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访问中国,外界分析认为南海问题和中日钓鱼岛争端将是她此行的主要任务。在极度敏感的领土主权争议问题上,美国与中国之间将如何互动?
希拉里·克林顿本次访华非常突然,直到上周才宣布了这个消息。而在此之前,中日双方因为钓鱼岛(日本称尖阁列岛)的主权争议而陷入紧张 对峙的局势。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时殷弘教授认为,希拉里·克林顿的访华之行旨在调解: "中国日本之间最近关于钓鱼岛出现非常激烈的对抗,而且两国国内都有一些人预言或者估计说,(钓鱼岛争端)并非没有可能演化为军事冲突。如果演化为军事冲 突,对于美国在东亚太平洋的战略和外交局面都会造成非常大的麻烦。"

尽管如此,时殷弘教授依然认为,美国在钓鱼岛争端方面"避免矛盾激化"的立场,实际上多少同中国政府甚至日本野田内阁有合拍的地方,因此美国的建议或许能 够起到积极作用。但与此相反的是,在南海争端中,由于美国本身参与其中,"对中美关系的战略气氛造成相当大的伤害"。尤其是考虑到克林顿国务卿本人在 2010年以来所起到的作用,她并不是一个在南海问题上最合适与中国政府对话的人物:"在南海问题上,中美两国因为立场有太广泛、太深刻的距离,所以不可 能产生任何实质性的基本的立场接近。"

中美两国都将在今年完成领导人换届,双方在钓鱼岛和南海问题,乃至宏观的外交政策方面是否会有所变化?时殷弘教授认为,考虑到中美在经济领域、包括南海在内的战略层面的诸多矛盾,"换了领导人不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恐怕中美关系今后几年还是会比较困难。"
作者:石涛
责编:李鱼
德国之声
1 条评论:
同HILLARY会面,狐瘟又重复地向世人释放信息:他们是一对儿傻得不能再傻的二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