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蘋果日報》
看了佐治古尼的《選戰風雲》,沒有預期中那麼突出。幾位主角不管是兩面三刀的史提芬(賴恩高斯寧)還是忠心耿耿的保羅(菲臘西摩荷夫曼)或對手杜菲(保羅 哲阿馬提)其實都交足功課,間中擦出的火花也有可觀之處。但整體來說只能算四平八穩,沒有再推得盡一些,沒有太多新意,沒有甚麼驚喜。也許這跟佐治古尼選 擇以史提芬這個競選經理為主角有關,畢竟選舉這齣政治秀的主角其實是候選人,他才是選戰的中心人物。他跟四方八面的利益交換,他的慷慨激昂與虛偽,他的講 一套做一套既容易牽動觀眾情緒,又能凸顯選戰的理想與真實,理性與荒謬。這肯定比從用助理的視點看問題好。
不過,覺得沒有突破的根本原因是類似題 材的書、電視劇、電影實在太多,很多所謂的衝突或枱底交易手法都已曝光,那種爾虞我詐與出賣或多或少有點似曾相識。遠的不說, Joe Klein九十年代以匿名作者身份寫的小說"Primary Colors"以改名換姓方式揭露克林頓選戰內幕,教人清楚了解選舉的另一個面向。例如一個鏡頭前英明神武、對答如流的候選人原來總被強勢的太太壓得唞不 過氣,又最愛吃窩邊草。小說九八年拍成電影,由 John Travolta、 Emma Thompson飾演那對夫妻檔。看過的觀眾對照現實的政治情境不免會心微笑。其後還有很多其他講政治、選戰的作品如電視連續劇"The West Wing"(白宮群英)說到選戰、政治的黑暗內幕。看多了,大家自然對政治多添幾分存疑,多了些 scepticism;覺得佐治古尼玩弄女見習生、翻臉不認人的做法沒有甚麼意外。這自然削弱了電影的感染力與控訴力。
事實上最天真的美國人,最 純真的選民都已很明白他們不是要選一個聖人做總統,更知道天下間的政客都免不了表裏不一,都免不了要跟其他人甚至是政敵做交易,以建立自己的大多數地位。 四年前的奧巴馬旋風曾經一度讓 scepticism消退,讓不少美國人特別是年輕人對選舉重燃希望與激情,並全力投入協助奧巴馬成功入主白宮。可三年多後的今天,大家看到台上的奧巴馬 原來也充滿政治計算與利益交換,他再要提起那份激情大概已不可能。
共和黨的情況更糟糕。候選人之間互相攻擊、互揭瘡疤比甚麼電影情節還要好看。領 先的羅姆尼不住攻擊金里奇私生活不檢點,跟人不咬弦,只能是個「獨夫」。金里奇則繼續狠批羅姆尼在稅務上手腳不乾不淨,是個典型貪婪無誠信的富人,跟一般 美國人為敵。若果共和黨的選戰拖下去,用上的招數將會更辣更狠,最終兩人都體無完膚,形象五勞七傷,根本難以討好選民,更不要說打敗奧巴馬了。
不知道佐治古尼的《選戰風雲》有沒有意思要針對民主黨或奧巴馬。但從整體形勢看來,今年選戰大概不會有甚麼驚喜,更不會再出現○八年時的熱情與希望。
作者:盧峯
标签
“內幕”
《 大事件》
《 內幕》
《 外參》
《調查》
《匯報》
《歷史日報》
《名星》
《明鏡譯報》
《明鏡郵報》
《明鏡月刊》
《新史記》
《政經》
《中國密報》
財大出版社
財經
港澳
國際
國際人物
哈耶出版社
海外華人
軍事
科教
歷史
兩會
領袖出版社
留學生
六四事件
美國
美國總統大選
蒙古問題
明鏡出版
明鏡電子書刊
明鏡獨家
明鏡書城
明鏡網
明鏡新聞網
明鏡行動
明鏡專訪
內部書店
歐洲
評論
生活
時事
視頻
台灣
台灣總統選舉
外參出版社
溫家寶
文娛
西藏問題
習近平
香港特首推選
新疆問題
亞太
中共十八大
中國
中國大陸
中國官場
中國民眾抗爭
中國人物
中國外交
2012年2月7日星期二
订阅:
博文评论 (Atom)
明鏡關注點
- ► 2013 (5832)
-
▼
2012
(16277)
-
▼
二月
(1673)
-
▼
2月 07
(73)
- 馬英九的台灣路線與歷史評價
- 台灣民主示範 築不武防火牆
- 谁的农村?谁的土地?
- 北京难以说服本国民众
- 緬甸政府與反抗武裝發生沖突 上萬難民逃至中國
- 浙江村民学乌坎 抗议贪官卖田地
- 乌坎能否成为“全中国的乌坎”
- 章含之: 毛泽东惧苏联百万兵 转而接纳尼克松
- 綠營黨魁爭 恐臨“世代交替戰”
- 政法名人救得了吳英嗎?
- 烏坎村事民作主 保基層穩定
- 破天荒 陸公開徵求2大學校長
- 馬英九要甚麼樣的歷史評價
- 溫家寶力撐汪洋任常委?
- 探究台灣主體意識-台灣人的務實與彈性
- 北京政治資本力量正侵蝕 香港不高興,台灣呢?
- 南京大學“不要政治校慶” 嘉賓依年齡排位
- 曾猛烈批評中國人權 加拿大總理打中國牌促銷石油
- 香港何來有競爭的特首選舉?
- 台灣應做好擴大開放的準備
- 從達沃斯論壇看全球經濟困境
- 校慶序長不序爵 南大比清華開明
- 烏坎之春遍神州 新版打土豪分地
- 哈金:在美國文壇獲獎最多
- 是谁要吴英死?
- 白鹿原摄像师:在中国激情戏很难拍
- 北京在叙利亚问题追随莫斯科难以说服本国民众
- 《南方週末》被槍斃稿:非正常死亡官員的背後
- 毛澤東說:接班人當然是林彪
- 中国外交部副部长崔天凯称中美之间有“信任赤字”
- 中美调查:超四成中国农民遭遇征地
- 重庆红歌团“原汁原味”香港献演
- 英媒:中国准备严厉镇压藏区骚乱
- 我看所谓“人造韩寒”的闹剧
- 美国绕开联合国另推叙利亚解决方案
- 马尔代夫逮捕大法官引发军变,民选总统辞职
- 奥巴马签署法令冻结伊朗在美资产
- 美国关闭驻叙利亚使馆,所有人员撤离
- 伊朗拟停止向部分欧洲国家出口石油
- 地方主義再次上綱,成了“反黨聯盟”
- 不把孫中山請下神壇很難準確評價袁世凱
- “九一三”前的暑假父親和我長談,“路線交底”
- 毛澤東不懂核戰爭是怎麽回事
- 郑州市委书记和市长六周内双双易人
- 乌坎反思:把宗族纳入村民自治架构
- 龙应台“应征”任台文化部长
- 柏林对俄中双重否决反应强烈
- 未知死,焉知生?——二十起藏人自焚昭告世界
- 马约20周年来欧共体变成欧盟,无人喝彩
- 2012年2月6日《明鏡郵報》
- 2012年2月6日《歷史日報》
- 張翎:女人開發蠻荒時有過和男人一樣的艱辛
- 中国的动乱 危险的一年
- 中国的审查机器内幕
- 裴敏欣:北京的外交政策对中国有害无益
- 深蓝细节中的魔鬼
- 「红二代」聚北京续革命香火 要求18大认识危机纠正歪路
- 星籲美放棄圍堵中國言論
- 洪蘭:要拚歷史定位 就當文化總統
- 呂秀蓮:馬連任與美牛難脫關係
- 中德距離戰略夥伴關係仍遠
- 修改基本法解決「雙非」是本末倒置
- 任何軍事圍堵都阻擋不了中國崛起
- 「吳英案」死罪質疑多 法學家群呼「刀下留人」
- 港報: 大學政治化或將持續下去
- 港大報告未除獻媚隱憂 捍衛核心價值仍待實踐
- 歐陽五﹕外來人口 不止是香港之「惑」
- 不要搞成「紅眼症社會」
- 「中時不忠實」 學界抵制投書
- 馬蔡都自欺欺人 怎麼可能改革黨產
- 買房換簽證吸引力大但恐過不了關
- 美國與世界:反對伊朗霸權的大好時機
- 沒有風雲的選戰風雲
-
▼
2月 07
(73)
-
▼
二月
(1673)
明镜博客 » 时事
明鏡歷史網
明鏡網
明鏡十大热帖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理论上体现“人民政权”的含义,全国人大的官方英文翻译,使用congress一词,这表明了全国人大的议会性质;政协会议虽然不经选举产生,也不承担立法功能,但从其主要职能“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来看,也承担着议会的部分功能,全国政协主席出访...
-
內容提要: 有人說,如果沒有1989年的“六四”,鄧小平將以撥亂反正、改革開放的領袖形象留名青史;如果沒有1992年的“南巡”,鄧小平將以堅持專制、冷酷血腥的屠夫形象遺臭萬年。 人們曾經以爲,鄧小平在世間的形象,在1997年2月19日他辭世之日就此...
-
美国之音 美国6位参议员说,他们下星期将提出立法草案,规定参加奥运会的美国运动员所穿的礼仪性服装必须是美国制造的。但美国奥委会表示,美国代表团今年已经来不及把中国制造的服装换下来了。 在这之前,媒体报道凸显美国奥运会代表团将在本月晚些时候在...
-
特派記者羅印冲、記者賴錦宏/北京、台北報導 陳光誠是否會成為中美兩大國外交博弈的犧牲品?還是陳光誠自己反覆不定,導致中共不想放手?有消息稱,中美兩國為陳光誠一家再度談判,讓他們成行的可能性不高。 昨晚十一點,美國駐京大使館官方微博發表駱家輝談話,駱家輝說,陳光誠一開始就「最最明確...
-
為打通劉雲山的關節,孫政才拼命將吉林一些項目輸送給劉雲山的兒子劉樂飛。在孫政才親自干預下,中信產業基金在吉林一些重大企業改制項目中獲利頗豐。 溫家寶、劉雲山力保孫政才入 政治 局 (1) 《外參》特約記者 劉寶書 中共 吉林省委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人士最近在 北京...
-
據一位剛從北京市委黨校受訓結束的官員透露,已被罷黜的前重慶市委書記薄熙來共涉及11件命案,未來將會一一公布。而醞釀中的中共18大政治局常委名單,將有破格的人選。 據了解,目前中紀委所掌握的資料顯示,薄熙來共涉及11件命案,現在曝光的只是英國商人海伍德(Neil Heywood)命...
-
看山 早在去年,重庆市即给中央打报告,要求将直接选举上推到乡镇一级,所有乡镇都直选领导人。结果,中央批准只能选择 40% 的乡镇进行直选。现在,薄熙来下课了,不知道这 40% 的乡镇还会不会直选? 由此可见,薄熙来本人也是赞成民主政治的,而且其实际行动走在...
-
voa记者: 萧雨 | 华盛顿 图片来源: AP 图为中国前最高领导人江泽民2008年8月8日出席北京奥运开幕式资料照 美国媒体援引消息人士的话说,中共前总书记江泽民近日在北京与美国一家大公司的总裁会面。观察人士认为,如果消息属实,这证明江...
-
《明鏡月刊》一中 最近,北京有一幫人組成“人民公訴團”,要起訴兩位公民茅于軾先生和辛子陵先生。公訴團的發起人排名第二位,名叫劉思齊,括號內注明:身分是“毛主席長子毛岸英遺孀”。 眾所周知,劉思齊與毛岸英結婚一年,毛岸英在朝鮮亡故,劉思齊是毛岸英的遺孀。 但劉思齊的這種...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