交出黨權之際,身兼國民黨主席的馬英九,在中常會即宣布明年將競選連任黨主席,以鞏固其黨的領導地位,以免國民黨崩盤。 其實距離下屆黨主席改選還有一年時間,馬先發制人表示連任的堅強意志,以擊敗黨內的逼宮。在此執政最低潮之際,黨政雙不如意反映在民調上時,馬的...
-
安徽原副省長涉違紀被中紀委調查 胡春華治粵近半載 常委、局委紛訪廣東 外媒:習近平借哥斯達黎加“引誘”中美洲 習近平宣佈「1+100+100+1000」計劃 廣州十餘城管與巡警對峙互拍照 亞洲武競加劇 中國、印度、巴基斯坦增核...
-
旺報 【記者李怡芸/專題報導】 中國十七屆六中全會後,包括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若幹重大問題的決定》及文化部後續下發的《文化系統深入學習全面貫徹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精神實施方案》出爐。 圍繞建設文化強國和2020年...
-
傳德國企業也遭中國駭客攻擊 第85屆奧斯卡獎部分得獎名單 獵人才網站 登陸碰釘 中國人找工作 「有關係」就沒關係 奧斯卡頒獎 李安挑戰11獎項 林泉忠﹕「竹島日」與「尖閣日」 奧斯卡紅毯 準影后爭豔 紅色衙內橫行 遲早逼上梁山 借美壓華落空 安倍自討沒趣 此路...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