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6月16日星期六

第八次江陳會應有更高政策意義

第八次江陳會談預定6月29日在台北召開,下周將在上海舉行預備性磋商,敲定本次會談將簽署的「兩岸投資保障協議」及「兩岸海關合作協議」。八次江陳會是馬總統第二任就職後首次召開的兩岸高層會談,將簽署的兩項協議亦有落實「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的意義,但江陳會逐漸流於形式亦是不爭的事實,對兩岸關係發展進程的可能影響,值得重視。

 馬總統第一任內召開七次江陳會談,在「先經後政」原則下,總計簽署16項協議,成果相當豐碩。但自第五次江陳會簽署ECFA之後,雙方隨即成立「兩岸經濟合作委員會」(簡稱經合會),雖然名義上仍架構在海基、海協兩會下,但經貿談判重心無疑轉移到經合會。

 在兩岸談判仍以經貿為主軸情況下,兩會角色定位不清,難免影響兩會會談的功能與政策意義。第六次及第七次江陳會僅各簽署一項協議,即「兩岸醫藥衛生合作協議」及「兩岸核能安全合作協議」;會談間隔時程也打破每半年召開一次的慣例,其中雖有選舉因素干擾,但已明顯反映出兩會會談的侷限性。

 這次會談預定簽署的兩項協議皆屬ECFA子議題,其中投保協議在前兩次會談大陸方面即有意完成簽署,但因為我方考慮投資糾紛解決機制,與台商人身安全保障皆涉及管轄權等敏感政治問題,在大陸難以大幅讓步情況下,所以才拖到總統大選後再行簽署。至於海關合作協議則是處理海關實務問題,技術性遠高於政策性。兩項協議簽署並沒有讓社會有太多期待。

 兩會後續會談設定的主要議題仍是ECFA相關協議,包括貨品貿易、服務貿易、爭端解決等重要協議,目前都是由經合會工作小組挑起談判責任,也需要時間循序處理,雖然馬英九總統已有指示,希望最遲在明年底前完成相關協商,但從投保協議經驗顯示,牽涉市場開放及龐大經貿利益的貨品貿易及服務貿易協議,險非大幅縮小範圍,不碰敏感議題,否則,很難在一年半載內完成高品質的協議。即使能克服困難達成協議,兩會會談也只能被動等待排入議程,完成簽署協議的形式意義。

 江陳會談若淪為只是為簽署協議的白手套功能,就失去當年雙方設立兩會並建立制度化協商機制的重要意義,政府若繼續漠視此一問題,海基會的龐大建制及主要功能遲早會受到質疑和挑戰。

 兩會會談除簽署協議外,亦應該重視對話的功能,針對雙方共同關心的議題,進行實質對話,為兩岸關係的向前推展及解決兩岸分歧而鋪路。就以ECFA為例,當初就是因為沒有透過兩會充分對話而倉卒上路,造成台灣內部對立情緒。在國內對兩岸政治問題仍處於分歧情況下,現階段兩會會談可設定攸關雙方長期穩定、敏感度較高、宜先建立廣泛共識的議題,透過對話,將爭議性問題攤開來談,逐步建立處理爭議問題的方向與共識,也讓雙方有充分時間進行內部的討論與溝通。

 透過這樣的程序,兩岸關係的推展才不會因有太多意外而時生波折。眼前就有一個最好的對話議題,即兩會互設辦事機構,馬總統已公開表示在第二任內將推動此一政策,但兩會互設辦事處涉及機構定位、形式、功能及立法等政治敏感事項,沒有廣泛溝通勢必阻力重重。

 因此,兩會會談就雙方互設辦事處進行先期對話至為必要,政府應立即著手安排,讓第八次江陳會更有政策意義。


台灣 中國時報

没有评论:

明鏡關注點

明镜博客 » 时事

明鏡歷史網

明鏡網

明鏡十大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