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6月6日星期四

民間中國.變革.急



邱立本

二零一三年的香港六四風暴,吹走了黨國不分的邏輯,吹來了民間社會引領中國變革的新希望。

中國的希望在民間;六四平反的希望在民間中國。這是今年香港六四「去中國化」風暴中的最新反思,也是民間對中國命運的承擔。

六四的歷史現場在北京,但它的心理現場卻延伸到香港和全球華人社會的千家萬戶。二十四年前,香港人因為抗議北京學運被鎮壓,一百萬人上街示威,空前絕後,他們肯定不是只為了香港人的「本土意識」,而是要推動一個民主中國;他們肯定不是為了排斥中國人,而因為太愛中國人;他們肯定不會拒絕中國人的認同,而是會自我認同是中國人。

但二十四年後,香港一些人要在六四「去中國化」,說這是中國人的事情,與香港人無關,而這樣的言論,還在網上一些年輕人中有市場,儼然主導網上的言論。香港在一些媒體和政治組織的炒作下,「愛國」二字被污名化。它的歪理就是說愛國就等於愛黨。在本土化的美麗帽子下,「中國人」變成了一個髒字眼。

但政治學的ABC是:政黨不等於政府,也不等於國家,政黨和政府都可以超越甚至推翻,但國家需要永續經營。儘管在網上民粹的歪風中,一些年輕人不會管這樣的ABC,而是在陷身於激情迷宮的XYZ中。

問題的根源,就是香港近年變成一個沒有歷史感的城市。中學的中史科教育被邊緣化,歷史記憶的斷層,造成新一代對自己的過去不了解,對今天中國的來龍去脈搞不清楚,變成了「史盲」。最近民間史學家林博文出版的《關鍵民國》一書,就對一些被遺忘的中國近代史作出深入的分析,他引用當年德國鐵血首相俾斯麥的說法﹕決策者要在靜夜聽到遙遠的歷史馬蹄聲,才能在關鍵時刻做出明智而又正確的判斷。

只有衝破「史盲」的迷霧,才能回歸民間中國的氣場中,不要被民粹泛政治化的潮流沖刷得暈頭轉向,不要被一時的政治需要而喪失自己的公民主體性。

香港不能贏得了民主,卻失去了中國。民間中國的特色就是回到神州大地的「本土性」,超越權力殿堂的霸權,展現公民社會的巨大能量。

事實上,今天的中國,比起二十四年前,有更多條件推動民主的變革與權力的制衡。在市場化的龐大推力下,中國的中產階級已經崛起,也對一個合理的社會有更強烈的期許,形成一股改革的強大動力。正如王丹所說,他的中國願景是:「自由公正,繁榮穩定」。這也使北京執政黨和民間改革派有不少重疊之處與共識。朝野之間,不再是一個零和遊戲,要你死我活。而六四的平反,不再是以推翻共產黨為前提,而是以改革共產黨為潛台詞。

這也需要從民間中國開始,讓民間社會元氣淋漓的力量,可以融進執政集團中,匯聚成新的改革洪流。二零一三年的香港六四風暴,吹走了那些黨國不分的邏輯,也吹來了民間社會引領中國變革的新希望。

亞洲週刊


没有评论:

明鏡關注點

明镜博客 » 时事

明鏡歷史網

明鏡網

明鏡十大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