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6月30日星期六

大陸頻讓利 難解香港政治社會問題


(中央社記者翟思嘉台北30日電)香港主權移交進入15週年,往年週年紀念日都會有大陸高層領導人到訪,並送上惠港利多,但到今日,香港人要求的已不僅是一時的經濟讓利,而是整體的政治、社會制度進步。

香港過去給人「經濟動物」的印象,主權移交後,大陸也亟思維持香港經濟的繁榮穩定,以彰顯一國兩制成效;大陸認為只要經濟上對港讓利就是萬靈丹,但基於政治考量下的讓利,有時候非但不具重大效益,也弱化香港的競爭力。

今年胡錦濤訪港前夕,中國大陸也在27日提出關於經貿合作、金融合作、教育交流、科技合作、旅遊合作、粵港合作等6方面惠港措施,希望助香港渡過當前的歐債危機風暴。

胡錦濤的惠港「大禮」後續效應仍有待觀察,但綜觀大陸在歷屆主權移交「七一」週年提出的「禮物」,只有2003年及2011年真正大幅改變了香港的經濟狀況。

2003年香港因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SARS)危機陷入經濟衰退,同時因「基本法」23條引發百萬港人上街抗議,大陸國務院總理溫家寶當年即與香港簽署「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CEPA)及開放陸客自由行。

之後,「七一」成為大陸政府宣布各項CEPA補充協議、釋放利多的最佳場合,也希望藉此爭取民心,化解每年六四燭光晚會及七一大遊行的衝擊。

另外,2011年8月大陸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到訪香港,提出包括貨幣清算機制、開放服務貿易領域等利多,就此確立香港人民幣離岸中心的地位。

但有評論認為,大陸的多項惠港措施雖然對提振香港經濟起了很大的幫助,卻也同時造成了香港經濟高度依賴中國大陸的問題,這對標榜高度自由經濟市場的香港來說,未必是好事。

此外,大陸只重視經濟讓利,對於香港的政治發展對立與社會分配日益惡化等問題並未多加重視;近年香港的媒體自我審查及司法獨立爭議受到許多關注,使香港的自由、廉能、法治浮現隱憂。

同時,大陸政府還需面對香港未來特首與立法會的雙普選壓力、貧富差距日益擴大等政治與社會發展難關,恐怕不是一再釋放經濟利多可以解決的。

在香港政府大肆慶祝主權移交15週年,也是胡錦濤任期將屆、最後一次訪港之際,香港民眾的不滿情緒可能更亟需紓解,香港媒體報導,多個香港民間團體及在野政黨已展開各項抗議活動,使這次胡錦濤訪港的保安規模,堪比1997年香港主權移交時江澤民的保安規模。

胡錦濤昨天到達香港時在機場說,此行希望深入了解香港市民的生活和期盼。但多數香港人並不領情,有香港網友諷刺,胡錦濤這次赴港保安嚴密,「可能連背影都見不到」,要了解香港民眾的真實生活,恐怕有些困難。

没有评论:

明鏡關注點

明镜博客 » 时事

明鏡歷史網

明鏡網

明鏡十大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