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2月19日星期日

袁世凱在駐紮朝鮮期間抵制日本擴張



張華騰


作者為安陽師範大學教授,本文係張華騰在項城袁氏家族聯誼會於安陽師範大學舉行的學術研討會上發言,本刊略有删節。


袁 世凱走上政治道路是從軍。他參加了兩次科舉考試,兩次沒有考上,就把書燒了,1881年參軍,到當時著名的淮軍吳長慶部下。第二年這支部隊開到朝鮮,為什 麼開到朝鮮呢?朝鮮國內發生了軍隊暴動,朝鮮當局控制不了局面,向清政府求救,這時候的朝鮮是中國的藩屬國,他不能稱皇帝,只能稱國王,他們的國王是由中 國的皇帝冊封的,每年要向中國皇帝進貢。

朝鮮國內要是發生了大的事變,他們的政府解決不了,就求救於中國政府。這一 次是1882年,朝鮮(反對派)發動了一個兵變,這一年是中國農曆壬午年,所以叫壬午兵變,朝鮮政府解決不了,向中國政府求救,恰好就派袁世凱這一軍“慶 軍”開到朝鮮。袁世凱先一年當了兵,第二年就開到朝鮮去鎮壓朝鮮兵變。開過去的是六個營,三千人。袁世凱的表現非常好,不管是在出發路途,登上朝鮮海岸, 還是在擒拿兵變頭子的過程中,他機智勇敢,最後兵變被平定之後,吳長慶向清政府李鴻章請功,給袁世凱記了一大功。清政府就下令袁世凱為同知,同知是五品 官,作為一個督訓員駐在朝鮮。

兩年之後,朝鮮(親日派)又發動了一場事變,這就是1884年12月的“甲申政變”。1884年什麼年?是法國侵略越南,越南和朝鮮的情況是一樣的,都是中國的藩屬國。日本策動朝鮮的親日派發動政變,殺掉了親清官員,建立一個親日政權,要脫離中國。

這 個時候駐紮在朝鮮的軍隊不是三千人了,而是一千五百人——本來六個營,一個營五百,因為中法戰爭,清政府為加強海防調走了三個營,剩下三個營。袁世凱這個 時候是一個營的營長,直接指揮五百人。另外,他還是駐朝鮮清軍的第二號人物,不但自己領一個營,還幫辦朝鮮的軍務,後勤、糧草供應也是他來具體負責的。

朝 鮮發生兵變,中國政府不可能馬上得知,在這種情況之下,駐朝鮮的清軍該怎麼辦,形成了兩派意見,一個是一把手吳兆友,是三個營的總頭領,他認爲我們沒接命 令,不好私自行動。但是袁世凱站出來說,我們的責任是什麼?如果等到政府、李鴻章給了我們命令,朝鮮恐怕就不存在了,成為日本的了,我們應該立即行動,鎮 壓兵變。袁世凱說服了一把手。親自帶領他這個營,衝向被日本人和親日派佔領的朝鮮王宮。

這一仗打得非常漂亮,在中國政府官方檔案文書裏,都記載得非常清楚。
除 此之外,我們前幾年在鞏義發現了一塊石碑,是袁世凱親自撰寫的,記載了什麼人呢?袁世凱當年駐朝鮮手下的一個中級軍官,一個袁世凱的愛將,老人有病不能回 家,思鄉心切得了病,後來死了。袁世凱很愛惜這個將領,親自撰寫了碑文,記載的就是袁世凱的軍隊怎麼冒著槍林彈雨,衝向朝鮮王宮,怎麼打敗親日軍隊,跟官 方記載的檔案是一致的。
如果不是這一次袁世凱的當機立斷,堅決、果斷地鎮壓了“甲申政變”,恐怕朝鮮在那個時候就已經成為日本的勢力範圍了。

這次是中國軍隊在朝鮮與日本軍隊交手的一次非常漂亮的戰鬥,袁世凱表現得也非常好,他作為中下級軍官時,就在軍事上立功,這是我們過去很少講的。(《新史記》第4期)

没有评论:

明鏡關注點

明镜博客 » 时事

明鏡歷史網

明鏡網

明鏡十大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