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7月8日星期一

每日大半時間投入數學領域


《大事件》記者柯宇倩/華人數學家張益唐“存在無窮多個素數對相差都小於7000萬”的突破性發現,讓這位新罕布什爾大學講師一夕成名。許多人都想知道,是什麼造就了張益唐的成就。張的博士導師莫宗堅與新罕布什爾同事葛力明在接受《大事件》採訪時均表示,張益唐將大量的時間投入在數學領域中,數學之外,張益唐也熱心參與社團活動、協助同事,一點都不是外人眼中的“數學怪人”。
 
 
每日大半時間投入數學領域
 
張益唐的第一個學期,主要在討論中度過。莫宗堅說,決定論文方向後,兩人幾乎每天進行討論,焦點集中在莫宗堅發表過的一篇論文。有時這樣的討論會一直持續到凌晨。
 
之後兩個學期,莫宗堅組織了一個討論會,參與的學生包括張益唐在內共五人,討論的主題為日本數學家廣中平佑(Hironaka Heisuke)的奇點化解理論論文。成員們相信,經過兩學期的討論後,世界上懂得該論文的人口多了一倍。猶太裔數學家格羅滕迪克(Alexander Grothendieck)曾表示,此論文是人類歷史中最複雜的論文之一。
 
三個緊湊的學期過去後,執行“虎媽”式教育的莫教授,察覺自己或許沒有做對。莫宗堅認為,應該給張益唐成長空間,因此決定放開手,不再處處敦促。張益唐每週一次與莫宗堅進行討論,莫宗堅做的就是仔細聆聽。19871991年之間,張益唐將所有的課餘時間投入在數學思考上。幾年後,他開始相信自己可能找到了雅可比猜想的解答。做為雅可比猜想殿堂的守門人,莫宗堅檢視了每個想入堂的演算、並在發現錯誤後阻止了每個想進入殿堂的人,包括他自己。莫宗堅認為,雅可比猜想可能只能留給未來去解決。
 
1991年,也是張益唐在普渡的第七年,他完成了博士論文,題目為《雅可比猜想與域擴張度》,並在論文委員面前進行報告,莫宗堅為委員會的主席。張益唐的論文順利通過。
 
網上有消息指出,張益唐在取得博士學位之前,曾表示解決了雅可比猜想,但卻因為其證明中一個來自莫宗堅論文的引理是錯誤的,因此論文的結果最後並未正式發表。但莫宗堅對《大事件》澄清絕無此事,“這是天方夜譚”。
 
“網上有人懷疑莫宗堅那篇有關雅可比猜想的論文有錯,因此誤導了張益唐。我鄭重指出,該篇論文毫無錯失。”莫宗堅表示,1984年,日本大阪大學的宮西正誼教授及美國奧克蘭大學的王穗生教授聯袂訪問普渡大學一學期,目的是研究自己的該篇論文。經過一學期的討論,兩人一致認為該篇論文無誤。10年後,另一位數學家用完全不同的方法,複證了莫宗堅的結果。
 
自己找出路,從此展翅飛
 
張益唐攻下博士後,並未從此一帆風順,他首先要面對的是自尋出路的問題。有時,莫宗堅對於沒有給張益唐找一份工作的決定感到猶疑。但莫宗堅認為,結果是好是壞,沒有誰說得準。或許,在迎接榮耀前接受命運的安排,是張益唐必須走的路。
 
實際上,莫宗堅在70年代末確實曾為學生找定工作,之後莫宗堅向朋友提起此事時,友人們都笑他,這已經是60年代的古老觀念了,70年代晚期的新詞彙就是“預備終身職位(tenure track)”,學生應該自己尋找工作。
 
因此,在張益唐畢業後,莫宗堅告訴張益唐自己找工作的方法時,這位導師從張益唐的眼中看到不安,卻也見到一名想前進北極的探險家、想探索珠穆朗瑪峰的登山家、不畏打雷與閃電的旅行家。張益唐從沒向莫宗堅列出寫推薦信的名單。莫宗堅對《大事件》坦承,當時雙方都有些消沉,張益唐沒有解決這個問題,莫宗堅也有些失望。兩人有些相對無言。
 
沒有被導師推薦做博士後或介紹其他出路的張益唐,曾在肯德雞(KFC)、賽百味(Subway)打工送外賣,也曾擔任會計、送過比薩,剩餘的時間,張益唐用於思考數學。
 
即使是今日,莫宗堅仍舊說不準哪條路對張益唐來說才是最好的。但他確信的是,22年來只發表了一篇論文的張益唐,無法忍受“預備終身制”、“終身制”、“升等”的生活。莫宗堅認為,張益唐像個自由的靈魂,應該放手讓他飛翔。
 
當時,張益唐對莫宗堅說,他將前往羅格斯大學(Rutgers University)與數學家伊瓦尼克(Henryk Iwaniec)見見面。莫宗堅給予祝福。從此張益唐展翅飛翔,一去就是22年。
 
 
 
 葛力明(中國科學院)

没有评论:

明鏡關注點

明镜博客 » 时事

明鏡歷史網

明鏡網

明鏡十大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