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8月27日星期一

掌握兩岸服務合作的新契機

本 報昨天舉辦「2012兩岸經濟產業合作大趨勢論壇」,邀請兩岸服務業領域的傑出專家學者共聚一堂,深入探討未來兩岸服務業創新合作的機會。在對岸正大力進 行「十二五發展規劃」,服務業發展成為政策重心的環境下,台灣也正在進行「黃金十年」拚經濟的此時此刻,本論壇舉行的時機可說是恰到好處,吸引了各界的關 注。

先進國家服務業在國民生產中的占比通常都在七成以上;服務業的發展狀況,攸關經濟能否持續成長的最大關鍵。服務業的消費對象主要是人民,服務業的良窳關係 著人民生活品質的高低,發展良好的服務業通常會帶來較高的幸福感。因此,先進國家極度重視服務業的發展,並以促進服務出口來帶動經濟成長;這也是近來文創 產業受到各國重視的主因。

兩岸經濟快速發展的時間先後有別,服務業的發展亦有明顯差異:台灣服務業的產值已達國內總生產(GDP)的七成左右;大陸則約四成三,還有很大的成長空 間。這種差距帶來了兩岸合作發展服務業的廣大空間,台灣服務業需要大陸市場做為發展腹地,大陸需要台灣服務業的經驗來加速其進展,以提升社會的幸福感。台 灣服務業該如何尋找大陸可供合作的服務次產業類別、市場區位、選址地點、進入模式、人才培育、資金募集、後勤作業、管制規範,以及大陸市場大量存在的各種 「潛規則」風險。

大陸對服務業分類為: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件;批發和零售;住宿和餐飲;金融;房地產;租賃和商務服務;科研、技術服務和地質 調查;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居民服務和其他服務;教育;衛生、社會保障和社會福利;文化、體育和娛樂;公共管理和社會組織等14種。大陸在每一種行 業都有出色的企業,但台灣在上述行業的平均發展顯著高於大陸。然而,就算技術或服務品質較高,不保證其在大陸的發展順心如意。對岸服務市場在各個區域和城 市差異極大,沒有詳細研究和準備,極易鎩羽而歸;因此,兩岸服務業合作的潛力無窮,但合適的合作模式仍待琢磨。

然而,各國服務市場對外開放的態度相對保守,因各國多認為境外企業對境內服務業的投資是在搶食市場,不能帶來像製造業的科技進步。雖然這種認知已被許多學 術研究證實為誤,但傳統思想不易迅速轉變,導致目前的市場開放經常依賴「自由貿易協定」中的「服務貿易協定」諮商;因此,兩岸間ECFA的後續服務貿易諮 商顯得極為重要。但是,台灣在服務業的不少強項,卻是在大陸相對敏感而不願意開放的項目,例如出版、新聞、教育,這也使得雙方在服務開放的諮商相對困難。

目前兩岸的服務業合作尚處於摸索階段;台灣主要的服務業研究智庫「商業發展研究院」迄今為止,也只和對岸開過數次研討會,未來合作的議題為何都尚未定案。 ECFA中第6條的兩岸經濟合作中雖然列出了智慧財產、電子商務、貿易便捷化、海關合作、金融合作、產業合作布局等項目,但如何實際進行合作,還沒有顯著 進展;因此,如何加速兩岸制度性的服務業合作,是兩岸決策部門最重要的任務之一。然而,服務業的複雜度和在一個開發中經濟體中的風險都遠遠超過製造業,無 論是ECFA後續服務貿易協定或是架構協議中的經濟合作,都需要嚴肅而深入的研究,主政者絕不可掉以輕心。

兩岸服務合作的廣大前景就在眼前,我們應膽大心細、掌握契機、奮力向前。


台灣 聯合報




没有评论:

明鏡關注點

明镜博客 » 时事

明鏡歷史網

明鏡網

明鏡十大热帖