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2月19日星期日

地庫門後的特首選戰風雲

香港《明報》

兩位建制派特首參選者的所謂「君子之爭」,最後證實只是一場水月鏡花,更成了香港選舉史上最醜陋的一場泥漿摔角,甚至還發展到生死相搏的局面,如今唐英年還被窮追不捨,要看他在「地庫門」中有否犯上刑事責任。

九七之後最嚴重的一次建制陣營撕裂

難看,不單在於兩位「摔角手」,而是它捲入太多不同勢力去沾這潭渾水,不單止是政黨,還包括商界、媒體(尤其是報章)等,最後甚至還包括特區政府自己,西九風波中特區政府的選擇性打壓和偏袒,如司馬昭之心,路人皆見。

結果這造成了九七之後,最嚴重的一次建制陣營撕裂,而且後遺症嚴重,雙方不單誓不兩立,且結下不共戴天之仇,任何一方當選都會令對方深恐被秋後算帳,不得善終。這幾天政圈(或許應該說權貴圈)中人見面一大流行開場白,就是﹕「你估會唔會『抄家』?」

就是因為這場泥漿摔角,(一)已經捲入太多人,以及(二)出手愈來愈兇狠,「刀刀見血」,超越以往政治、選舉手段的常規,如今惶恐不安的,已經不單止是兩營裏的政、商中人,而是擴散至添馬艦政府總部,包括公務員。畢竟,今天政府開了個先例,可以翻箱倒櫃找出對方一個10年前的file,來打擊對方,那麼當對方上台後,難保對方不會「以彼之道,還施彼身」。

「anyone but唐/梁」症候群

董建華初上場時,他得到中央whole hearted blessing,亦因此得到整個建制陣營的鼎力支持。到了董戲劇性下台,曾蔭權「冷手執個熱煎堆」,但建制派對他的支持已經變成表裏不一,大不如前,傳統愛國政團固然對其殖民地官僚背景不屑,自由黨與他一樣不咬弦。到了下一屆特首,無論是雙英哪一人上台,情只會更加糟糕,建制派已經分裂成二,那已經不是不屑又或者不咬弦的層次,而是苦大仇深。於是,社會矛盾愈演愈烈,泛民繼續步步進逼,六成的反對民意依舊,但建制派的支持不單減半,而且有相當一部分甚至會倒戈,這已經不是有沒有蜜月期的問題,而是還能否governable的問題。

所以,當上周五曾鈺成公開表明,因應急轉直下的形勢而考慮參選特首時,對於建制陣營(尤其是好些唐營支持者)來說,無疑是一線曙光。當然,這些人在政治、階級、民生等問題的立場上,以至具體利益,都可能與曾鈺成不盡相同,曾鈺成其實並非他們的最佳選擇,但在今天「anyone but梁振英」,又或者「anyone but唐英年」的二元恐懼之下,只要不是最糟選擇,已經「還得神落」。曾鈺成作為唐梁兩營以外的第三者,反而較易讓雙方接納。尤其是,大家都知道,他是一個心胸開闊、處事公正、凡事有商有量的人,大大減低兩營中人對秋後算帳的恐懼。

曾鈺成作為建制派特首黑馬的優勢,除了他在愛國陣營的崇高聲望之外,還在於他可以立時ready投入這場選戰,民建聯(還加上工聯會)可以即時為他提供150個提名、一份完備的政綱,以及立時可以啟動的龐大選舉機器。這對於下面將會提到的另外幾個人選,都是欠缺的。

曾鈺成的障礙

但若然真的要玉成其事,重大的障礙包括﹕(一)不同於梁振英矢口否認自己是共產黨黨員,曾鈺成始終對此含糊其詞,而一個共產黨員當香港特首,我相信這不單是香港媒體,也會是國際媒體,將會大力炒作的議題。(二)北京一直對香港出現執政黨(哪怕是民建聯)抱有很大的戒心,而若然讓曾鈺成當特首,那麼北京便被迫要提早5年以至10年,去面對執政黨這個課題,它又是否ready呢?

筆者曾經與曾鈺成同場出席一些國內大學主辦、討論香港政黨及民主發展的研討會,在這些場合,因為沒有香港媒體在場,他可以暢所欲言。如果單聽他的發言而不知他的背景,你還會以為他是一個民主派。讓我相信,如果由他當特首,會比起雙英任何一個更有利於為香港2017年普選特首,營造一個更為開放、寬鬆的制度條件。但在北京眼中,究竟這會讓他得分還是失分?我不敢說。

泛民雖然口頭上會批評曾鈺成,但我想泛民心底裏卻會更接受他。首先,梁、曾兩個人相比,泛民會對後者較為放心,經過這麼多風風雨雨之後,泛民對梁的疑慮,不會好得過唐營的人幾多。第二,這也符合泛民往後的選戰利益。未來5年,隨覑社會矛盾愈演愈烈,無論何人當特首,都會是一個燙手山芋,左支右絀,禍亂頻生。過去建制派政黨早已學識「走位」,曉得適時與政府劃清界線,尋求開脫,好讓自己在選舉中滑不溜手,不受牽連,但一旦曾鈺成當特首,以他在愛國陣營的崇高地位,愛國政黨便不能與之切割,那麼泛民的「綑綁」選戰策略,將會更加得心應手。

除了曾鈺成之外,由公務員出身的高官再次當一屆特首,也不失為一個過渡性選擇。始終,如果是公務員出身,「底子」會比較乾淨,我相信北京已經十分不想看到另一輪「醜聞門」的折騰(但當然問題是個別現屆班子人士介入西九風波太多,未必起到療傷功能)。

首先是財政司長曾俊華,他為人比較「鬼佬」,沒有多大心計,在今天刀光劍影、殺聲震天的局面下,讓人比較容易安心。他做事也比較有團隊精神,肯聽取意見,遇事亦不會「卸膊」,比較有義氣,所以在公務員眼中,與在公眾眼中,觀感很不一樣。但關鍵之一是,由他負責的財政預算仍未獲通過,若然為仕途更上一層樓而辭職而去,一定招人話柄。

當然,政務司長林瑞麟也是公務員,但他的低民望、差劣的公眾形象和口碑,隨時會即時觸發數以十萬計群眾上街,我想北京斷不會希望自己的危機處理方案反而變成另外一顆炸彈。

至於其餘的問責局長,尤其是民望高企的林鄭月娥,那又如何?關鍵在於北京過去在收到特首提名的問責司局長人選時,通常對於司長人選都會反覆考慮得比較周詳,「收風」也比較全面,而對局長人選,則會比較寬鬆,所以我想北京未必會覺得自己看得透那些局長,而放心貿然委以大任。林鄭的管治以至溝通、表達能力,自不待言,而在如今政府「朝綱敗壞」的情下,原則性較強的林鄭,亦無疑讓人憧憬,但相信如今還未是時候。

當然,無論是以上任何一位司局長出選特首,都解決不了在短短時間內難以ready投入這場選戰、150個選委提名、政綱、選舉機器難以準備就緒的問題。同樣問題一樣會出現在范徐麗泰身上(更何有報道指在這關鍵時刻她正在海外度假),葉劉淑儀會好一點,政綱不會是問題,但其餘兩點,一樣未必可以如此倉卒間解決,更何,她待人接物的作風,亦未必可以容易說服到兩大陣營把她當作第二選擇。

作者:蔡子強 中文大學政治與行政學系高級導師

没有评论:

明鏡關注點

明镜博客 » 时事

明鏡歷史網

明鏡網

明鏡十大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