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釣魚島及韓日獨島的主權爭端愈演愈烈,東海儼然成為新的潛在引爆區。
2010年9月中日發生撞船事件後,日本即陸續為釣魚台、獨島、北方四島的主權爭議與中韓俄等國發生對抗事件。今年似乎變本加厲,中日關係因東京知事石原計畫購島、野田政府命名附近島嶼、右翼團體登陸釣魚台或日本閣員參拜靖國神社更趨惡化。日前北京為香港保釣人士遭日警扣押提出強烈抗議。日本防衛大臣森本敏為此考慮派遣自衛隊防衛領海,尤其升高了中日軍事衝突的可能性。
中日領土爭端激化了兩國的民族主義氣燄。中國各地不僅爆發反日風潮,《環球時報》社論要求北京官方應有膽識,做好對日軍事衝突的準備。日本政府亦在右翼壓力下,著手制定《領域警備法》,由日本自衛隊取代海上保安廳防堵中方的保釣行動。
韓日關係因去年8月南韓憲法法院有關慰安婦賠償案的裁決蒙上陰影。今年8月10日,李明博總統登上獨島宣示主權,繼而在日本投降67周年紀念日批評日本迴避慰安婦問題,聲稱「日皇若想訪問韓國,要先道歉」,更因最近拒收野田首相的親筆抗議信而擴大裂痕。
野田政府此刻敢於挑起與中韓的領土爭端,肇因於美國重返亞洲、南海情勢丕變、右翼政客與媒體鼓動民粹風潮的推波助瀾,尤其美國的亞洲戰略布局更是升高中日敵對態勢的關鍵。面對中日韓的領土爭端,華府表面上維持不介入,多次呼籲和平與對話解決爭端,實際上卻縱容日本挑釁;換言之,美國基於圍堵中國的戰略需求,刻意坐視日本的挑釁行為。
美國真正才是釣魚台與獨島問題的始作俑者。1951年的《舊金山和約》第2條,日本聲明放棄所占島嶼,卻未具體提釣魚台而留下伏筆;1972年美國將釣魚台的管轄權交付日本,既無視《開羅宣言》與《波茨坦宣言》限縮日本領土於四島的規定,也不曾考量歷史問題與二戰恩怨,為中日領土衝突埋下禍根。
現階段韓日領土爭端,仍局限於相互的言詞抨擊,軍事衝突的可能性較低,反倒是中日陷入情緒化的對抗,已為東亞和平、穩定與繁榮潛藏變數。解鈴仍應繫鈴人。美國此刻不宜僅口頭呼籲「和平對話」,實應主動調解中日領土爭端,對日本明確施壓,避免中日出現擦槍走火的失控局面。
美國對外政策不乏現實導向。確保東亞區域和平與穩定的現狀,只要符合美國的戰略利益,華府必然不樂見中日爆發軍事衝突。最近美國智庫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公布一份由前副國務卿阿米塔吉與哈佛教授奈伊撰寫的《美日聯盟:亞洲穩定基石》報告,呈現出美方對韓日挑起歷史爭端與極端民族主義情緒的憂慮。但面對日本挑釁中國與日本可能改變釣魚台現狀,該報告僅以「華府將採取必要措施」敷衍交待,似乎顯示美國並不認為中日領土爭端會演變至軍事衝突的地步。
近日中國副總參蔡英挺突然訪美,隨行人員包括濟南、廣州及北京軍區高階將領,顯見此行不僅止於例行性訪問,更帶有避免東海衝突的戰略溝通意涵。同一時間,日本自衛隊統合幕僚長岩崎茂亦率團訪問五角大樓,雙方表面上為討論美方在日本部署X波段預警雷達及反導雷達議題,實際上很難不觸及釣魚台衝突。
面對中日韓為島嶼主權而劍拔弩張,美國除了口頭呼籲各方自制,亦應有化解危機的具體作為,終究維繫東亞區域和平與穩定,最符合美國的戰略利益。
台灣 中國時報
标签
“內幕”
《 大事件》
《 內幕》
《 外參》
《調查》
《匯報》
《歷史日報》
《名星》
《明鏡譯報》
《明鏡郵報》
《明鏡月刊》
《新史記》
《政經》
《中國密報》
財大出版社
財經
港澳
國際
國際人物
哈耶出版社
海外華人
軍事
科教
歷史
兩會
領袖出版社
留學生
六四事件
美國
美國總統大選
蒙古問題
明鏡出版
明鏡電子書刊
明鏡獨家
明鏡書城
明鏡網
明鏡新聞網
明鏡行動
明鏡專訪
內部書店
歐洲
評論
生活
時事
視頻
台灣
台灣總統選舉
外參出版社
溫家寶
文娛
西藏問題
習近平
香港特首推選
新疆問題
亞太
中共十八大
中國
中國大陸
中國官場
中國民眾抗爭
中國人物
中國外交
订阅:
博文评论 (Atom)
明鏡關注點
- ► 2013 (5832)
-
▼
2012
(16277)
-
▼
八月
(1217)
-
▼
8月 27
(36)
- 各方角力 改革8年緩如牛步
- 統計局看後市:2位數成長 回不去了
- 掌握兩岸服務合作的新契機
- 布拉萬颱風襲濟州島 中國2艘漁船沉沒
- 野田函胡錦濤 籲冷靜勿對立
- 美媒:中國洲際導彈JL2試射失敗
- 辽宁凤城书记卷款2亿外逃续:家人早移民美国
- 邵陽國企女工 汽油彈殺3官 疑送錢後兒子不獲聘
- 糧價持續上漲 糧荒迫在眉睫
- 梁振英應吸取歷史教訓
- 日本國有化釣島 為華十八大贈興
- 中國腐敗難有效控制,但也不會衝破臨界點
- 新華社明確10月召開十八大
- 令計劃是十八大的“第二大輸家”
- 内部人士披露:为何各地出现反日游行?
- 卡扎菲之子要求盡快被處死
- 吳邦國和李長春對重慶事件態度曖昧
- 卧铺客车成中国公路杀手
- 多名中国公民和台湾公民因欺诈罪在泰国获刑
- 邵阳发生使用燃烧瓶袭击事件
- 郝龍斌大動作意在逼宮
- 前景看衰 中國再「吹泡泡」救市
- 洋人不瞭解是因爲無知,國人不瞭解是因爲封鎖
- 2012年8月26日《明鏡郵報》
- 明鏡網瀏覽排行榜(2012年8月26日)
- 2012年8月26日《歷史日報》
- 《环球时报》称中日开战将雪世纪之耻
- 拆哪? 张家界再酿抗强拆惨剧
- 中國:解放軍演習是對日本回應
- 童清峰:台灣保釣的曖昧與困惑
- 7.4強震 中美洲海嘯警報
- 北戴河會決定 開除薄熙來黨職
- 紐時:陸官員淫照 反映近色文化
- 美應積極調解中日韓主權爭端
- 雙颱逼近 大陸東南沿海防強風暴雨
- 俞正聲入常仍有变数
-
▼
8月 27
(36)
-
▼
八月
(1217)
明镜博客 » 时事
明鏡歷史網
明鏡網
明鏡十大热帖
-
內容提要: 有人說,如果沒有1989年的“六四”,鄧小平將以撥亂反正、改革開放的領袖形象留名青史;如果沒有1992年的“南巡”,鄧小平將以堅持專制、冷酷血腥的屠夫形象遺臭萬年。 人們曾經以爲,鄧小平在世間的形象,在1997年2月19日他辭世之日就此...
-
如果薄熙来是“涉嫌”严重违纪,九常委则应是“确实”严重违纪。那么,中共中央若不能纠正对薄熙来所犯的错误,则中共中央政治局必须改组,九常委应全部被撤销党内一切职务 ===================== 党内需要的不是改革,而是改错! 中共中央政治局及胡锦涛总书...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理论上体现“人民政权”的含义,全国人大的官方英文翻译,使用congress一词,这表明了全国人大的议会性质;政协会议虽然不经选举产生,也不承担立法功能,但从其主要职能“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来看,也承担着议会的部分功能,全国政协主席出访...
-
據一位剛從北京市委黨校受訓結束的官員透露,已被罷黜的前重慶市委書記薄熙來共涉及11件命案,未來將會一一公布。而醞釀中的中共18大政治局常委名單,將有破格的人選。 據了解,目前中紀委所掌握的資料顯示,薄熙來共涉及11件命案,現在曝光的只是英國商人海伍德(Neil Heywood)命...
-
(中央社記者江今葉紐約3日專電)「紐約時報」網站今天報導,美國資深官員私下坦言,在處理中國盲人維權律師陳光誠事件時,確實誤判形勢,未能獲得中方完整、詳細的保證。 陳光誠逃往美國駐中國大使館尋求保護6天之後,在美國駐中國大使駱家輝陪同下,前往北京朝陽醫院就醫,峰迴路轉的發展讓此事引...
-
《內幕》編譯 文道喻 骨子裡流著保守血液 很少人知道中共總書記習近平的思想傾向,在仕途一路晉升的過程中,習老是把自己緊緊包裝起來,使外界難以得知他是自由派或保守派,就像古代帝王學所揭示,一國之君必須喜怒不形於色,不讓臣下推測,而統...
-
【大陸中心╱綜合外電報導】中國網路近日瘋傳一組傳稱在送修筆電時流出的6P「換妻雜交」照,照片中主角一度被傳稱為安徽省廬江縣委書記與副縣長等高官,但當局火速否認,網友則持續進行「人肉搜索」欲揪出照片中所有主角。前天,安徽省合肥學院公開坦承,該校團委副書記夫婦確曾參與豔照拍攝,並已將...
-
“地方政府竞争曾经被视为中国经济奇迹背后的力量,但福兮祸所依,这一独特机制很可能也是当今中国最大的经济与社会风险来源。”国际对冲基金经理、广晟财富投资管理中心投资总监刘海影在《谁来约束地方政府?--重庆模式的经济批判》一文中如是开头。“重庆模式是财政软约束下的以土地、金融杠杆...
-
美国之音 美国6位参议员说,他们下星期将提出立法草案,规定参加奥运会的美国运动员所穿的礼仪性服装必须是美国制造的。但美国奥委会表示,美国代表团今年已经来不及把中国制造的服装换下来了。 在这之前,媒体报道凸显美国奥运会代表团将在本月晚些时候在...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