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內幕”
《 大事件》
《 內幕》
《 外參》
《調查》
《匯報》
《歷史日報》
《名星》
《明鏡譯報》
《明鏡郵報》
《明鏡月刊》
《新史記》
《政經》
《中國密報》
財大出版社
財經
港澳
國際
國際人物
哈耶出版社
海外華人
軍事
科教
歷史
兩會
領袖出版社
留學生
六四事件
美國
美國總統大選
蒙古問題
明鏡出版
明鏡電子書刊
明鏡獨家
明鏡書城
明鏡網
明鏡新聞網
明鏡行動
明鏡專訪
內部書店
歐洲
評論
生活
時事
視頻
台灣
台灣總統選舉
外參出版社
溫家寶
文娛
西藏問題
習近平
香港特首推選
新疆問題
亞太
中共十八大
中國
中國大陸
中國官場
中國民眾抗爭
中國人物
中國外交
2012年6月16日星期六
10大最有影響力海外華裔作家(2)
《明鏡》月刊編輯部
當華人在全球的科學、經濟界綻放光彩時,一批用中文以外語言創作的作家,也正發光發熱。他們或已取得當地主流文壇的重視,或正嶄露頭角、往文壇頂峰邁進,這批作家,正用文化及語言的力量擴大、深化和校正西方讀者的中國視野。
然而,由於並非以中文創作,其中許多人不為中文讀者所熟悉。《明鏡》月刊此次評選出10大有影響力的華裔作家,讓讀者深入瞭解這些人在海外的成就。由於優異作家眾多,本次評選將範圍縮小為近10多年來活躍於海外文壇上的華裔,這批使用第二語言寫作的作家,均需努力克服非母語寫作的困難,才能創造出一篇篇動人的小說。
因此,我們並不否定第一代英語作家黎錦揚、譚恩美、湯婷婷在改變西方主流對華人觀念上的成就,也肯定傳記或詩歌作家張戎、程抱一等人的成績,我們也知道在美國和日本土生土長的華裔作家任璧蓮、陳舜臣,以及6歲就移民的加拿大作家方曼俏有其重要性,但我們認為,唯有深刻體驗過兩種文化,並用大眾喜愛的小說形式創作的當代作家,更能在現在與未來發揮影響力。
本次評選出的10位作家中,大部分人於“文革”時代長大,作品均反映出中國近代政治運動在作者心中留下的印記;且所有評選出的男性作家均同時具詩人身份。
6. 閔安琪(Anchee Min)(英語,美國)深刻描繪歷史女性
閔安琪曾被江青選為電影演員,又因“四人幫”倒台成了“殘渣餘孽”,但遭遇一個又一個困難的她憑藉不服輸的精神,從出國前一句英語都不會說的女子,變成登上美國暢銷排行榜上的作家。閔安琪將其獨特人生經歷化為英語小說《紅杜鵑》(Red Azalea)後,給了西方讀者一個嶄新的“文化大革命”生存者故事,她對女性人物的關注,則給讀者重新認識歷史人物的機會。
擅長說故事的閔安琪,多藉由對特定人物的描寫,帶出人物所處時代的變遷。《凱特琳》(Katherine)講述後毛澤東時代到中國教書的美國女教師故事;《成為毛夫人》(Becoming Madame Mao)、《蘭貴人》(Empress Orchid)、《末代皇后》(The Last Empress)、《中國珍珠》(Pearl of China)則描繪了江青、慈禧和賽珍珠的經歷,通過小說賦予這些人物新的面孔,並用這些人的眼光解釋中國歷史。在為中國建立形象工程上,閔安琪發揮了影響力。
圖說:閔安琪。(閔安琪提供明鏡)
7. 陳達(Da Chen)(英語,美國)帶領青少年認識中國
陳達出身的地主家庭,在“文革”時是遭批鬥的對象,直到一名基督教教授開始為陳達上英語課,他才發現了一扇通往另一個世界的大門。陳達以優異成績畢業於北京語言大學後,23歲的他前往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攻讀法律,並在華爾街投資銀行取得一職。1999年,陳達的英文回憶錄《山色》(Colors of the MountainColors of the Mountain)出版,隨即登上登上《紐約時報》暢銷作家榜,他的另一本回憶錄《水聲》(Sounds of the River)同樣獲得廣大反響,自此陳達投入全職寫作行列。
不過,陳達最大的特色在於為青少年撰寫小說。《山色》獲得成功後,陳達將其改編為《中國兒子》(China’s Son),讓西方青少年更加了解中國的文化與政治背景。陳達的第一本青少年小說《流浪的武士》(Wandering Warrior),講述了將成為皇帝的7歲Luka向僧人習武的經歷,被譽為“中國版的《哈利·波特》”。最新作品《劍》(Sword)同樣融合中國歷史與奇幻,描寫小女孩為父親復仇的故事;美國許多中小學均將陳達的作品作為教材。
陳達的作品類型不只如此,他還完成成人小說《兄弟》(Brothers),講述一對成長自不同家庭的雙胞胎遭遇,並獲得最佳圖書獎。陳達在各種文學領域向讀者展示了中國文化,反映60、70年代至今中國的變化,如今陳達已逐漸在美國主流文學圈中站穩腳跟。
圖說:陳達(陳達個人網頁)
8. 山颯(Shan Sa)(法語,法國)用大眾口味包裝歷史
生於北京的山颯,是一個“文學神童”,7歲開始發表詩作,11歲出版第一本詩集,15歲成為北京作家協會最年輕的會員。
但山颯的成就不限於詩歌。她17歲赴法國留學,25歲用法語創作描寫1989年天安門學運的長篇小說《和平天門》(Porte de la paix céleste),獲得法國龔古爾新人獎。山颯的小說多以愛情、奇幻等大眾元素包裝,講述一段段中國乃至世界的歷史,如《柳的四生》(Les quatre vies du saule )以四段輪迴故事,描寫不同歷史背景下四名中國女子的命運和追求;《圍棋少女》(Lajoueuse de go)訴說著16歲中國少女和日本間諜的愛恨情仇;《女皇》(Impératrice)用第一人稱寫法,賦予武則天全新形象;《裸琴》(La Cithare nue)裡,則有一把將女帝鬼魂喚醒的古箏。山颯的小說主題多與中國有關,但也有描寫巴黎國際工業間諜戰、以及亞歷山大帝的愛情故事。
山颯的小說屢登法國暢銷書榜,2009年與2011年,她更榮獲法國文化藝術騎士勛位與榮譽軍團騎士勳位,為法國文壇耀眼的新一代華裔作家。
圖說:山颯(網路圖片)
9. 歐陽昱(Ouyang Yu)(英語,澳洲)中西文化的使者
澳洲作家歐陽昱關注的重點是近代的新移民。取得華東師範大學英國文學學士與美國文學碩士後,歐陽昱1991年至澳大利亞攻讀文學博士,當時也是大量中國移民抵達澳洲的時刻,新一代移民到澳洲闖蕩的經歷、毛澤東時代對這些移民的影響,成為歐陽昱刻畫的焦點,他的第一部英語小說《東坡紀事》(The Eastern Slope Chronicle)便講述一名當代中國詩人到澳洲開始新生活,之後返回自己故鄉、回憶早年學生時代的故事。另一部小說《英語課》(The English Class)則講述一名自學英文的卡車司機,上大學後愛上澳洲英文老師,在新舊兩個文化與政治體制之間的內心衝突。
小說外,歐陽昱也翻譯大量作品,以中、英雙語創作的歐陽昱著作非常豐富,已出版小說、非小說、詩集、翻譯等55部書籍,不論是向西方推介中國文化,或帶領華文讀者認識英語文學,都有相當的貢獻。
圖說:歐陽昱(歐陽昱個人網站)
10. 應晨(Ying Chen)(法語,加拿大)用前衛手法表現傳統主題
來自上海的應晨,1983年畢業於復旦大學法語文學系,1989年時赴加拿大麥吉爾大學法語文學系深造,從此於法語文學界耕耘,如今已是新生代華裔法語作家中的佼佼者,曾獲巴黎—魁北克聯合文學獎、魁北克書商獎,擔任加拿大文壇最高獎項——總都獎的評委,她更在2002年榮獲法國文化部騎士獎章。
應晨多以“前衛”、虛化背景的風格探討普世主題,如《再見,媽媽》(L'Ingratitude)中一對中國母女雖相愛,但卻因思想上的隔閡而不斷折磨著對方,女兒最終自殺,留給母親無盡的遺憾。《磐石一般》(Immobile)以今世與前世呼應的手法,探索時間與記憶。《自由的囚徒》(Les Lettres chinoises)則以分隔兩地戀人的書信往來,傳達異鄉人的心境與中西文化衝突。應晨的作品廣受肯定,被加拿大高中預科班作為讀物。
圖說:應晨(加拿大西門菲沙大學網站)
订阅:
博文评论 (Atom)
明鏡關注點
- ► 2013 (5832)
-
▼
2012
(16277)
-
▼
六月
(1486)
-
▼
6月 16
(37)
- 10大最有影響力海外華裔作家(2)
- 军车入港是正常轮换还是威吓港人?
- 中国官方调查强制引产,责任人被停职
- 華盛頓郵報:為減少關注 薄案將在18大前處理完
- 國慶周年 還搞獻禮這一套
- 中國共產黨 成美國CEO榜樣
- 溫家寶:不要把異見說成噪音
- 耕耘教育 陸成最大精英搖籃
- 處理妓女吸毒死亡案 全國政協委員賄公安毀屍
- 能上九天攬月 無奈有毒食品
- 中国国企改革是个政治问题
- 邮储银行行长陶礼明被双规传牵涉湖南高速50亿元贷款
- 昂山素季在挪威发表获诺奖感言
- 军车进香港,官员否认为“维稳”
- 诺奖主席:希望刘晓波不要等21年来领奖
- 薄熙來18大前或開除黨籍 避免公審
- “不許可”的寫真,才最具歷史價值
- 溫都爾汗墜機現場,林彪女婿祭奠林彪
- 秘書當間諜,國安部副部長陸忠偉面臨退休
- 嫦娥飛天 劉洋實現神話夢想
- 處置薄熙來 胡錦濤已讓步了?
- 韩方明:精英阶层的底线应在哪里?
- 不公布财产就不允许当官
- 李旺阳案与薄熙来案是双胞胎
- 2012年6月15日《明鏡郵報》
- 明鏡網熱點排行榜(2012年6月15日)
- 2012年6月15日《歷史日報》
- 美牛案未过关,马英九威信受挫
- 歷史檔案:未領獎的諾貝爾獎得主
- 中国和丹麦签署大宗商贸合同
- 哈佛教授傅高义在台北发表新书「邓小平改变中国」
- 又有一名藏人在青海省尖扎县自焚身亡
- 強迫婦女墮胎 陝西官員道歉
- 傅高義:台灣民主會激發大陸政改
- 果斷劉洋 中國首位女太空人
- 歐洲拆未爆彈 全球經濟拉警報
- 第八次江陳會應有更高政策意義
-
▼
6月 16
(37)
-
▼
六月
(1486)
明镜博客 » 时事
明鏡歷史網
明鏡網
明鏡十大热帖
-
內容提要: 有人說,如果沒有1989年的“六四”,鄧小平將以撥亂反正、改革開放的領袖形象留名青史;如果沒有1992年的“南巡”,鄧小平將以堅持專制、冷酷血腥的屠夫形象遺臭萬年。 人們曾經以爲,鄧小平在世間的形象,在1997年2月19日他辭世之日就此...
-
2012年 03月21日 《蘋果》如果真是八卦報,這塊招牌實在該拆掉了!我們的社長要離職了,狗仔充斥的報社裡,居然沒人爆料,沒人踢爆,我再不寫,《壹週刊》搞不好就要寫了,豈不太沒面子。 風度好陳文茜示愛 和杜念中先後同在《中時》、《蘋果》共事多年,我沒有一...
-
编辑按语:本网刊专栏作家夏明的新著《政治维纳斯:从一无所有到中国民主》2012年1月16日在香港出版上市。本文是该书的一章,在此发表,以飨读者。 中共总书记的智慧 前 中国国务院总理和中共总书记赵紫阳为当代中国经济和政治体制改革作出了卓越贡献。他是中共历史上唯一的一位先后担...
-
旺報 【記者李怡芸/專題報導】 中國十七屆六中全會後,包括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若幹重大問題的決定》及文化部後續下發的《文化系統深入學習全面貫徹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精神實施方案》出爐。 圍繞建設文化強國和2020年...
-
本報記者李春、汪莉絹 大陸今秋召開中共十八大,十八大核心內容是高層人事布局,需要中央地方統籌配備,其中四大直轄市北京、上海、天津和重慶市委書記都屬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會提早就位。本報今起推出「十八大人事風雲」專題報導。 日前中共上海市委舉行常委擴大會議,市委書記俞正聲興致勃勃在會...
-
5月2日,中国盲人维权律师陈光诚在美国大使骆家辉的陪同下,前往北京朝阳医院就医。正在北京访问的美国国务卿希拉里首先与陈光诚通了电话,祝贺他与家人团聚;之后,中国律师李劲松也与陈光诚通了电话,确认陈获得了自由与安全的“ 明确保证”。 ...
-
除袁世凱,當國者無人能區別文明與野蠻帝國主義 为什么书生在中苏体制中总会败下阵来 “苏修逼债”真相 西南联大从没有把教育当作“宣传” 陈永贵升职后骄横:批过邓小平,骂过胡耀邦 单士兵:抗战题材电视剧是如何记忆“历史”的 两封信彻底毁了一个大学毕业生的一生 历史研究...
-
德国中国近代史专家魏劳赫博士,中文名字韦唐仕博士,最近到德国议会为希望了解台湾情况的议员讲评台湾大选,以及如何看待中华民国的存在和德国与台湾的关系问题。 著有多本中华民国史的德国学者魏劳赫博士,中文名字韦唐仕博士,也是法律学者。他对...
-
《艾未未:道歉你妹》(Ai Weiwei: Never Sorry)及介绍中国互联网封锁监控的两部记录片,在英国谢菲尔德纪录电影节遭到中国官方抵制要求撤影,但被主办方拒绝,结果中国代表团自己就退出此次电影节,以表示抗议。 一部关于艾未未的纪录片《艾未未:道歉你妹》(Ai Weiw...
-
《明鏡月刊》記者 劉輝,蕭憲聰 未來的政治對決不可避免 那麼,紅二代們有什麼政治本錢,有什麼政治實力來支持習近平?他們這樣做是不是虛張聲勢,甚至是自亂陣腳呢? 梁京指出,紅二代自改革以來的經歷,很容易讓人想到他們在文革中的經歷。文革初,紅二代帶頭...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