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民間「反國教」運動的成功,並未換得民主黨在立法會選舉的勝利,是個值得玩味的現象,但這其實並不難解釋:一,此次學運「反港府」的針對性大於「反北京」;二,泛民派激進勢力的分裂及勝出確受學運催化,導致政治光譜位移;三,立法會畢竟仍非全面普選產生;四,泛民派無配票機制,贏了選票,輸了席次。
反國教學運和立法會選舉的時間碰撞,雖是偶然,卻同樣反映了香港社會人心與政治的錯雜情結。九七回歸後,香港人最在乎的是香港的利益會不會被犧牲,「一國兩制」的承諾有沒有被遵守;先前反基本法廿三條及要求特首直選的大示威,皆是因此而發。而這次港府要強行實施「德育及國民教育科」,在感情上更是嚴重刺痛香港人的心。
簡單地說,「德育及國民教育科」的推動,背後隱含著的基本想像正是:香港人對中國的認同不夠。用口語敘述就成為:不接受國民教育,你還是中國人嗎?今年初,香港大學所發布的一份民調,僅有一成七的香港人自認是「中國人」;雖然調查方式不無爭議,但這個數字讓北京當局感到不快,駐港中國官員的不悅與不安更可想而知。
表面上看,「做為公民,就必須接受國民教育」,似乎是言之成理的說法。但香港中小學自來即有其公民及社會科目,要論社會的秩序井然或公民的倫理規範,誰能說香港的公民素質不如大陸?再說,香港回歸中國已十五年,若至今還在懷疑香港人的中國認同,企圖用老套的愛國主義及民族大義加諸香港的下一代,這是進步還是開倒車?
要加強港人的民族認同,最好的方式其實是提升中國的繁榮、民主與進步;就如同「北風與太陽」的寓言一樣,讓香港人甘願融入,認同以身為中國人為傲。但這次港府採取的卻是「北風」策略,規定統一課綱指引,制定標準教材,並要求學校對拒絕配合的教師祭出處分;這樣的行政高壓手段,當然引起反彈。
而最讓香港人頭皮發麻的,則是港府教育局在課綱指引中所撰寫的若干教學實例。比如,其中一例提到對國旗的感情說:「在國旗升起時,我確實是激動了。這一刻,我感受到作為中國人的自豪……,我的眼眶一下子紅了,多麼振奮人心的時刻!」對此,一個參加示威的年輕父親就難以苟同地說:「如果我的孩子念了這一課,他看到我在升五星旗時沒有流淚,他會不會檢舉我不愛國?」
在學校教育中,「愛國」的價值如果被連繫到如此微小的細節上,是不是真有助於強化民族認同或愛國大義,令人存疑。相對的,當香港民眾被問到自覺是「香港人」或「中國人」時,直覺回答是「香港人」,這難道能作為他不認同中國的反證?香港文化之所以不同於內地,是它被英國殖民一個半世紀所形成;這樣的「異質」是香港的特色,應該給予尊重,而不該視他們為「異類」,企圖用自己的模子來改造他們。為什麼香港人不是中國人?誰有資格說香港人的中國成色不足?
試想,若香港真只有一成七的民眾自認是「中國人」,那麼,歷經這次「反國教」示威,立法會選舉還可能是傾中的建制派居上風的局面嗎?其間虛實,恐怕需要北京更細心咀嚼。近年港人的「香港意識」不斷升高,這反映的是他們擔憂香港特色與自主性的失卻;對此,北京該做的是讓出位置,給港人有足夠的空間,而不是一味猜測他們愛國意識不足而企圖妄加制約。
同樣的,這次泛民主派的表現不如預期,也毋需解讀為香港民主政治已經進入了「撞牆期」。畢竟,在民主過程中,理念的衝撞、分裂與調和都是必經的起伏,也是民主黨派必要的學習經驗。最值得觀察的是,這次學運對學生世代產生了極大的激盪作用,年輕一代極可能成為香港社運動員的新主力;北京、港府或民主派都得及早準備,才可能因應下一波來勢洶洶的民主衝擊。
台灣 聯合報
标签
“內幕”
《 大事件》
《 內幕》
《 外參》
《調查》
《匯報》
《歷史日報》
《名星》
《明鏡譯報》
《明鏡郵報》
《明鏡月刊》
《新史記》
《政經》
《中國密報》
財大出版社
財經
港澳
國際
國際人物
哈耶出版社
海外華人
軍事
科教
歷史
兩會
領袖出版社
留學生
六四事件
美國
美國總統大選
蒙古問題
明鏡出版
明鏡電子書刊
明鏡獨家
明鏡書城
明鏡網
明鏡新聞網
明鏡行動
明鏡專訪
內部書店
歐洲
評論
生活
時事
視頻
台灣
台灣總統選舉
外參出版社
溫家寶
文娛
西藏問題
習近平
香港特首推選
新疆問題
亞太
中共十八大
中國
中國大陸
中國官場
中國民眾抗爭
中國人物
中國外交
订阅:
博文评论 (Atom)
明鏡關注點
- ► 2013 (5832)
-
▼
2012
(16277)
-
▼
九月
(863)
-
▼
9月 12
(29)
- 日候任駐華大使倒地昏迷被送醫
- 日本海上保安厅在钓鱼岛海域发现4艘中国船只
- 海監船折返 港保釣或下周登島 官方學者:可對日經濟制裁
- 旺陽密友 被妻監控 公安要尹正安妻偷電話卡 報夫行蹤
- 江春男:中國邊界談判
- iPhone5大面登場 比4S薄18% 鋁合金機背
- 中國海監船釣島隱形 抵外圍海域過門不入 日本舉國警備
- 國在山河破 城亂民怨深
- 裝腔作勢太監船 退避三舍騙國人
- 假病毒誤導:明鏡網遭黑客攻擊
- 林豆豆口述淋漓盡致揭示毛澤東時代的絞肉機本質
- 習近平讓謠言再飛 官員們停止工作
- 查薄熙來的人,會不會比薄熙來還黑?
- 明鏡獨家:中共預定月底召開政治局會議
- 习近平因病未出?是否影响接班大计?
- 2012年9月11日《明鏡郵報》
- 2012年9月11日《歷史日報》
- 習近平再不露面 18大恐延期
- 全世界都在找習近平
- 林彪家選妃選婿,都是爲了躲開與毛家聯姻
- 舆论惊疑习近平何以从公众视野消失
- 日本任命西宫伸一为新任驻华大使
- 中国的新强人习近平藏身何处?
- 新任美在台协会处长做自我介绍(中英对照)
- 日本政府购岛风波开始卷荡东洋
- 梁振英民望在国教争议下跌至新低
- 中國第6國家級新區 廣州南沙
- 美日聯手戰略 試探中國底線
- 香港人是不是中國人?
-
▼
9月 12
(29)
-
▼
九月
(863)
明镜博客 » 时事
明鏡歷史網
明鏡網
明鏡十大热帖
-
入夜後民眾愈聚愈多,警方阻止民眾靠近現場,並要求散去。(網上圖片) 四川瀘州市一名魚販昨日駕駛運魚貨車涉嫌在禁區停車,與前往處理的3名交警口角,目擊者稱魚販遭人拖下車毆打至死,警方更一度阻止家屬接近屍體。事件引起公憤,民眾堵塞道路要求交出兇手,還死者公道,至晚間聚集人數...
-
失明維權律師陳光誠傳奇般逃離地方政權非法軟禁的魔爪,所揭露出「和尚打傘,無法無天」、「群眾專政」的種種暴行,令人覺得彷彿回到文革歲月,正好印證了中央領導人所言:「如果不搞政治體制改革,文革悲劇就有可能重演。」 稍有良知的人都曉得,陳光誠是雙目失明的殘疾人士,對於擁有軍隊、警察、法...
-
明镜新闻网特约记者 2012年2月2日,时任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在市委扩大会议上讲话。他特别指出:“即使百分之五十一的人先富裕起来了,还有百分之四十九,也就是六亿多人仍处于贫困之中,也不会有稳定。中国搞资本主义行不通,只有搞社会主义,实现共同富裕社会,才能稳定,才能发展。...
-
《明鏡月刊》特約記者 孫兵 8月底,國內微博上突然熱傳原廣東省省委常委,前廣州市委書記張廣寧跳樓,並指其跳樓原因是被“雙規”,其落馬和廣州舉辦亞運會的相關項目有關。十八大前夕的敏感時間點上,張廣寧“一跳激起千層浪”——各種更有細節的“作證”和“補充”、上錯床...
-
【兩岸組記者報道】薄熙來被免去重慶市委書記職務近一個月,昨傳出爆炸性進展。官方通訊社及央視昨晚公布,薄熙來因涉嫌嚴重違紀,中央決定停止其擔任的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委員職務,由中紀委立案調查。 另公安機關對英籍商人海伍德去年在重慶死亡案高度重視,成立小組調查後認定為謀殺,薄妻谷開來...
-
內容提要: 有人說,如果沒有1989年的“六四”,鄧小平將以撥亂反正、改革開放的領袖形象留名青史;如果沒有1992年的“南巡”,鄧小平將以堅持專制、冷酷血腥的屠夫形象遺臭萬年。 人們曾經以爲,鄧小平在世間的形象,在1997年2月19日他辭世之日就此...
-
(星島日報報道)「說我有做總理之心,這完全是不實的。」原重慶市委書記薄熙來在法庭最後陳述曝光,他否認想取代李克強擔任總理,想做「中國的普京」,還自稱王立軍事件之後仍致函中央,希望繼續在重慶服務一屆。獨立學者李偉東對本報表示,薄的「最後演出」強調對黨忠心耿耿,並且打親情牌、悲情...
-
(中央社記者吳顯申香港18日電)香港經濟通網站今天報導,全球經濟放緩,航空業今年客、貨運疲弱;但蘋果公司9月推出首部4G手機iPhone 5,成為航空業一線曙光,亞洲航空貨運出現成長,航空股受惠。 報導指出,國泰航空昨天公布,9月客運量雖繼續下降,但貨運量卻取得今年以來首次成長;...
-
《新史記》高伐林 《資治通鑒》這部300多萬字的史書,全部通讀一遍都不是容易的事,可是毛澤東晚年對人講,他讀過“一十七遍”! 這真令人驚訝。 毛 澤東是吹牛誇口,忽悠身邊的女護士嗎?他真每次從頭到尾一頁不落地讀的嗎?是不是略讀、跳讀、選讀……?根據毛澤東...
4 条评论:
就像西方社会无法将它的多党制移植中国一样,大陆不能期待100%的香港人热爱祖国。正如作者所说:它是一个有150年历史的殖民地,这是它的特色。它反映出来的问题正是一个殖民地的悲哀。
为什么要热爱祖国?这个命题合理吗?香港有150年殖民的历史,但却是一个作为个人存在于这个星球的避难所,它有大陆人民多灾多难吗?
香港人是不是中国人并不重要,重要是香港人依然认同是炎黄子孙,它比大陆更尊重中华民族几千年优秀文化传统,是谁造成中华民族不伦不类的文化断层?
香港人民现在的独立性还不如殖民时期!
一个王八蛋在替“香港人”发音。一条动不动就操的母狗奢谈什么中华民族几千年文化?
香港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下的一个特区。这个命题合法吧? 是法大,还是理大?小学生都能选出正确答案。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