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內幕”
《 大事件》
《 內幕》
《 外參》
《調查》
《匯報》
《歷史日報》
《名星》
《明鏡譯報》
《明鏡郵報》
《明鏡月刊》
《新史記》
《政經》
《中國密報》
財大出版社
財經
港澳
國際
國際人物
哈耶出版社
海外華人
軍事
科教
歷史
兩會
領袖出版社
留學生
六四事件
美國
美國總統大選
蒙古問題
明鏡出版
明鏡電子書刊
明鏡獨家
明鏡書城
明鏡網
明鏡新聞網
明鏡行動
明鏡專訪
內部書店
歐洲
評論
生活
時事
視頻
台灣
台灣總統選舉
外參出版社
溫家寶
文娛
西藏問題
習近平
香港特首推選
新疆問題
亞太
中共十八大
中國
中國大陸
中國官場
中國民眾抗爭
中國人物
中國外交
2012年6月30日星期六
香港回歸成就展 不心虛嗎?
中國時報 【鄭漢良】
今天是香港回歸十五周年,北京和香港特區政府以辦喜事的心情舉辦慶典;除胡錦濤主席親臨香港出席慶祝儀式,為梁振英的新政府監誓,北京的國家博物館還舉辦香港回歸十五年的「成就展」。
到底香港人本身又如何看待過去十五年回歸的「成就」呢?香港大學民意研究計畫近日發布兩項民調結果,在接近回歸十五周年之際,香港巿民對中國國民身分的自豪感比去年同期下跌四個百分比,跌至三七%,是十一年以來新低。稍早前港大的另一民調亦發現,港人對中國人身分認同,跌至十三年以來的新低,二十九歲或以下群組的認同率,更創歷年新低,認同本身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者,分數排名最後,比認同是世界公民還要低。
其實北京在收回香港主權後,給了香港經濟上不少的好處。尤其在二○○三年爆發沙士疫情後,透過CEPA協議及自由行,刺激了香港的經濟活動。時至今天,雙方已簽署九份CEPA補充協議,自由行亦已擴大至多個省市。在此同時,為了鞏固香港作為地區金融中心以及人民幣離岸中心的地位,北京前後在香港總共發行了四次人民幣國債。在回歸十五周年之際,國務院發改委還宣布在港、深之間的前海經濟區設立跨境人民幣業務創新試驗區,將不僅會加深粵港合作,還能進一步通過惠港政策增強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在這麼多「好處」之下,香港社會的形勢不但不是一片大好,反而對中國的向心力江河日下。
原因很多,最切身的感受就是香港的貧富懸殊差距越來越大。港府統計處上周宣布,香港的堅尼系數(吉尼系數)已創了四十年新高,達到○.五三七的水平。一般情況下,○.四以上貧富懸殊已是非常嚴重,香港情況可說是瀕臨「爆煲」邊緣。為了粉飾太平,統計處一反常態,故意在最新的數字上加油加醋,說是經過扣稅及福利轉移後,堅尼系數其實只是○.四七五,與二○○六年相同云云。心虛膽怯之情,溢於言表。
事實證明,北京再多的好處,只像甘霖降落在炙熱大地上,表層的大財團、大商賈一下子把雨水吸個精光,流落至社會底層的,沒有一、兩滴。平民百姓又如何不認為北京的好處只是往大老闆的褲袋塞呢?
人心最易拉攏的百姓尚且如此,渴望自由民主等核心價值的知識階層,又因為劉曉波、艾未未、陳光誠及李旺陽事件難免對北京產生疏離之感,神九升空升得更高、蛟龍潛水潛得更深,恐怕亦難以扭轉人心背向。
今天正式上任特首的梁振英,其實對人心回歸這個問題相當重視,但卻模糊了焦點。他最近說,香港曾被殖民統治一百多年,要做好人心回歸的工作,或需要較長時間,包括國民教育等。他又指出,國家很大,有些港人對內地了解不多,需要給他們多點時間。
將問題歸咎於一百多年的殖民歷史、歸咎於國民教育不夠、歸咎於港人因中國太大而對內地了解不多,顯然是斷錯了症,結果只會是下錯藥。
在訪問中,梁振英有意適度改變香港行之有年的所謂積極不干預政策,倒是令人寄予一絲希望。他說,香港過去奉行「積極不干預」的經濟政策,現在應該要「適度有為」。他又說,亞洲金融危機和全球金融海嘯的應對經驗表明,政府對經濟發展不應完全放手,應干預時就要干預。
目前我們無可得知梁振英的「適度有為」是指些甚麼,但假如他對香港長期以來所依賴的一套官商合作體制作出適度的調整,拿出魄力推動具有阻嚇力的公平競爭法,這或許可以幫助梁振英達到「香港經濟和社會發展水平五年後比現在更高」的期望目標,對爭取人心回歸的工作也有所裨益。畢竟,這可能正是溫家寶總理經常所說的香港「深層次矛盾」的所在。
订阅:
博文评论 (Atom)
明鏡關注點
- ► 2013 (5832)
-
▼
2012
(16277)
-
▼
六月
(1486)
-
▼
6月 30
(37)
- 新疆劫機案 世維會:座位糾紛
- 陳鵬:“九二共識”模糊反利兩岸發展
- 中共党员人数超8200万创新高
- 回归中国15周年香港人自豪感跌至11年新低
- 中国屏蔽彭博社,美促中国尊重新闻自由
- 大陸頻讓利 難解香港政治社會問題
- 聯俄羅斯抗中國?美國主導史上最大軍演
- 王立軍辭人大職務 等受審
- 中国屏蔽彭博社,美促中国尊重新闻自由
- 中国观察:大陆香港差距引大陆民众反思
- 《人民日報》社論:中共臨四大危險
- 報道縣官吸天價煙 中國記者遭停職
- 六四也不能問 你能啞忍嗎?
- 一國兩制貴在存異 應放手讓香港人自理
- 香港回歸成就展 不心虛嗎?
- 捍衞香港人的尊嚴7月1日上街
- 奪命油車橫行 誰管百姓安全
- 嘲弄薄熙来被劳教重庆市民将索国家赔偿
- 薄瓜瓜在案件中的角色?
- 中共黨派鬥爭“鬧而不翻”
- 團派和太子黨只是暫時現象
- 鑒定官員名錶的“花果山總書記”到底是誰?
- 李庄独家曝光黑暗内幕:重庆打黑对我刑讯逼供细节
- 香港各团体及市民七一前举行抗议游行
- 世界媒体看中国:纽约时报登陆
- 「香港能信此人吗?」梁振英上《时代》封面人物
- 王維國在甄別案件時發現王洪文和張春橋的問題
- 南京武汉的光化学污染引起的一场闹剧
- 2012年6月29日《明鏡郵報》
- 明鏡網熱點排行榜(2012年6月29日)
- 2012年6月29日《歷史日報》
- 海外维族人质疑中国官方对新疆劫机事件的说法
- 香港回归15年 民众满意度创新低
- 山东陈克贵“杀人”案,当事人仍不得见律师
- 胡錦濤參觀香港啟德發展區
- 西藏流亡政府在台重申达赖喇嘛“中间路线”寻求西藏自治
- 中國媒體向政府道歉 言論自由遭議
-
▼
6月 30
(37)
-
▼
六月
(1486)
明镜博客 » 时事
明鏡歷史網
明鏡網
明鏡十大热帖
-
內容提要: 有人說,如果沒有1989年的“六四”,鄧小平將以撥亂反正、改革開放的領袖形象留名青史;如果沒有1992年的“南巡”,鄧小平將以堅持專制、冷酷血腥的屠夫形象遺臭萬年。 人們曾經以爲,鄧小平在世間的形象,在1997年2月19日他辭世之日就此...
-
编辑按语:本网刊专栏作家夏明的新著《政治维纳斯:从一无所有到中国民主》2012年1月16日在香港出版上市。本文是该书的一章,在此发表,以飨读者。 中共总书记的智慧 前 中国国务院总理和中共总书记赵紫阳为当代中国经济和政治体制改革作出了卓越贡献。他是中共历史上唯一的一位先后担...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理论上体现“人民政权”的含义,全国人大的官方英文翻译,使用congress一词,这表明了全国人大的议会性质;政协会议虽然不经选举产生,也不承担立法功能,但从其主要职能“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来看,也承担着议会的部分功能,全国政协主席出访...
-
【大陸中心╱綜合外電報導】中國網路近日瘋傳一組傳稱在送修筆電時流出的6P「換妻雜交」照,照片中主角一度被傳稱為安徽省廬江縣委書記與副縣長等高官,但當局火速否認,網友則持續進行「人肉搜索」欲揪出照片中所有主角。前天,安徽省合肥學院公開坦承,該校團委副書記夫婦確曾參與豔照拍攝,並已將...
-
(中央社記者江今葉紐約3日專電)「紐約時報」網站今天報導,美國資深官員私下坦言,在處理中國盲人維權律師陳光誠事件時,確實誤判形勢,未能獲得中方完整、詳細的保證。 陳光誠逃往美國駐中國大使館尋求保護6天之後,在美國駐中國大使駱家輝陪同下,前往北京朝陽醫院就醫,峰迴路轉的發展讓此事引...
-
最新研究報告說,去年確認的網絡黑客攻擊最多來源地是中國和羅馬尼亞。 美國電訊業巨頭威訊公司(Verizon)周二(4月23日)發佈的2013年度報告說,去年來自中國的黑客攻擊的源頭大多是國家控制的,目的是竊取資料。 報告說,在確認的621起黑客攻擊中,30%來自中國,28%...
-
在民調滿意度破底且黨內湧現要求交出黨權之際,身兼國民黨主席的馬英九,在中常會即宣布明年將競選連任黨主席,以鞏固其黨的領導地位,以免國民黨崩盤。 其實距離下屆黨主席改選還有一年時間,馬先發制人表示連任的堅強意志,以擊敗黨內的逼宮。在此執政最低潮之際,黨政雙不如意反映在民調上時,馬的...
-
安徽原副省長涉違紀被中紀委調查 胡春華治粵近半載 常委、局委紛訪廣東 外媒:習近平借哥斯達黎加“引誘”中美洲 習近平宣佈「1+100+100+1000」計劃 廣州十餘城管與巡警對峙互拍照 亞洲武競加劇 中國、印度、巴基斯坦增核...
-
旺報 【記者李怡芸/專題報導】 中國十七屆六中全會後,包括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若幹重大問題的決定》及文化部後續下發的《文化系統深入學習全面貫徹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精神實施方案》出爐。 圍繞建設文化強國和2020年...
-
傳德國企業也遭中國駭客攻擊 第85屆奧斯卡獎部分得獎名單 獵人才網站 登陸碰釘 中國人找工作 「有關係」就沒關係 奧斯卡頒獎 李安挑戰11獎項 林泉忠﹕「竹島日」與「尖閣日」 奧斯卡紅毯 準影后爭豔 紅色衙內橫行 遲早逼上梁山 借美壓華落空 安倍自討沒趣 此路...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